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夏景瑛不愧为围棋高手,跟谢书下棋的时间最长。
夏景瑛在旁边观看了三局五子棋,多少掌握了一些谢书下棋的习惯,因此夏景瑛总能在谢书偷偷摸摸集子的时候,发现他的意图,从而堵住他的集子道路。
等到把棋盘都下满了,两人还未分出胜负,这一局平局。
“厉害,不愧是景瑛,新的棋种也能迅速掌握。”常少微道。
夏治洋信誓旦旦:“再下一局,我哥肯定能赢你!”
如夏治洋所愿,谢书和夏景瑛又下了一局。
通过上局的交锋,谢书发现夏景瑛已经掌握了他的套路,棋局如战场,若敌方掌握了自己的习惯,那他必须得做出改变,所以这一局谢书特意改变了下棋的法子,在棋子占满一半棋局的时候,赢下了这局棋。
“是我输了。”夏景瑛输得心服口服,明明他是先落子的人,优势应该由他掌握在手中,可下棋的途中谢书却不知不觉地把优势揽了过去,他成为了进攻的人,夏景瑛一直被他牵制着,输是迟早的事情。
夏治洋难以相信,“哥,你怎么会输给他!”
夏景瑛道:“这棋看似简单,其中的变化莫测却不比围棋差,谢书运筹帷幄于棋盘之间,我输的正常的。”
“不错。”沈至鼓着掌,“你是叫谢书对吧。”
“是的,沈将军。”谢书从椅子上站起,认真地看着沈至。
沈至道:“假以时日,你必能成为一名上将。”
为什么将领最喜欢下棋,那是因为棋盘就是小型战场,不同的对手招式不同,他们可以从棋局中得到启发,将战略更好地运用到真实的战场上来。
看得懂棋的人,可以从棋局中的走向,判断棋局胜负,沈至站在一旁看了三局,谢书战略灵活,总能将对手引诱进他的陷阱中,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不过他现在还仅仅是个小兵,需要战场上的经验来沉淀。
“我这儿有几本兵书,你拿回去瞧瞧。”沈至向来喜欢有军事才能的人,兵强国才强,瀛国有才能的将领应当多多益善。
“老师!”夏治洋大喊,要知道他当时为了让沈至教他,可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甚至还动用了家里的人脉。
“喊什么,我没教他,只是给他几本书。”沈至知道自己这个徒弟的性子,他拍了拍夏治洋的肩膀,“那些书你都看过了。”
夏治洋一扭头,心气不顺。
常少微笑着说道:“多大了,还跟小孩似呢。”
“不必理他,他等会儿就好了。”夏景瑛说。
四人在沈府待了一天,因着沈府的房间不够,所以他们还是回了客栈休息。
三天的休息时间稍转及逝,谢书从益城回兵营,手里多了沉甸甸的十本兵书。
分别之时,夏景瑛交代道:“沈将军的好意你不可辜负,记得有空就把兵书看了,我会替沈将军抽查你的。”
一瞬间,谢书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又重了许多:“我知道了。”
春节过后,谢书又投入了无休止的训练之中,常少微听了沈至的话,他让所有将士加强对战士的水中训练。
谢书白日训练,晚上看兵书,凌晨开小灶,一天只睡两个半时辰。
时间稍转及逝,谢书已经在这个兵营里待了半年。
将士们组织了个新兵比武会,比武点到即止,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新兵们的武技。
新兵房内,新兵们因为比武会这件事,颇有微词。
“这些将士真会找事,训练已经很辛苦了,还要我们比武。”
“每个兵种都不一样,怎么比武。”
“碰上举盾兵直接把我抓起来扔出比武场可咋整。”
李柯盘着腿,坐在谢书铺子边,问道:“谢书哥,明天就要比武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谢书手上折着新洗的兵服,无所谓地应道:“比武罢了,这有什么可怕?”
以往若是有好好训练,这次比武会根本算不得什么,完全不需要慌张。
“就是啊,怕啥。”邓胜跟着附和道。
“可我若是碰上邓胜哥,岂不是必输无疑?”李柯担忧着说。
“为何?”谢书不解。
“邓胜哥的力量大我那么一截,他一抓着我,我不就被他控制住了吗?”李柯说。
“你是什么队的来着?”谢书问。
“斥候队。”
“斥候队最骄傲的是什么?”谢书再问。
李柯回答地非常果断:“速度!”
“速度和力量孰强孰弱?”谢书诱导着询问。
李柯和邓胜同时思索起来,速度和力量好似没有高低之分。
李柯答:“它们俩好像是一样的。”
“这不就对了。”谢书说,“在力量上你比不过邓胜,但在速度上邓胜比不过你,你俩各有优势,谈什么必输。”
被谢书一点,李柯茅塞顿开,好像是这个道理。
每个兵种都有各自的侧重方向,拿自己的优去击别人的劣才是将士们想要看见的。
谢书的话说完,李柯和邓胜本来的紧张情绪消散不少。
确实,没有哪个兵种是必输的。
第55章 路人村民变为将军攻vs军医受(18)
翌日,太阳早早升起,阳光普照大地,春风和煦,是个适合比武的好日子。
因为新兵数量众多,所以比武从早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