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谢书熟悉他这位伙伴的脾气,他抚摸着风驰前腿上的毛发,给它顺毛。
  等风驰不气了,谢书才一脚踩上马镫,骑上风驰离开乌玄河岸。
  谢书第一个到的地方是定北军营,定北军营里一个人也没有,军营内并不混乱,战争并没有波及到这里。
  接下来谢书来到益城,益城的秩序如常,但是守城的将士好像少了大半,连城门出入的审查都宽松了许多,谢书随便找了个城门吏,问道:“沈将军在吗?”
  城门吏眼下满是乌青,看起来是几日没有好好休息过了,他上下打量着一下谢书,没有马上说出沈至的行踪,“您是?”
  “我是定北军谢书。”谢书说。
  现在正值战争关键,什么人都可能询问沈至的行踪,城门吏谨慎地问道:“您有什么能证明您身份的东西吗?”
  谢书的身份文书放在军营里,以致于他浑身上下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
  谢书正琢磨着,突然想起了挂在脖子上的凤凰挂坠,他把凤凰挂坠拿了出来,“这个可以吗?”
  出乎意料,城门吏认得这条项链,他回道:“沈将军和九皇子现在在良工跟绝龙将军僵持着。”
  良工?那是哪?
  谢书掉了一趟乌玄河,身上的东西早掉光了,地图肯定已经沉没在乌玄河的河底了,他问城门吏,“你们这儿有地图吗?”
  “没有地图。”城门吏抬着手给谢书指着方向:“你沿着城门这个方向,一直往东南走,直直地走,就能到良工。”
  “行,谢谢。”
  因为身上没有银两,谢书还跟城门吏借了几块干饼,不过益城物质紧张,城门吏也只能借给谢书四块干饼。
  拿好干饼,谢书骑着风驰继续前进。
  谢书赶路赶了一天一夜,终于到了城门吏所说的良工。
  良工是一片沙地,因着土壤不好种不了植株,所以这儿常年受风沙侵袭,久而久之积累了厚厚的一层沙子。
  现在是黑夜,但良工上有星星点点的火光亮着,就像夜空中的明星。
  左右两边各有旗子插着,左边是红旗,右面是金旗,想必那金旗就是武离璋的绝龙军旗。
  两军在良工上僵持着,哪一边都不敢轻举妄动。
  坐着马目标太大,谢书从马上下来,跟风驰说:“你就待在这里,自己躲好,听我口哨。”
  风驰跺了两下脚,听懂了谢书说的话,它舔了一下谢书的脸,然后找了个大石头躲了起来。
  趁着夜色,谢书悄悄靠近定北军。
  他目测了下距离,可以在天亮之前赶到。
  打仗自然没有好条件,定北军和益城军军营里只有几个将领有帐篷。
  军营里一直有人巡视,尤其是边沿位置,更是连绵不断有士兵走过,谢书在天微微亮的时候,到了军营。
  巡视的士兵看见谢书,都睁大了双眼,难以置信,“谢将尉!”
  谢书举着食指抵在唇前,“嘘,你们继续巡逻,我自己进去就行。”
  “是!”巡逻的士兵说完后,就真的没有再管谢书,继续沿着他们设定好的路线巡逻。
  谢书进到军营里,军营最中间有四个帐篷,应该就是夏景瑛他们的帐篷。
  谢书目标明确,直直走到主帐篷前,在门口拦着的两个士兵是谢书没见过的生面孔,可能是常少微或者沈至新招进来的人。
  “你有什么事!”两个士兵拦住谢书。
  谢书不想难为他们,他走流程道:“麻烦两位进去通报一下,就说谢书来了就行。”
  两位士兵互相看了一眼,左边的士兵掀开主帐篷帘子走了进去。、
  等他在出来时,语气恭敬了许多,并且还帮谢书拉开了帘子,说:“您请进。”
  谢书走进主帐篷,里面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着他,夏景瑛没有明显的表情改变,但眼眶却悄悄地红了。
  谢书往前两步,轻轻抱住了夏景瑛,在他耳边道:“我回来了。”
  夏景瑛抬着手,揽住了谢书的背。
  “好小子,就是命硬。”沈至笑着说。
  常少微听过谢书在乌玄河上的事迹,能在那样的漩涡下生还,这就是他们祥瑞。
  松开夏景瑛,谢书站在他的身旁,他看着常少微:“兴泰国已经打退了吗?”
  “嗯,多亏了你,他们兵力大减,一时间应该不敢再来犯了。”常少微说。
  “对面是绝龙将军的绝龙军?”说到“绝龙将军”这四个字,谢书用余光悄悄注意着夏景瑛,想看他的反应。
  夏景瑛依旧脸色淡淡,好似不认识武离璋一般。
  这种漠不关心的反应最好,说明夏景瑛对武离璋已经没有那种感情了。
  “是,我们已经僵持五天了,他们不进攻只防守,想要耗尽我们的粮草。”常少微说。
  “该死的武离璋。”夏治洋咬牙切齿。
  “我们的粮草还能撑多久?”谢书问,快速掌握我军和敌军的情况,是胜利的关键。
  常少微把两边的情况都详细地告诉了谢书。
  定北军这边的粮草还能再撑半个月,但绝龙军那边离京城近,不会有粮草断绝的危险,这么耗着完全不利于定北军,时间越长,定北军的劣势就越大。
  从人数上看,因为定北军还抵御了兴泰国士兵,所以就算加上其他新加入的士兵,人数也只有绝龙军的一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