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饭桌上宁乐意就说起自己的初步打算。
  还计划着六月份去山里面避暑的周自珍:“……你下个月不进公司了?”
  “有什么事情一定要我去吗?”本来周小叔挺好一个人,怎么一戴上老师光环就对他产生血脉压制了?
  周自珍想想自己拿的工资,想想公司刚给他奖励的一套房,想想新提的奔驰,微笑:“没有。”
  宁乐意瞧瞧他的样子,就问他:“我再去挖几个人来帮你分担一下?”
  这么大的摊子,周自珍一个人管确实有点辛苦。
  周自珍想到宁乐意已经挖来的几个职业经理人,给女儿剥了一只虾,才说道:“暂时不用。手头的人再锻炼一下,应该就能分出去了。到时候我就主管电商和乐云电器。”
  小家电这玩意儿是真赚钱,增长飞快,国内外销量都很好。
  电商的势头更是一年好过一年,还是那种很明显的高速增长。
  姜易云剥了虾尾直接喂到宁乐意嘴里。
  周彤彤看到就张嘴让她爸爸也这么喂:“啊——”
  周自珍无奈,只能投喂女儿。
  臭小子,教坏小孩子。
  一直没怎么吱声的小孟说起另外一个事情:“安蔡镇文化公园边上那块地拍下来了。”
  这事情简惠春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疑惑地问儿子:“文化公园边上哪儿来的地?拍地干什么?”
  “文化公园东面靠河那里有一块地,拍下来造个书店,以后搞点半公益性质的课程、讲座之类的。”宁乐意看父母不太理解,就说了个最实际的用途,“到时候多造两层阅览室,夏天冬天让老人过来免费吹空调。”
  空调是耗电大户。
  现在空调的安装率还不是很高。
  就算过了十几年,也有人因为舍不得电费,尽量不开空调的。
  这类人群老人居多。
  这两年天气越来越热了。
  搁两年前,哪怕简惠春知道自己儿子能赚钱,而且家里很有钱,她也会觉得宁乐意这个行为是败家。
  现在她已经习惯了富足的生活,连平时上班的心情都不一样了,对儿子只表示支持:“那挺好的。哦,你是不是要给学校捐空调?”
  “嗯。”
  “那你顺便多买点,给镇上的福利院也装上。”
  “好。”这有什么问题,“妈,你怎么想到福利院了?”
  “我昨天去了。”简惠春想到在福利院里看到的情况就摇摇头,“村里的黄阿公还记得吗?”
  “嗯。”黄阿公的子女都因为意外身亡。
  “黄阿公被送去福利院了。”
  宁乐意想起来:“黄阿公是不是还有个小孙女?现在几岁了?”这个孙女不是黄阿公亲生的,是捡的弃婴,似乎身体上也有点残疾。
  宁家住在村子的西南方向,黄阿公家住在村子的东北角,进出村子都是走两条路。加上小朋友跟他年纪相差大,他还真的不清楚具体情况。
  “五岁?六岁?快上小学了。现在也住在福利院。”简惠春想起来就叹气,“黄阿公前阵子摔了一跤,骨折了,没法再照顾孙女。老书记就出了个主意,让他们搬去福利院,把他们动迁分配的那套房子租出去,这样除了低保,还有点租金收入。”
  孩子年纪还小,生活读书都要花钱。
  福利院虽然条件差点,但是不要钱。
  这样爷孙俩手头多少能有点钱生活。
  但即便这样,福利院的条件摆在那里,黄阿公爷孙俩老的老小的小,尤其小的还是个小女孩,非常让人不放心。
  简惠春他们作为同一个村的,昨天就组织一起过去看看,帮忙打扫了一下卫生,又添置了一些日常用品。
  他们还约定了尽量多去看看,最低每周去一次,其他有空的几个退休老人,反正离得近,就平时工作日的时候多过去走动走动。
  不用宁乐意说,小孟就说道:“助学基金可以给黄阿公的孙女一个名额。”
  “嗯。”宁乐意想了想说道,“看看能不能给福利院请两个生活老师。”
  生活老师这一点,在助学计划中也是必备的人员。
  只是现在还没有固定人选,要等中学宿舍弄完。
  生活老师主要是起到部分代替孩子们家长的作用。
  因为家庭困难住宿在学校的孩子们,本身家庭都是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生活老师除了要培养他们生活自理能力,还要填补孩子们的情感需求,起到一个家长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
  小孟立马答应下来:“好的。我一会儿去福利院看看,列个清单。”
  等吃过饭,小孟又跟宁乐意和姜易云说起家里各种人员的面试和安排。
  这部分事情都是姜易云做主。
  姜易云说道:“到时候你带着人过来给我们看一眼就行。生活助理没有合适的,你可以先给自己招两个助理用着。”
  “好的。”
  温伟看着干练的小孟,想着对方也是司机出身,但感觉怎么就比自己懂的多那么多?
  “小温,你会不会开船?”宁文山把上午没钓到鱼归咎为钓点不好,下午准备直接去网箱里……网箱边上钓。
  温伟走过去,帮宁文山提桶:“不会,我会开坦克。”
  宁文山肃然起敬:“那你会开飞机吗?”
  “……不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