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如今眼看陛下已经快到而立之年,却依旧没有脱单的准备,只好将早已经隐退的苏老相国请出山来劝说。
随着苏老相国开口后,朝中大臣纷纷跪下附和。
“还请陛下早日迎娶皇后,为皇家开枝散叶。”
江辞冷眸淡淡扫过大殿上跪着的群臣。
“各位爱卿是觉得朕老了?”
“陛下正值青壮之年又常年习武身体十分硬朗,可您是一国之君岂能没有自己的子嗣呢?”
江辞道:“苏相国年纪大了,该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至于朕百年之后的事朕心里自当有数。”
话落,他的眸子冷冷扫过其他几名带头逼婚的官员。
“各位爱卿若觉得自己手里的差事少了,可以多为南方水涝灾民安置的问题想想对策,别整日盯着朕的后宫无事生非,今日这早朝就到这里吧。”
帝王冷着脸起身离开。
第706章 等她归来
跪在殿内的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
苏相国和几位老臣结伴走出勤政殿,一旁的大臣叹了一声。
“咱们这位陛下也不知怎么想的,身为帝王不想着拥有三千佳丽享齐人之福,却整日活的像个苦行僧。”
另一名官员道:“听闻先皇后病逝后陛下就建造了摘星阁,那里面不仅供奉了一尊佛像,连先皇后的尸体都还放在顶楼呢。”
苏相国冷声斥道:“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各位大人今后还是少说,陛下今日在朝堂上说的话已经够明白了,他不想朝臣们插手后宫之事,今后这种事儿你们不要再来叨扰老夫。”
摆了摆手,苏相国径直朝宫门口走去。
这时,一名身穿红色官服的年轻男子走上前来。
“苏相国。”
苏相国浑浊的目光在年轻人脸上停留片刻。
“你是大理寺少卿晏淮?”
晏淮拱手作揖:“正是下官。”
苏相国轻笑一声:“三年前你入朝为官,听闻只用了三年便破获了多桩朝中大案,陛下对你赏识有加,后生可畏啊。”
“苏相国谬赞了。”
苏相国问道:“你这是要去见陛下?”
“是,有些差事需要向陛下回禀。”
苏相国沉思片刻,拉起晏淮的袖袍走到一处清净的角落。
“我听崔老爷子提起过,先皇后的真实身份乃是你的妹妹?”
提起晏殊,晏淮心里像被针狠狠扎了一下。
那年她去青云山时说是要去寻找南海外的蓬莱仙岛,全家人都信以为真,可再次听到她的消息却是已经病逝了,他不相信小妹会死,她是仙女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就死了?
所以这些年晏家人也都坚信晏殊只是回到了天上罢了。
“先皇后的确是舍妹。”
苏相国捋了捋花白的胡须。
“先皇后已经病逝八年,陛下眼看就要到而立之年,再这么拖下去怕是后继无人了,虽说他很器重十一皇子,可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若能有自己的子嗣谁也不想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兄弟,即便陛下为了先皇后不想再娶,可纳几个妃子绵延子嗣也是应该的,听闻陛下去年从战俘和罪臣家眷中挑选了一百名美人,结果全都赏赐给了那些劝他纳妃的大臣们,搞的那些大臣后宅鸡犬不宁的,为了陛下的婚事大臣们这些年也是受了不小的磋磨。”
晏淮强忍下嘲笑的心思,那些老东西这么热衷于催陛下纳妃,不过是想送自家女儿入宫罢了,明里是劝说陛下绵延子嗣,实则不过是为了一己私欲,既然他们想塞成群的女人入后宫,陛下礼尚往来有何不可?
“苏相国与下官说这些是何意?”
苏相国道:“老夫想着陛下定然会卖你几分薄面,不如你去劝劝他?”
晏淮沉声道:“陛下在朝堂已经明说,后宫之事乃是陛下的私事,下官人微言轻怕是说不上话,时候不早了,下官要去向陛下回话了,告辞!”
苏相国目送晏淮离去无声的摇了摇头。
崇政殿
江辞正在批阅成堆的奏折,伺候的小太监走了进来。
“陛下,大理寺卿晏大人来了。”
“将人请进来。”
“诺!”
小太监离去片刻,晏淮缓步走入大殿内。
“微臣参见陛下。”
“晏三哥不必多礼。”
晏淮将几份认罪书呈上。
“此乃兵部侍郎以及同党贪墨军饷的认罪书。”
江辞伸手接过去翻看了一眼:“既然证据确凿就按律法执行即可。”
“是。陛下,今日是小妹的生辰,微臣想去摘星阁看看她。”
江辞神情微顿,深邃的眸子里闪过一抹悲凉。
“刚好朕的奏折也批阅的差不多了,走吧,朕同你一起过去。”
摘星阁乃是宫中禁地,除了江辞之外,只有晏家人可以在晏殊生辰这日前来祭拜。
二人结伴走向摘星阁,阁楼入门就是一座巨大的佛像,供台上摆放着长明灯和各色贡品,江辞每日都会过来礼佛。
上了三楼,这里的装饰明显就是灵堂,女子的尸体摆放在屋内的最中央,四周都围了一层白色纱幔。
晏淮跟在江辞身后走进纱幔中,目光朝床上的女子看去,眼睛顿时刺痛了一下,一股酸涩感袭来。
小妹还是和生前一模一样,鲜活的就像是熟睡了一般,她被江辞照顾的很好,身上还有淡淡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