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国家在刚开始走出去的时候,只想着带动经济发展,忽略了文化这块,吃了不小的亏。
  姜宏宇很快就联系了几个人,坐下来瞅儿子:“这是你那个小朋友想的?”
  “嗯。他刚打电话过来,就跟我说这个事。”自家小朋友是最棒的!
  姜宏宇刚坐下一会儿,见儿子把手机往兜里一揣,也没坐下,跟着站起来:“难得回家住两天,怎么没个消停?卓易那边的事情不累?”
  “不累。”姜易云出门,去工具房拿了一把修枝剪,去花园里挑着好看的花,咔咔咔一顿剪,“我不住这儿,晚上回去住。”给乐乐送花~
  上辈子姜易云追宁总的时候,就差把贤惠人设焊死在身上。
  他学习能力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从厨艺到园艺,从换灯泡到修马桶十项全能。
  当然,宁总家里的家政是专业的。
  他做这些的目的是“展现”,并不是跟宁总的家政抢饭碗。
  等后面身份暴露,他更多的就是当成兴趣在做了。
  姜宏宇看他随手捣腾了两下,就变成了一把漂亮的花束:“你还会这个?”
  “我会的可多了。”
  姜宏宇难得听见儿子这么略带得意的语气,心情都跟着轻松了点:“家里老房子该翻修了。正好你现在在外面住,干脆把房子重新弄一下。”
  那是他和他老婆结后造的房子,当时造房子装修花了很多心思,但毕竟年份久了,当年条件也有限,再住下去各方面设施都老旧了。
  他神情有片刻的恍惚,随即去楼上:“你妈妈当年画了图纸,我去拿给你。”
  图纸,姜易云知道。
  上辈子老房子就是照着他妈妈画的图重建的。
  妈妈学的就是建筑设计。
  后来他爸做服装生意,主要是由于妈妈的影响。
  至于为什么是服装,而不是建筑,只能说服装需要的资本小,也不需要什么关系,更适合白手起家。
  到现在,姜宏宇资本有了,关系也有了,但是老婆没了,建筑这块就变得像是一块碰一碰就会痛的软肉。
  现在姜宏宇基本就住在城里,家里老房子都不太敢回去,嘴上只是说着住在城里方便谈生意。
  这倒也不完全是借口。
  至少这会儿,姜宏宇的电话打出去不到十分钟,就有两个有头有脸的大老板就穿着老头汗衫中裤,踩着塑料拖鞋溜达了过来。
  姜易云过去开门,听到两个人还在聊今天菜场的菜价。
  “哟,小姜今天在家啊。怎么不跟朋友出去玩?”
  “徐伯伯、周伯伯。前面已经玩了两天了。”
  过节,家里的家政放假。
  姜易云就一手包揽了端茶送水的活,还热了几个鲜肉月饼:“我朋友家妈妈自己做的,伯伯们尝尝。”
  家里乐乐崽不爱吃皮,简惠春做的酥皮月饼皮薄馅儿大。
  月饼看上去比外面卖的小一圈,实际一口咬下去,全是紧实弹牙的肉。
  “唔!”
  “这个好吃!”
  酥皮层次丰富,内层浸饱了肉汤,变得带了一点点韧性的柔软,肉馅更是鲜香。
  材料不复杂,但全是吃得出的好材料。
  等剩下几个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吃过了一轮。
  谈起来,倒是比姜宏宇预料中的还要顺利。
  明明只是一个电话提了一嘴,什么数据什么调研都没有,几个人碰一起,各人资讯合计了一下,竟然谈了个七七八八。
  “可以啊,那边人工便宜。医疗和学校一开始不需要一步到位,一步步来,先搞个我们这里的地段医院这样的。再看看那边的常见病,做一些针对性的方案。教育方面,除了基础教育,可以办个技校,以后招工方便。”
  “嗯。中文一定要教,从小就教。以后交流起来方便。”
  “以后设施维护和一部分管理都得用当地人,中文一定得学好。”
  等假期结束,宁乐意返校的时候,《走进非洲(一)》已经变成了颇为详细的计划书,合作意向书都签了:“你们过节不休息的吗?”
  第11章 豆沙月饼
  “正好有个叔叔在那边做生意,对那边的情况很了解。生意人没有节假日。”当老板的,没事的时候给自己放假,有钱赚的时候什么时候都要赚钱。
  宁乐意咂咂嘴:“你们这……赚点钱不容易啊。”还是他搞金融来钱快。
  话是这么说,他也知道实业才是基础。
  金融理论上要为实业服务,只是到了后期,越来越脱实向虚,变成像武侠片里的左脚踩右脚螺旋升天。
  “还得宁总照拂。”趁着红灯,姜易云凑过去,在宁乐意脸上亲了亲。
  长假结束,由于要装床帘,姜易云的车直接开到了寝室楼下,大包小包一起扛上楼。
  正好碰到室友张熙也回来,看到他们这阵仗都惊呆了一瞬:“你们这是又搬家?”
  他手上就背着个包,里头勉强塞了一身长袖长裤,防着过几天万一降温穿的。
  “嘿!”宁乐意得意,“我换了新装备。”
  姜易云知道宁乐意和几个室友里,和张熙的关系算是不错,到了二楼寝室里,把东西放下,就拿了一盒月饼递给他:“乐乐妈妈做的,吃吃看。”
  张熙想帮忙,转了两圈没看出来自己哪里能上手,只能拿着月饼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