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铜手钳声音爽朗,听在温里耳中是一位中年大叔的声音,性子上有点自来熟,也很话痨。
之前她找到它时,它就在喋喋不休的和路过的每一位游客聊天。
比如:嘿,小伙子,你这身衣服不错啊,瞧着就鲜亮,眼光甚好。
再比如:哎你个小辈,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走了?你再回来多瞅瞅我呀?我老钳身上还是有很多值得被发现的闪光点的。
再再比如:呦你个小老头,肚子里墨水还挺多,居然能说出这么多关于秦朝的故事,了不起,我老钳佩服……不错不错,再多说一点,我老钳喜欢听。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吧,那我就不客气了,老钳你见过秦始皇么?他长相如何?性子呢?还有不上朝的时候,衣着服饰又是如何的?】
【老祖宗这么爽快啊,好,那我也问一句,你都夹过什么东西?又历经过几个主人?有没有见过刘邦?】
温里将问题读出来,铜手钳自知小辈们在用开玩笑的语气同他交谈,笑呵呵回:
我老钳乃地位低下的匠人手中的工具,哪有面见始皇帝的机会,你们若想知道这个问题,大可让温主播去问一问那些青铜酒器,青铜鼎,这些都是尊贵文物,见的世面比我老钳都多,达官贵人都见过不少呢。
知道的故事也定比我老钳精彩。
第二个问题,历经过几个主人?
这我老钳也说不清楚,我一要紧物,谁都能用,各自都霸占了不短的一段时间,期间夹过不少东西,有战士身上的断箭,也有贵人出行乘坐的车架车轴,还有烧红的炭火,死在路边的蛇,只要能夹的,我老钳基本都夹过。
我也没见过刘邦,那男人前期就不是做工匠的料,后期当了皇帝,就更不是了。
【老祖宗,你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可是墨家的人出手的?他们除了设计你,那些青铜齿轮是不是也出自他们的手?】
【老祖宗,能讲讲秦朝时候的百姓生活么?很好奇,如果有军营中的就更好了。】
听着这些话,铜手钳陷入回忆半响,最后摇摇头:我老钳子是成了型才有意识的,哪里能知道是被谁设计出来的。至于墨家弟子,我老钳倒是见过一个,他叫……他叫……
铜手钳想了半天想不起来,喟叹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老钳同那位弟子只有一面之缘,哪里还记得他的名字。至于你们说的青铜齿轮,墨家弟子心灵手巧,或许是他们制作,但工匠从事修缮建造器物多年,也未尝不可能出自他们的手。
说着说着铜手钳意识到什么,脸一板,拧眉问:你们这些娃娃可别小瞧了你们真正的,老祖宗们的智慧。
我老钳出生的那个时代的人类只是落后,只是衣食住行不能同今朝的你们相比,智慧可一点都不输于你们。
水晶杯知道吧,我隔壁展厅那个,和我老钳同时代,那老杯子清透得很,杯壁都能照出人影来,和现在的你们用的透明杯可有区别?
还有我老钳子自己,两千多年过去,相比你们研究出来的老虎钳,就只差一层精致鲜艳的皮衣而已。
被老钳子说的羞愧,不少网友开始反省:
【说实话,若不是老钳子教育我,我潜意识真的以为古人都不太聪明。】
【我们和两千年前的人一脉相承,祖宗们只是出生的时间比我们早,不是比我们傻,不然那些在我们看来精妙绝伦的兵书、拍案叫绝的计谋、波云诡谲的争斗和受益无穷的经验都是哪来的,要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少东西都还在延用着老祖宗们的智慧。】
【我说一个我们不如老祖宗们的地方吧,应县木搭,除非老祖宗复活,不然我们根本复制不出来,笑死,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在不久的未来倒塌而毫无办法。】
【我也说一个,你们能相信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已经用上日光灶了么?还有,我们出海的船员可没有坏死病,船上各种豆芽都有,比现在的我们吃的都好。】
【这么说吧,如果我们没发展科技,我们相比老祖宗们其实是退步的。】
……
温里将这些自我反省和审视的评论读给铜手钳听,它乐呵呵点头:好好好,知错能改,都是好孩子。
笑过后,它又说:你们问秦朝百姓的生活啊,他们不比你们,房子大都以瓦房,茅草房为主,一日也只有两餐,多以豆饭为主,偶而手头宽裕些了,也会来点生鱼片儿。
蔬菜上,多吃葵、藿、薤、韭、葱这几类,烹制手法只有两种,蒸或煮,口味相对单调,但好在将丛林野果摘回家,也能添些甜滋味……
你们说的军营生活,我不曾见过,工匠是干后方的活,我只能从他们口中听说哪处又征徭役的消息,只能见到几个缺胳膊断腿,从战场回来的士兵,我那时候生活的圈子,多在工匠人群,倒是能多给你们说说这些小人物们的故事。
温里:“我和大家洗耳恭听。”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精彩,我准备好笔记录了。】
铜手钳揣手手:我就先说说我其中一位主人,列的故事吧。
他的工匠手艺传承自他那同样是工匠的父亲,我来到他手中时,两人便一起为当地一位小贵族做活了,因为主人家给的报酬中肯,父子二人干活也卖力,渐渐家里也有了一些积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