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对着掌控生杀予夺的上位者,人心底的畏惧无法自控,真不是他俩过于丢人。
  不过,虽则紧张,但是两人心底也藏了大喜。
  没想到啊!
  他们家多宝竟然轻易就混到贵人身边去了!
  而且瞧着还混得不错。
  多宝这头莽犊子,性子骄纵了些,但是心思简单,贵人可不就喜欢跟这样的人玩么!
  堂屋跟房间一门之隔,里面说话声音稍大点,外头听得一清二楚,数他们多宝话最多。
  “这个珍珠簪花,是百相的!我特地挑的!我娘说女娃子更喜欢红发带,百相,下次来我给你带红发带!”
  “这两套文房四宝是给小松小柏的,本来我想送你们腰佩,听我爹说你们上学了,送文房四宝更实用!没了我还拿来!”
  “沉香手串是长卿哥的!这个有香气很好闻,听说沉香对人身体也有好处……你是富贵家里的小公子,一定见过很多宝贝,你、你要是不喜欢就算了!”
  小少年清润嗓音飘出,“我很喜欢,谢谢多宝。”
  还有仨娃子惊喜道谢声,“多宝,你送的东西太合我心意了!我收了哦!真收了哦!不跟你客气了哦!”
  “嗨呀,跟我客气什么!我还给林阿爷林阿奶他们都带了礼物呢!梳子!鞋子!还有绣线……还有可以当灯使的夜明珠,这个最好用!起夜不怕磕着摔着了!”
  简单直白、充满童稚的话语与开怀笑声,让堂屋里坐着的人一并被感染,脸上皆浮上笑意。
  收好药草,金家还得往府城赶路。
  村子里又稳定进项一笔,到处喜气洋洋,遭灾的阴霾被喜悦冲得一干二净。
  这边的喜悦,周边各村自有见闻。
  彼时赵老头正指挥村里汉子们,把玉水河上游卡水源的木闸打开。
  “这玩意儿以后就不用了,”赵老头蹲在河边吧嗒抽着旱烟,闷着嗓子,“拆吧拆吧,晒干了当柴火吧。”
  赵老大养了一个月,当初几乎要命的伤如今已经大好。
  他抬头遥望玉溪村方向,“玉溪村的百相草没被大水祸祸,听说今天又能收成了,大富商带着车队去了村里……十里八乡,如今能吃饱饭的只有玉溪村了吧。”
  赵老头站起,将鞋底的泥巴在草梗子上蹭了蹭,“老天给的运气,羡慕不来。百相草也是他们自己精心打理种出来的,不是凭白挣的钱。”
  说完,回望一眼玉溪村,赵老头背着手往家走,“都回吧,这几日我去镇上打听打听,给村里找找活儿。”
  他们没有玉溪村的运气。
  衙门的救济粮不会一直有,度过眼前难关后,接下来的日子便得他们自己想办法撑下去。
  只是,活计有也有限,抢工的人多不胜数。
  所有人拼命的,都想要熬过去。
  没有谁是不苦的。
  第115章有朕护着,谁敢动卿儿,谁又能动得了?
  长京。
  皇宫,凤仪殿。
  洪景帝下朝后没有去御书房办公,先来了凤仪殿。
  自从皇后回宫后,日常来凤仪殿小坐已经成了习惯。
  因为每天来这里,都能喝上一壶百相茶。
  “皇上喜这百相茶,我让人每日沏一壶送去便是,你每日忙于政务,还天天往凤仪殿走一趟,背后有人该骂我妖后了。”夫妻俩坐在殿内茶桌旁,皇后执壶斟茶,半真半假道了句玩笑话。
  洪景帝觑她一眼,并无不悦,“朕若想省这点精力,至于为一壶茶特地往你这跑?不过是想跟你说说话罢了。”
  “什么想跟我说话,你啊,是想跟我聊卿儿。”
  “卿儿是你我之子,我不跟你聊,我跟谁聊去?”
  一提到最喜爱的儿子,洪景帝眼里骄傲便藏不住,眼角笑意柔化不怒而威硬朗面容,“郁恒定期来信,卿儿在那里养着,有新鲜百相茶调理,身子越发见好,现在已经能重新提剑练武了。”
  皇后眼里也盈上笑意,揶揄,“你就想上我这夸儿子来。”
  “做得好怎么不能夸?卿儿病的这些年,所学所悟并未遗忘,尤能难得心系百姓,决策果断,不愧是朕的儿子哈哈哈!”洪景帝端起茶杯,还有些烫的茶水淌入喉,水润之感让人立即浑身舒畅。
  他是极畅快的。
  “原州水灾的事已经传到朝堂,御书房里相关奏折堆了高高一沓,有奏原州知府赈灾及时当记功的,有奏原州知府擅自借调官家粮仓藐视皇威的。哼,一群京官,站在百姓用脊骨撑起的高台之上,不思百姓之苦,只记挂勾心斗角谋取更高位!还比不上一个九岁的孩子!
  不思国忧者,失民心,天不佑。
  原州赈灾及时,百姓纷纷感谢皇恩浩荡。卿儿给他父皇挣了份民心所向!”
  凤仪殿内回荡皇上朗朗笑声。
  皇后何尝不是满心骄傲?
  只是有喜自然也有隐忧,相比儿子在千里之外为百姓做了什么,她更关心的还是儿子的身体以及安危。
  “皇上,原州知府未请皇命,先行借调官粮赈灾,朝堂上势必有人抓着这点过错不放。虽然原州偏远,但是一任知府四品官,多的是人盯着那个位置想扶持己方派系上位……妾并非想插手朝堂,只是事关卿儿,一旦有人往原州查,卿儿在那里养病的事便瞒不住,我担心卿儿被人扰了清净不说,连安危也无法确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