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家里人多,房间得多建一些才住得下。”周弈锦头也没回地回答。
“多少人?怎么只有奶奶在?”谢书问。
“其他人去山顶串门了,家里只有奶奶和太奶奶,他们晚上会回来。”说话间,周弈锦把行李箱推进三楼的两间空房间里,谢书和康英翊一间,萧于晶自己一间。
房间内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张床和一把塑料凳,塑料凳挺大,是用来充当衣柜的。
康英翊目测他们房间的床是一米八乘两米一,说:“这床有点小呐。”
“没办法,只剩这两间房了,其实这间房的床还稍微大些。”周弈锦解释。
康英翊一揽谢书的肩膀,“没事,我跟谢书多年的好哥们儿了,挤挤没问题!”
放好东西,四人一块儿下楼,周奶奶正好在厨房喊着,“小锦,摆一下碗筷。”
“诶!来了!”周弈锦抬高声调应道。
周奶奶准备了六菜一汤,一盆咸水鸭放在最中央,菜品虽然不算复杂,但胜在色香味俱全。
谢书跟周弈锦一起到了餐厅,从消毒柜里拿出碗筷摆在餐桌上。
康英翊早就忍不住了,等周奶奶落座后,他马上就拿起了筷子准备夹菜,但是被谢书给打落了。
周奶奶知道谢书的意思,无非就是长辈没动筷子,小辈得等着,她说:“没事,咱们农村没有那么多规矩,想吃就吃。”
有周奶奶这句话,康英翊放开了吃。
周奶奶看着四个小辈儿吃饭,心里十分满足。
周家的餐桌上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相反吃饭的时候才是联络感情的最好时间,他们边吃边聊,一顿饭和和美美地吃了一个多小时。
吃完午饭,周奶奶上楼午休,留着谢书他们自个儿玩。
“下午我要去菜地里,你们跟我一块儿吗?”周弈锦问着,他不太确定谢书他们三个城里的孩子,会不会喜欢菜地。
谢书:“我去。”
康英翊:“我要去!我要去!”
萧于晶:“去看看也挺好的。”
令周弈锦没想到的是,三个人的回答都非常的果断,自己的朋友愿意陪自己到菜地里去,周弈锦的心情好得像在天上飞。
下午三点,周弈锦让谢书他们拿上农具,穿好长靴,带着他们到了菜地里。
谢书想过菜地会大,但没想到菜地会这么大,放眼望去方圆百米内,都是周家的菜地。
香安市在南方,周名村作为香安市周边的小村落,自然也在南方,这儿常年不下雪,植物还绿油油地长着。
“这一片都是你们家的地?!”康英翊惊叫。
“嗯。”周弈锦弯着腰,把放在菜地口的肥料舀了些放进木桶里,然后打开水龙头,接些水与肥料混合。
萧于晶撑着双膝,问:“你在做什么?”
“这是肥料,你们等会儿帮我施下肥。”周弈锦说着,按照刚才的比例,又混了三桶的肥料。
他左手拎起肥料桶,右手抓着一个半拉葫芦做的水瓢,给他们做示范。
周弈锦手一挥,肥料水像伞面一般均匀地撒了出去,“力道要均匀些,不能一边多一边少。”
周弈锦的动作非常熟练,应该是经常干农活。
谢书学着周弈锦的模样,把木桶拎起来,这不拎不知道,一拎还蛮重的,周弈锦的细胳膊看起来没什么肌肉,居然拎起来不带喘气的。
谢书拿着水瓢,他知道肥料施多了会烧根,便在周围没有菜的地方撒了下。
“没错!你这样的手法是对的。”周弈锦的眼睛盯着谢书的一举一动。
“那我呢那我呢?!”康英翊赶紧邀功,他在周弈锦面前撒了两次。
周弈锦突然觉得自己像幼儿园里的老师,他看着康英翊说:“你也很厉害。”
因为萧于晶是女生,所以周弈锦给她的那份肥料水只准备了一半,萧于晶拎起来毫不费工夫,她一点儿不嫌脏,直接手伸进肥料桶里把水瓢拿出来。
她也尝试了下,比谢书撒得还好。
确定大家都会了之后,周弈锦便给每人划分了区域。
谢书拎着肥料桶,走到属于他的那片区域,他一边撒着肥料一边看着绿意盎然的植物,呼吸着田间混合着泥土的清新香味,忽然觉得短暂地在这儿生活一段时间也是一种享受。
康英翊边干活边呜呜喳喳,整个菜地里充盈着他的声音,十分吵闹。
周弈锦看着位于三个不同位置的谢书、康英翊和萧于晶,他还以为这三个城里的朋友会不喜欢干农活,现在看来,他们不仅愿意干农活,还干得很起劲。
做了两个小时的农活,谢书转了转自己发酸的肩肘,在原世界他都没有下过地,现在借着这个机会,正好体验了一把。
回到周家,周奶奶准备好了银耳雪梨汤,犒劳辛劳一下午的四人。
晚上五点多,周家的人回来了,这一回来就是八人,谢书终于明白周弈锦所说的家里人很多,究竟有多多。
第26章 路人甲变为校霸攻vs学霸受(26)
“哎呀,这就是小锦的朋友吧。”一短卷发的中年妇女说。
“这是我大姨。”周弈锦小声地给三人介绍。
“小锦的朋友长得真好看哈。”一栗色披肩长发的中年妇女说。
“这是我二姨。”周弈锦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