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百相眨巴眨巴眼睛,认真想了想,“不会诶,我有阿爷阿奶,有爹娘叔婶,还有哥哥,够啦。哦!我还有长卿哥哥!”
“……”晏长卿扶额,换了个说法,“如果你阿爷阿奶、爹娘叔婶他们难过,你会不会难过?”
“会!”百相毫不犹豫。
“便是这个道理。”晏长卿忍了很久,还是没能忍住,俯身把娃儿抱到膝上,小小软软一团在怀里,整个人都舒服了。
“所以,金家茶坊开得好。玉溪村出产百相草,金家在周边村子请人制茶。百相草供应不绝,工人们就能一直有工做有月饷拿,如此一来,外面的人不仅不会再嫉妒、孤立玉溪村,反而会盼着玉溪村好。因为彼此之间有了利益关联,你好,我才能好。我猜,金家建这茶坊,会邀你家入伙,这样村子里的百相草他们家更能稳拿。”
“好复杂,听得我脑袋晕乎乎的。”百相先提的问,这时候倒不乐意听了,“长卿哥哥,你给我讲故事吧?”
“好,给你讲小狐狸的故事。”
竹亭,石桌,四面凉风,桌上散放未吃完的茶、果。
清瘦男孩抱着昏昏欲睡的小娃娃,一手摇扇,低声讲着杂谈小故事。
清润嗓音被风模糊,离得稍远了便听不真切。
杜嬷嬷在亭外遮阴处一直候着,待瞧着女娃儿已然睡着了才紧步走进凉亭,轻声道,“殿下,百相睡着了,我抱她去花厅小榻,让她睡舒服些?”
晏长卿看了眼怀中酣睡的小娃娃,点头。
等嬷嬷接过娃娃,他也跟着起身一并往花厅走,“嬷嬷,待会给我拿笔墨,再拿张信纸。”
“殿下要给——家里去信?”
“嗯。”晏长卿曲指挠了下小娃娃半空跳跃的小揪揪,眼底有一缕少年人方有的调皮,“给父亲去信,提前替林家求一份恩典,免得他们被食人秃鹫盯上。相宝刚才愁得脑袋都晕乎了。”
杜嬷嬷嘴角抽抽,“……”
殿下莫不是以为她年纪大了,离得远了,他说了什么她就真没听见?
明明是他说的话太沉闷冗长,相宝不耐烦听了才晕乎。
玉溪村各家各户的家里老小齐上阵,半下午功夫,就把地里成熟的百相草全部摘下了,在箩筐里码放得整整齐齐。
半下午的暴晒,人人汗流浃背,发丝黏答答胡乱贴在额角、脸颊,却压不下脸上灿烂笑容。
金家负责运输的车队已经到了,一列的马车,从石桥这头排到那头,顺着大路往外延伸。
方老去了林家地头,这边数量太多,就由金钱来负责点数付账。
在林家歇了一趟喝饱了茶,金钱来站在河边田埂上,双手负背精神奕奕,“来福,上秤!记账!当场结银子!”
来福领着几个帮手,把秤亮出来,同时还从马车上搬下来几筐子的铜板,“老爷,早准备好了!大家伙麻烦排个队,一户一户来!”
玉溪村民们自发排队,等着自家的药草过秤拿钱。
最激动的时刻,顶着大太阳,没有一个人觉着晒、觉着累,只盼着赶紧轮到自个家。
同样激动的还有河对岸来看热闹的人,在这里待了半下午,愣是守到现在,没看完全程不肯离开。
“林铁柱家,二百五十斤,结钱八两七钱,并五十铜!”
“林三姑家,二百八十斤,结钱九两八钱!”
“李富贵家,二百四十斤,结钱八两四钱!”
“王全家,二百五十二斤,结钱八两八钱,加二十铜!”
……
“老村长家,三百一十斤,结钱十两八钱,加五十铜!”
“许小七家,一百六十六斤,结钱五两八钱,加十个铜板!”
沉甸甸的碎银、铜板捧在手心,玉溪村民们站在地边、路边,呼吸急促,眼尾通红。
妇人婆子们感性,有坐在田埂上怔怔回不了神的,有蹲下来抹泪的,有抱着孩子又笑又哭的。
她们的手,无不粗糙变形,染满草汁,指腹、掌心布满厚厚的茧。
一个月辛苦,几两几两的银子挣到了手里。
那是他们曾经年复一年都攒不来的银钱。
河对岸,别村看热闹的,眼睛比玉溪村人更红。
玉溪村翻身了。
靠着小小一株百相草,全部发家了!
第97章窜得多高跌得多痛,都是报应!
天边乌金坠下。
已是傍晚时分,霞光将玉水河染成绚烂紫红。
河水潺潺,凉风徐徐,虫鸣蛙叫依旧。
只是河两岸已经不见人踪,冷清下来。
村庄里炊烟升起,忙活一天的人归家吃饭了。
唯下午那场热闹,残留的余震依旧在人们心底挥之不去。
玉溪村大翻身的消息经由口口相传,迅速传遍周围十里八乡,如炮竹落地炸开回响。
无数人这顿晚饭吃得食不知味,想不明白。
“几十户人,玉水河边上百亩的地啊,全种上了百相草!我亲眼看着大商户当场过秤结银子的,最少一户都拿了五两多!”
“这还不算最气人的,他娘的,他们是种一个月就能拿恁多银子!百相草一月一收才是真操蛋!抵咱苦挣一年的啊!好事怎么就轮不上咱们呢?差哪了咱?”
“差哪?差运气呗!”
……
“不说梧桐镇其他地方,光咱这一片十几个村子里,玉溪村几十年来都是人最少最穷的村子,怎么突然说发就发了?他们村莫不是吸了紫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