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裴迁甚至穿戴好了护目镜和防风面罩,把他整个人都包裹在厚实的衣服里,还在羊毛衫上贴了好几个暖宝宝保暖。
即使这样,下车时他还是被冻了个激灵,估摸着现在的气温已经突破零下30度了。
两人背上登山包,只拿了最低限度的物资,在寒风中顶着探照灯艰难地向村子的方向前行。
周悬喃喃道:“不知道老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估计赶不上饭点了,应该最多能混上一壶热水,等下只能吃泡面了,你要吃什么口味的?西红柿鸡蛋打卤面够不够健康?”
为了不让迎面而来的寒风灌满口,裴迁背过身去站稳后才道:“高局说过,这里的村民很排外,不给你吃闭门羹都算运气好了。”
“又来了,你这人怎么总是这么消极,要相信人性的光辉啊。”
人性啊……
在周悬看不到的角度,裴迁轻声冷笑。
忽然,走在最前的周悬停下脚步,往公路边上快走了几步。
裴迁刚跟上就听他喊道:“哎!老裴!你来!过来看看那是什么!!”
裴迁翻了个白眼,“没大没小的。”
走近一看,就见不远处的树上挂着什么东西,在寒风中被吹得一晃一晃的。
裴迁问:“我没戴眼镜,看得不是很清楚,有什么东西吗?”
“好像是鸟,被挂在树上随风摇动的鸟,还不止一两只。”
周悬的话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片林子的树枝上都挂着鸟的尸体,风一吹,就像整片林子活过来了一样!”
他还想走到近处去摘下一两个仔细看看,但周围积雪太多,公路与山路之间又有落差,实在危险。
裴迁劝道:“别管了,现在要紧的是尽快找到落脚的地方,不然在这里等着被人围观的就会是我们了。”
周悬还是忍不住好奇,边走边说:“好奇怪啊,要说有几只鸟在这林子里迷路,被藤蔓缠住飞不动所以死在这儿还算正常,那么多的数量肯定是人为的,这不会是当地的风俗吧。”
“初来乍到,这种事情不要多问,容易冒犯到村民,我们来这儿可能不受欢迎,遇到村民要谨言慎行。”
周悬觉得裴迁小心过头了,对此不以为然。
他们在寒风中走了一个小时,在公路截断后又爬了一段艰险的山路,身体各部分的关节都被冻僵,开始咯吱作响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村子的轮廓了。
周悬一见民房没有灯光,心就凉了半截,“坏了,怎么看起来不像有人的样子啊,村民该不会都外出务工了吧?”
“不会,一般村民睡的都很早,现在快九点了,可能大部分人都休息了。”
裴迁气喘吁吁,尽量少说话保持体力和体温。
走近后,周悬看到有几户平房门前点着灯,隐约还能听到狗叫声,这才松了口气。
他们走到村口,一块墨色的巨石上刻着用红漆勾勒的三个大字:“鴉寂村”。
周悬眼尖,一眼就瞧见了巨石后方那颗松树上也挂着类似他们刚才见过的鸟类尸体。
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矫捷地蹬着石头上凹凸不平的纹路爬了上去,伸手摘下被绑在树枝上冻僵的鸟。
第8章
裴迁的体力跟周悬相比就差了许多,气喘吁吁地走来,扶着石头直喘粗气,“……找到什么了?”
“好像是乌鸦,这鸟黑黢黢的,体型好大,我还没见过这么大的乌鸦。”
只是随口一问,没打算走心的裴迁像是触了电,立刻道:“给我看看。”
周悬托着鸟尸,腾出一只手来摘下手套,解着缠在鸟身上的细链,“它被绑住了,我的手冻木了,不太好使,等我一下。”
他解开链子拿着鸟尸跳下来,把尸体递给裴迁看。
“这乌鸦都有我小臂长了,按说就算被树枝勾住了也能自己挣脱开吧。”
裴迁把护目镜移到额上,用手机的灯光照着,仔细观察着被冻硬的漆黑鸦雀。
“这是渡鸦,体型比一般的乌鸦更大,特点是羽毛富有蓝紫色的光泽,喉部的羽毛很蓬松,从体型和喙的大小可以看出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较大的生活在较冷的地区,反之就在比较温暖的地区。”
一向怕冷的裴迁居然在这个时候摘下了手套,用掌心轻轻抚摸着渡鸦僵硬的尸体。
周悬觉得这举动有点出人意料,在他的印象里,裴迁一向冷淡又有点洁癖,让他做点可能弄脏手的小事都会纠结半天,这样的人竟然会不嫌弃动物的尸体?
“那,这只长得这么大,应该是生活在比较冷的地方吧。”
“不,渡鸦的成鸟体型可以达到60到70公分,这只不算大,它应该生活在相对温暖的地区,总之不会是零下三十度的鸦寂山区。”
“那就奇怪了,这鸟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啊?”
“国内的渡鸦主要活动在东北边缘、新疆和青藏高原,大部分是青藏亚种,会出现在有人活动和放牧的地方,通常这些地方都有足够的食物。”
裴迁翻过渡鸦的尸体,能看清它身上遍布极细的勒痕,其中一道就横在脖子上,像是被鱼线一样的东西勒断气管才导致它毙命的。
“是捕鸟网。”周悬笃定道,“偏远地区有些农家为了防止野鸟破坏农作物就会用透明的鱼线手编捕网挂在农田周围,只要鸟儿经过,撞上捕网就很难挣脱了,会在挣扎中越勒越紧,最后筋疲力尽地死去,挂设这种捕网是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