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送别这日,晏殊发现萧焱没有出现,确切的说,从三哥拒绝萧焱送行的那日起,萧焱就很少出现在三哥面前。
  “小妹,在京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多和江辞商议,我相信他会照顾好你的,记得随时给家里送信,也好让家里人放心。”
  “三哥放心,我不会鲁莽行事的,你在路上照顾好自己,我给你准备了些吃食和药品都放在了马车里。”
  “嗯,你们多保重。”
  临行交代一番后,晏淮方才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
  江辞对护送晏淮的属下叮嘱道:“务必要安全将晏三哥送回信阳府。”
  “请主子放心,属下定当以命相护。”
  “去吧。”
  “是!”
  晏殊站在山脚下,目送着晏淮乘坐的马车缓缓离去,江辞站在身边柔声道:“晏三哥回去会一路走官道,虽然行程要慢几日,但相对安全许多。”
  晏殊点了点头:“萧世子也离开了?”
  “嗯,他今早天未亮就来向我辞行了,或许二人在路上还能偶遇上。”
  晏殊绣眉微挑,本以为萧焱看出三哥对他态度冷淡已经放弃了,难道这是要当护花使者去了?
  “我们也走吧,去往清河还要十日左右的路程。”
  “好!”
  二人正要上马车时,一名小僧人匆匆跑上前来。
  “江公子请留步。”
  江辞转身朝那僧人看去,见对方是弘一法师身边的人。
  小僧跑到江辞面前,将手里的锦囊递了过去。
  “这是师父让小僧交给你的,师父特意叮嘱,若哪日公子面对生死攸关时方才打开这个锦囊。”
  江辞心里微顿,弘一法师难不成是预感到他去京城会有什么危险?
  沉思片刻,江辞伸手接了锦囊:“劳烦小师父传句话,就说江辞会谨记大师的交代。”
  “那小僧就回去向师父回话了,二位多保重。”
  送走小僧人后,江辞低头朝锦囊深深看了一眼。
  晏殊也颇为好奇的打量着江辞手里的锦囊:“弘一大师许是预知到什么才会临别时送你这个锦囊,一定要好好保管,或许未来有大用处。”
  江辞回想那日弘一法师所说的取舍的话题,或许这锦囊里放的就是答案。
  第630章 长大了
  清河县
  这里是南阳府与庆州府的交界,也是前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清河县率属于庆州府,也是庆州府内最富饶的地方,这几年齐王叛军在潼州、南阳、庆州三地时常骚扰周边百姓,但清河却能安稳至今。
  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清河是千年世家崔氏的祖籍,而崔家不仅富可敌国,还掌握着大隋三成的粮食储备,大隋最大的几家盐田都被崔家牢牢把控,另外钱庄、陆运、水运、码头、茶叶、药品以及衣食住行等等,大大小小上百个商业追根溯源都有崔家的身影。
  这还只是崔家明面可查的产业,他们一边培养亲信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一边结交江湖各大门派暗中培养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来稳固家族安危,即便是齐王手里有数万大军也不敢明着动崔家,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崔家倒向朝廷的话,齐王叛军就会快速被清剿。
  齐王也明白这个道理,之前曾试图拉拢崔家家主,只可惜崔老是只老狐狸,他早就看出齐王性格暴虐、心胸狭隘,不是能成大事的主,果断与齐王撇清了关系。
  正因如此,齐王一直对崔老怀恨在心,于是扶持了一个崔元章里应外合多次暗杀崔老,也就有了后来晏殊两次救下崔老的经历。
  可最终齐王把儿子的命搭了进去,自己亲自出征还在南渭府吃了败仗,如今深受打击听说已经卧病不起了,没有他亲自主持大局,齐王的叛军内部乱象频出,士兵合伙烧杀抢掠附近富商的事情层出不穷,如今的齐王叛军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朝廷这时能派遣军队前来镇压,必然能很快收复潼州。
  而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老皇帝曾试图让武陵王亲自带兵镇压齐王叛军,可萧焱从京城死里逃生回到南阳后,在江辞的暗中协助下快速掌控了武陵王府和整个萧家大军,他对老皇帝以及皇室那些勋贵成员只有满腔恨意,自是不会为朝廷效力,所以齐王即便此时就剩下一口气苟延残喘,老皇帝那边也迟迟未曾派兵前来围剿。
  粮库不足,国库空虚,北边还有戎狄虎视眈眈盯着,容城那边的十万大军不能轻易调动,故而以当下大隋的国力来看,根本做不到两线开战,对于老皇帝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守住国门,至于齐王这个反贼只能先放任他自生自灭。
  崔府
  崔老爷子刚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就看到一抹残影瞬间移到了他面前。
  对此早已习惯的崔老只是慢悠悠停下脚步,朝面前这个粉雕玉琢的黑衣少年打量了一阵儿。
  “师父,我出去不过月余,您怎么就长成这样了?”
  他离开府中时小镇子明明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儿童,他外出刚满一个月而已,这小子竟然足足长高了半个头,眼看已经蜕变成十二三岁的少年郎了。
  只听一个少年变声期干涩沙哑的声音道:“你出门第二日为师就闭关去了,此次闭关灵力又提升了一大截,身体自然也就跟着长大了。”
  崔老顿时来了兴致,两只手揣进袖子里,笑嘻嘻的靠近少年低声询问:“师父,若我修行到像你这个水准可否返老还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