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黄管家给他买了春节新衣,一共有好几个色,但他就是觉得花青色最衬他。
  谢书戴好发冠,穿好衣裳,连腰间挂着的玉佩也选细心挑选,他对自己的穿搭很满意,走出卧房问黄管家:“黄管家,我这么穿如何?”
  “简直是玉树临风!”黄管家从没见过如他家主子这般俊朗之人。
  谢书穿着花青镂空青白竹纹袍,头戴银锦缎绒花冠,腰间佩戴的玉佩是莲花样式,整一个翩翩公子的模样。
  黄管家道:“您这幅模样上街,必定会俘获一众少女的芳心。”
  谢书很开心,俘不俘获少女无所谓,能俘获夏景瑛的心就行。
  谢书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红包,交至黄管家手中,“黄管家你安排好府里的事情后,就可以放假了。”
  黄管家是京城人,他的家人也都在京城,谢书给所有仆人都放了假,只有几个父母双亡的孤儿还会留在府中。
  “谢谢谢将军。”黄管家双手接过红包,笑容满面。
  谢书将赤金枪藏在腰间,春节活动期间人潮涌动,保不齐会有些突发事件,带个武器也算是个保险。
  上了街,谢书才发现街上的人比他想象中还多,他和夏景瑛约在夏府门口,夏景瑛准时出现。
  夏景瑛也穿上了新衣裳,两人明明没有商量,却穿了情侣的颜色。
  夏景瑛身着月白松鹤金纹袍,外搭乌色绒袍,头戴赤翠宝石牡丹冠,几缕发丝落在他的脸颊边,一双明亮如乌宝石般的眼眸紧紧看着他,谢书觉得自己属实是有福,能和如此淡雅的美人相恋。
  受春节的氛围所染,夏景瑛难得开了个玩笑,“走吧,英俊的谢将军。”
  “走吧,漂亮的夏军医。”谢书用着一样的语式回了回去。
  京城的春节活动比其他城要精彩许多,哪怕现在是夜晚,路边的盏盏明灯亮得也如白日一般。
  街上人潮涌动,完全是人挤人的状态,谢书怕与夏景瑛分散,借着宽长的衣袖,悄悄牵住了夏景瑛的手,他的手指细长,谢书沿着他的指缝插入,十指相扣。
  夏景瑛的身体不好,冬天一来便手脚冰凉,谢书身体很好,一年四季暖得跟火炉一般,正好互补。
  “这在街上呢。”夏景瑛说着话,却把绒袍又拉了拉,遮住两人相牵的手。
  这么多人在街上,是不会有人注意到他们相牵的手的。
  两人牵着手,走到京城主要的活动区域,春节期间特意开放了夜市,夜晚比白日还热闹一些。
  谢书现在拿着的俸禄是之前几倍,终于有底气说出这句话,“想吃什么,我买单。”
  “我又不是自己没钱。”夏景瑛道。
  “我就想给你花钱,不可以吗?”谢书说。
  夏景瑛看着谢书的眼睛,谢书眨巴着眼,俨然一副狗狗的模样,他一阵心软,从旁边的小摊拿了串冰糖葫芦,“你付钱吧。”
  “好嘞。”谢书瞬间高兴了,他从怀里拿出钱袋,积极付钱。
  夏景瑛看着谢书那副模样,摇了摇头,不过是付个钱,能高兴成这样。
  京城城区最中央有个新搭建起来的戏台,为了喜迎春节,常少微特意请了城内出了名的伶人在台上表演,台下围了一大圈的百姓,好在舞台搭建得够大,谢书和夏景瑛来得晚了站在圈子后列,也能看见台上的表演。
  伶人们表演的质量和他们在宫中看到的节目差不多,只不过为了迎合百姓的喜好,伶人们选择表演的曲子会更加喜庆热闹一些。
  谢书的身子跟着节奏律动,牵着夏景瑛的手一直摆动。
  夏景瑛被气氛感染着,身子稍微左右摇晃了下。
  京城内也有放孔明灯的活动,谢书和夏景瑛看完伶人们的表演,到河岸边放孔明灯。
  一样的活动,不一样的心境,时隔四年再次一块儿放孔明灯,两人的心境都发生了改变。
  谢书熟门熟路地买下孔明灯,他买了三个孔明灯,他一个夏景瑛一个,还有一个留下来备用。
  这几年谢书都在练武之余练字,现在的字虽然还不够媲美名家,但已经可以看了,他自告奋勇:“拿来,让我来写。”
  夏景瑛爽快地将孔明灯交给谢书,“好,你来写。”
  谢书一直记着夏景瑛之前在孔明灯上写着的“国泰民安”,他问:“你的愿望还跟之前一样吗?”
  “我是国泰民安,你是战无不胜。”夏景瑛也记得谢书让他写的词。
  “其实战无不胜是我的第二个愿望。”谢书说。
  夏景瑛好奇:“第二个愿望?那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谢书凑到夏景瑛身旁,小声道:“希望你喜欢我。”
  听着这个出乎意料的答案,夏景瑛的双眸微张,“你那么早就喜欢我了?”
  “嗯。”谢书说:“其实我蓄谋已久。”
  夏景瑛的耳廓悄悄地红了,他把毛笔塞到谢书的手中,“你写字吧。”
  “写什么?”谢书问。
  夏景瑛:“还写国泰民安。”
  谢书提着毛笔,认认真真地写下“国泰民安”这四个字后,放到一旁晾着,然后他才在自己的灯上写了“战无不胜”和“与夏景瑛白头偕老”。
  比起上回,这次的他把真正的希望也加了上去。
  晾着孔明灯的时候,夏景瑛看着孔明灯,跟谢书说:“我等会还想放河灯,你可以帮我买几盏回来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