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第17节

贵妃娘娘荣华富贵 第17节

  说到这里,德妃起身跪下,躬身道:“是臣妾看管不利,还请陛下和太后娘娘责罚。”
  庄懿太后看了看萧元宸,便笑着开口:“你这一次做的很好,理应奖赏。”
  说罢,太后问萧元宸:“皇帝,安嫔可说了什么?”
  安嫔醒来之后,只见过萧元宸。
  萧元宸回视庄懿太后,母子俩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萧元宸便开口:“安嫔临产,心里害怕,并未多言。”
  如此说着,萧元宸抬眸看向在场众人。
  他脸上依旧带着面对太后才有的浅笑,看似温柔,可眼神却比冬日寒冰还要冰冷。
  他的目光在众人面上一一扫过,最后才慢条斯理道:“德妃和宜妃留下,其余人等各自回宫。”
  “今日宫里有意外,你们也都受了惊吓,回去后会有太医入宫诊治,这两日便好生歇息,不要外出。”
  这是不让宫妃们出门了。
  能回宫等,总比在这里熬上几个时辰要好。
  宫妃们同贵人们见礼,便匆匆回了自己宫中。
  回去之后,丽嫔让沈初宜回去歇着,沈初宜便回了自己的卧房。
  她心里有些乱,一会儿是安嫔落水的身影,一会儿是她临产的呻吟,无法安心。
  便索性起身,继续做荷包。
  傍晚时分,沈初宜去茶水房用晚食。
  红果见了她,拉着她说悄悄话。
  “安嫔娘娘生了,生了一对凤凰儿。”
  “只可惜两位公主早产,身体孱弱,小公主差点没有救活。”
  “也是可怜。”
  第13章
  此刻距离中午安嫔落水,已经过去将近三个时辰。
  若安嫔才将将诞下孩儿,那这一次生产必凶险万分。
  不过最后的结果是好的。
  虽说两位公主病弱,可到底母女平安,都还好好活着。
  只要活着,慢慢调养,日子总会好起来。
  沈初宜有些可怜两个小公主,听闻便感叹:“万幸母女均安。”
  红果心地也挺善良,点点头说:“谁知道今日会闹这一遭。”
  “
  娘娘可有碍?”
  她们回宫刚刚坐定,太医院就来了太医给丽嫔请平安脉。
  红果浅笑:“今日事同咱们永福宫不相干,娘娘自然无碍。”
  沈初宜很是松了口气:“娘娘无碍便好。”
  话题说到这里就断了,沈初宜用了一碗荞麦面,又跟着红果给丽嫔准备好了安神香,才回了卧房。
  自己一个人住,确实很自由。
  沈初宜坐下来,拿起荷包一针一线绣,心里却波涛翻涌。
  丽嫔气色一直很好,肤白颊红,艳丽无双,无论怎么看,都不是重病之人。
  可她的的确确病了,甚至病入膏肓,完全无法侍寝。
  且先不说是什么病,只说宫妃每一旬都有太医请平安脉,以太医的水平,不可能看不出来她的病症。
  既然丽嫔一直好好的,并未被太医诊治出来,那也就说明,太医院里有丽嫔的人。
  沈初宜深吸口气,手上活计却不断。
  这金碧辉煌的皇宫里,上千人在此讨生活。
  每个人都沾亲带故,关系错综复杂,丽嫔并非宫里份位最高的宫妃,她上面还有德妃、宜妃、安嫔和端嫔,下面又有几位中三位娘娘,虽然颇得圣宠,却膝下无子。
  这种情况下,她依旧能把手伸进太医院。
  沈初宜清晰认识到年姑姑的话。
  无论丽嫔承诺她什么,无论丽嫔如何花言巧语,唯一能给她一条生路的,是宫里至高无上的掌权者。
  因为丽嫔也在他手掌之间。
  今日的一场赏花宴,表面上花团锦簇,莺歌燕语,暗地里波涛汹涌,安嫔就是最好的例子。
  她必须要仔细筹谋,为自己寻一条生路。
  想明白这些,沈初宜做荷包就更认真了。
  此刻永福宫寝殿,丽嫔刚沐浴更衣,正被周姑姑侍奉着按摩。
  “娘娘,今日的事您怎么看?”
  周姑姑问。
  丽嫔半阖着眼眸,神情淡漠,在莲香池畔时表现出的惊慌失措都消失不见,只剩下沉稳。
  “今日的事情,有些复杂。”
  丽嫔慢条斯理地说。
  今日她跟林婕妤站在池畔另一边,事情同她们两人一点关系都无,倒是运气好。
  太医陆田七来过一回,给她诊过脉就走了,之后便只有寿康宫的宫人送来消息。
  安嫔顺利生产,母女均安,其余便再无人打扰。
  丽嫔便明白,这件事她安全了。
  不过……
  丽嫔缓缓睁开眼眸,问周姑姑:“姑姑,当时你可有瞧见什么?”
  她当时都在看对岸风姿卓绝的德妃,并未关注其他人。
  就连安嫔落水,也是声音发出,水花四溅后,她跟林婕妤才回过神来。
  周姑姑皱眉思索,叹了口气:“娘娘,我并未瞧见什么,不知林婕妤那边可有看清。”
  周姑姑当时站在丽嫔身边,而沈初宜微微退后半步,被丽嫔挡了半个身子,她都看不见,沈初宜就更不可能瞧见了。
  丽嫔摇了摇头,道:“她即便看见,也会说自己看不见。”
  如此说着,丽嫔拍了拍周姑姑的手,道:“姑姑莫要忙了,坐下说话吧。”
  周姑姑在绣凳上落座,拿起火折子点安神香。
  丽嫔捻着手里的十八子,闭了闭眼睛,片刻后才道:“这事,陛下肯定要查,不过最后能不能查出来就不好说了。”
  “这宫里的事情,看起来复杂,其实也简单。”
  “当年德妃和宜妃一起有孕,其余妃嫔都没有喜讯,就是最好的证明。”
  周姑姑眼神微闪:“娘娘的意思是,安嫔是被允许怀孕的?”
  丽嫔笑了一下,可那笑却不达眼底。
  “是也不是。”
  “陛下初登大宝,国事繁忙,对于后宫本就不勤,但那两位娘娘出身高,陛下总要给面子。”
  她们能比其他妃嫔先有孕,只是因为能多见陛下而已。
  周姑姑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还是娘娘透彻。”
  周姑姑未必不知道这其中关节,却更知道丽嫔的心思。
  这一吹捧,丽嫔身上的冰刺少了些,人也柔和了下来。
  “宫里这两位太后,平日里看起来亲亲热热,一个比一个慈爱,私底下如何想的,谁能知道呢?”
  德妃出身京中姜氏,姜氏历来便出大儒,是实打实的书香门第,簪缨世家。
  而当今生母恭睿太后,出身陈留王氏,是琅嬛门第,隐士修德之家。
  她当年入宫,也是机缘巧合。
  王氏看似在朝中并无权贵,但若翻开族谱,百多年前姜氏和王氏曾是姻亲。
  丽嫔入宫之初,便让人仔细查过这些人家的关系。
  “表面上,德妃代表的是凌烟阁的荣耀,实际上,她同恭睿太后未尝没有关系。”
  周姑姑自然也知道。
  这两位妃娘娘,背后肯定有两位太后的影子。
  不过若不仔细深究,常人自然看不出来。
  她们两个率先有孕,就是最好的证明。
  谁不想要那一国之母的荣华呢?
  就连丽嫔,也是日思夜想的。
  她垂下眼眸,看向周姑姑:“正因为两位娘娘已经诞育皇子,两位小皇子如今已经两岁上,旁的娘娘才可以为皇室开枝散叶。”
  在这宫里,差一个月也差了日子。
  皇长子的身份不比嫡长子,可宫里并无皇后,不可能有嫡长子,皇长子暂时就是最尊贵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