第624章
此刻,井边一个熟悉的背影正蹲在那里洗什么东西,晏殊并未多想径直走了过去。
“大哥,你怎么醒这么早?”
身后突然传出说话声,吓的晏文浑身一震,僵硬的抬起头朝晏殊看去,那张脸瞬间像是煮熟的螃蟹似的。
晏殊低下头朝水盆里看了一眼,有些眼熟,仔细一想这不是昨天大哥房里的床单吗?
额……
虽然她的经验有限,但仅凭书面了解的知识也大致猜到这床单为啥要洗了。
“小妹,你怎么醒的这么早?”晏文赶紧将洗好的床单晾晒起来。
“那个……你嫂子爱干净,天气太热容易出汗……”
晏殊黑漆漆的眼珠滴溜溜转了一下:“理解理解,我就是因为太热睡不着才起来的,嫂子醒了吗?”
提起许霜雪,晏文那张脸上不自觉就扬起了笑意。
“还没呢,昨晚你嫂子没休息好,让她再睡会儿吧。”
晏殊忍着笑点了点头:“哦,想必是累着了,理解理解。”
晏文脸颊憋得通红,觉得有些尴尬就匆匆回了屋,晏殊洗漱好后便自己出了门,想着去后山看看种植的那些土豆收成怎么样了。
来到后山脚下,意外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
“你怎么在这儿?”
刘寒月双手环胸,站在一棵野桃树下静静望着她。
“山上的空气好,想上去转一转。”
他是猜到今日她会上山,才在这里等着的,结果她还真来了。
晏殊并未多想,径直走到刘寒月身边:“正好我也要上山,一起去吧。”
“也好,带我去看看那些马铃薯长得如何了。”
晏殊背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刨土豆用的锄头,二人一起上了山,走了一段弯弯绕绕的山路,终于到了他们开垦出的山地附近。
“这就是马铃薯?”
刘寒月好奇的看了一眼四周的梯田,地上倒出都是绿莹莹的藤蔓,和他印象中的粮食有些不同。
晏殊将箩筐放在身侧,挽起袖子从箩筐里拎起锄头就下了地,只见她利落的拿出锄头就开始挖了起来。
看她干农活时有模有样,刘寒月有些意外,他跟着走到田地里,好奇的朝她挖出的土坑里瞧去,坑里一串灰不溜秋的椭圆形物体冒了出来。
晏殊挖出一棵土豆秧,数了数上面挂着的土豆,一棵秧上竟然挂着七个大土豆,每个土豆的个头都在三四两左右,比她预期的收成要好太多了。
山上的土壤湿润,如果不是树木遮阴导致日照不够的话,这几百亩土豆的产量会更大一些。
晏殊将土豆放到了箩筐里,又继续挖下一棵,连续挖了五六棵,最少的一棵秧上也能挂个四五个土豆,这个结果真的太令人满意了。
刘寒月从竹筐里拿起一个土豆观摩了一阵儿,这东西更像是一种果子,扒开外面的皮,里面是黄色的果肉,还能掐出水来,怎么看都不像是粮食。
“这个要怎么吃?”
不一会儿的功夫晏殊就挖了几十个土豆,抬头朝刘寒月看了一眼。
“马铃薯的吃法有很多种,可以直接用清水煮了吃,也可以放在火堆里烤着吃,还可以做成很多菜品,等下山了我做几道菜你尝一尝。”
刘寒月颇有兴趣:“好。”
晏殊仅仅刨了几棵马铃薯秧就收了几十个马铃薯,若按照这样的收成,她说的亩产一两千斤是绝对能达到的。
想到此,刘寒月内心也不免激动,这东西可是足以改变民生的神物,若能在整个信阳府推广开来,不仅百姓的温饱问题能彻底解决,刘家养的五万冀北军的军粮也有了着落。
天气太热了,晏殊在地里忙了一会儿就满身大汗,她用衣袖擦了擦红扑扑的面庞,将锄头递给刘寒月。
“你来试试?养尊处优的二公子应该没干过这种活吧?”
刘寒月朝她递过来的锄头看了一眼。
“这有何难?瞧好了!”
刘寒月接了锄头有模有样的开始刨了起来,没几下就刨到了土豆上,一棵大秧八个土豆被他刨坏了五个。
晏殊看着被砍坏的土豆心疼不已。
刘寒月略显心虚的眨了下眼睛:“咳咳……,那个,第一次难免有失误,下一次肯定不会了。”
晏殊看向刘寒月的眼神里露出一丝嫌弃。
“你要不行就我来吧。”
刘寒月轻哼一声,继续刨第二棵土豆秧,这次下手轻了不少,终于挖出一棵完整的,缺点是花费的时间太久了。
晏殊看着这个风雅矜贵的少年揶揄道:“这世上竟也有二公子不精通的事。”
刘寒月将手里的土豆放进箩筐里,轻晒一声。
“二公子又不是神,有长处就有短板,看样子今后想找个山清水秀之地了此残生是不行了。”
晏殊站在一旁的树荫下懒洋洋的看着他:“你也不像是甘于隐居的人。”
刘寒月掏出帕子擦拭着手指上沾的泥土,抬眸朝晏殊笑看了一眼。
“哦?在姐姐心里我该是什么样的人?”
晏殊想了想:“阴晴不定,行事果决,为人亦正亦邪全凭喜好行事。”
“看来姐姐很了解我。”
晏殊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实吗?
“对了,你可知这两日西林卫那边有什么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