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黑夜漫长得就像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隧道,在这条隧道里时间变得缓慢而沉重,窗外风声呼啸,阵阵闷雷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没几分钟后,倾盆的大雨一泻而出,屋顶被砸得啪啪作响。林研的睡眠本就很浅,终于在这风雨声消磨了最后一丝困意。
林研看见平躺在自己旁边毫无声息的顾成阳,听着闷雷由远及近,他预料到什么似的,没有多加思索,翻身压到对方的身上。黑夜里他将手攀附着顾成阳的肩膀,肢体相触的那一瞬间,他感受到顾成阳紧绷着的肌肉,知道对方压根就没有睡着。
顾成阳几乎是同时便睁开了眼,林研贴着他的鼻尖,瞳孔在灰暗的夜色里同样乌黑发亮。
“这么紧张干什么。”林研低低地说着,一只手放在了他的胸膛上。
“扑通、扑通。”肌肤之下的心脏有规律而急促地跳动着。
下一刻闪电透过窗户照亮整个屋子,随之而来的是轰鸣般的雷声,窗外大片的乌云不知是何时遮盖了他们所在区域的天空。
林研贴在顾成阳胸膛的手瑟缩地颤抖着,即便有所准备,他依旧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吓了一跳。
顾成阳浑身的肌肉不再紧绷,他看见林研苍白的面容里透露出的惊恐之色。
林研一直都害怕雷声,也不喜欢滂沱的大雨,于是顾成阳抱着他的肩膀,背部发力,像是在慢慢长夜里终于等到了自己发挥作用的那一刻,他很轻松地就将林研搂在了自己的怀里:“让我抱着你好不好?”
窗帘的缝隙时常亮起惨白的弧光,雷声在大雨声中从不间断。
林研没有反抗,因为对闪电的恐惧,他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尖锐凌厉,而是把脸埋进了顾成阳的胸膛。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顾成阳感受到林研在一声声的巨雷中越发瑟缩。在把他抱在怀里的那几分钟内,顾成阳短暂地把自己的忧虑抛在了脑后,他对自己说,至少此刻林研是需要他的。
雷声间或平息的时候,顾成阳注视着林研后脑勺的发缝,没来由地说:“天气预报说今天夜里有雷暴,我担心你会害怕。”
林研的呼吸逐渐平稳了,声音闷闷地从胸口的地方传来:“你就因为这个一晚上不睡觉?”
顾成阳犹豫着没有开口,因为他知道自己不睡的原因远不止这些。
他想起他们前不久发的专辑,想起了林研腰间的纹身,想起林研拒绝他时的冰冷眼神。
创作这张名为《野火燎原》的专辑期间顾成阳辞去了原先的工作,和林研一起窝在那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屋子里,为了最终效果的完美呈现,顾成阳把他写好的歌词删删改改,录音也录了一遍又一遍,尽管没日没夜地改词和录音他时常把自己弄得口干舌燥疲惫不堪,但一首接一首的歌曲就像是他和林研的孩子,顾成阳看着它们诞生,心里的喜悦可以冲散一切。
制作专辑的那段时间是顾成阳来到c城后最快乐充实的时间,像是一场彻底的狂欢。以至于在专辑全部发表以后,他重新回到枯燥又现实的生活中,日复一日为生计奔走忙碌,他被狂欢之后随之而来的巨大落差感打得猝不及防。
顾成阳在创作的过程中从未想过所谓的大众流行度,可真正发现自己的作品影响力远不及预期之后,他忽然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他自认为完美无缺的专辑虽然在质量上广受好评,但就影响力而言,就行一颗投入大海的小石子,激不起任何水花。
这张专辑是在很多年后顾成阳参加节目一炮而红后才被人发现,被津津乐道并传播分享,然后被大部分的说唱听众称为是黄金时代的沧海遗珠,被他的歌迷一直奉为他所有歌曲里最好的作品。
但事实上,在它刚发布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收听量都非常惨淡。他和林研都默契地没有提起这件事,他也未曾看见林研为此事而发愁担忧。
他以前或许也不会在意这些所谓的名利。直到他看见林研坐在一尘不染的琴行,游刃有余地弹奏着他擅长的钢琴曲,与那个身上带着艺术气息的男人愉快交流。他接着看见那个琴行透明的玻璃上贴着一则招聘启事。
招钢琴老师,工资面议。
他意识到林研会的东西很多,他会很多种乐器,会复杂的编曲,如果没有选择做说唱,他本可以靠自己的本事得到更好的发展。
与之相反的是,顾成阳深知自己除了说唱什么都不会。是林研从一开始给予了他自信,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走这条路。
可就算是他擅长的领域,他真的是有天分吗?
在这几年里顾成阳总是问着自己这个问题。
林研因为最初的欣赏,几年来无私地帮他做了数不清的歌曲,可这些歌曲最终的收听量和影响力总是不尽人意。
林研会为此感到失望吗?会因为失望离他而去吗?
在重复而枯燥的劳动里,顾成阳一刻不停地忧虑着这件事情。他惴惴不安,无所适从,总是做着自己注定不会成功的噩梦。
整日的焦虑让他在夜里难以入眠,就像是困扰了林研很多年的失眠症在这段时间里传染到他的身上。在睡不着的夜里顾成阳终于理解到林研曾面对的痛苦中的千分之一。
他原本以为他将自己的情绪隐藏的很好,然而下一秒林研从他的怀里挣脱开来。
“我真的忍你很久了,顾成阳。”林研平静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