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陇州。
沈泽安沉默了。
大庆朝地方划为各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镇和村,也就是说,他家在陇州陇源郡杏源县青石镇上河村。
打到家门口了都不知道,沈泽安眼前一黑。
陇源郡在陇州靠上一些,也就是说边境线在南,他这里在最靠北的地方,当官的那些可能觉得离得不算近,有前面挡着打不到……个屁啊,他们脑子呢?
现在的通讯和现代比不了,战报八百里加急算是最快的,就这从西南到京都日夜兼程也要七八日。
朝中那些扯皮的怕是又要来回拉扯个几日,要是皇帝和有心的大官多些还好说,吵个几日好歹能发点粮饷下来。
但是,就现在的大庆朝,连他这个小小的西南童生都可以从民间遭遇嗅到几分腐败,朝中怕不是烂成什么样子了。
兵多又如何,比蛮夷强又如何,吃都吃不饱,怎么打。
到时候人家边打边抢一但破了边城,夸夸就打进来了,要知道陇州也就边城好守,那边有大城墙,陇州又多高山,但是边城一破,往里就没有大城池了,就是一些各郡的小城,根本拦不住。
杨元明等沈泽安沉默完,继续问他,“现在的沾线是?”
杨元明在桌上画了一个弯弯绕绕的图形,点了一下,然后在旁边划了条线。
沈泽安眼前两黑。
杨元明划的是陇州地图,那点是他现在在的陇源郡,那那条线经过的就是边缘的陇西、陇远、陇陲三郡。
李沐现在不知道有没有到陇远。
这哪里是打到家门口,对他来说这就是打到窝里了!
“朝中粮饷还未下来吗?”沈泽安轻声问道,他知道的,下来的可能性太小了,不然也不会在陇州筹粮,但是万一呢,毕竟面前坐着的这个人身份可不低。
“我两月前就给朝中递折子了,这两月连递不下十道折子,现在还没消息。”杨元明苦笑道,脸上的意气风发都黯淡了些。
随后又给脆弱的沈泽安下了一个炸弹,“军中粮饷怕是撑不住一月了,此番我在陇州筹粮,怕是惹的人狗急跳墙了,这才落得这番地步。”
沈泽安眼前三黑,他造的什么孽,活了二十多年,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别人穿越做做生意,读读书,权势加身,金银在手,美人在怀,他地里刨食还没搞明白呢就要开始打仗了?
“泽安也是心为天下啊,到是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好多了,还不如把他们给踹下来换泽安上去呢。”杨元明看他忧心忡忡的模样,眉眼展开些许,随口感慨了一句。
沈泽安听到有些无奈,“莫要这般吓我,这话可不能胡说。”
第22章 三皇子
嗐,这天高皇帝远的,只要不说出去,无碍无碍。”杨元明甩甩手,一脸的不在乎。
沈泽安想着他的姓,还是没附和,他说不要紧,不代表自己说了不要紧。
不过……
“三年清县令,十万雪花银,这粮确实不好筹集。”沈泽安看着杨元明的眼睛,带着些许询问。
这里没有酒,杨元明抬起碗喝了口粥,刚想开口就觉得不太妥,嚼了两口嘴里的饭,咽下去才道:“好不好做都要做,能从他们嘴里扒出来多少算多少。”
他这举动倒是缓解了凝重的气氛,沈泽安瞟了眼桌上的粥碗,今天饿得狠了,粥就熬得稠了些,也难怪他咽不下去还要嚼两口。
沈泽安脸上那丝笑清清浅浅的,但杨元明还是看到了,一时间脸都涨红了些,只觉得今晚的尴尬比过去的十七年都多。
“咳,现在麻烦的就是怎么从他们嘴里多扣点出来。”杨元明假咳了一声,开始试图转移注意力。
“嗯,元明兄既然因此遭祸,那应是有用的法子有效,不过比较强硬,惹的人狗急跳墙了?”似乎是气氛缓和了的缘故,沈泽安放下谨慎加入话题。
他看出来杨元明刚才那般举动是故意的,既然对方都豁出去面子让他放松了,自己也没必要端着了。
果不其然,杨元明笑的更加真切了几分,“可不是,这些个老家伙总觉得自己了不起,上下勾结着一推再推,又要给他们守家门口,又不想出力,看得人心烦。”
“元明兄……应该不差才是,他们缘何如此嚣张?”
杨元明往嘴里塞着南瓜,再不吃都要冷了,听了这话没忙着回答,又开始绕弯子:“我家中确实小有权势,如今这次伐蛮我在军中为副将,泽安不如猜猜为何?”
救命之恩自当提携,但提携的方法不同,聪明人自然是给他路子让他走,不聪明的就不一样了,不聪明的知道的多了死得快。
当个什么也不知道的,富足快乐的地主就不错了。
他这是为沈泽安着想,不过对方看着不像是个傻子,希望不要辜负他的信任。
沈泽安组织了一下语言,他对古代其实没那么了解,毕竟是学理科的,大学硕博读的也是金融和管理,原主比他还闭塞,除了四书五经外,基本就不知道啥了。
“即是陇州上下勾结,有这胆量做手脚的怕是世家罢,南方世家在南方一带出名的五姓七望,本家都不在这儿。”沈泽安凭着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在脑子里疯狂搜索,对比史书和现代学过的知识展开想象。
“但西南一带有三大家赵、李、陈,世家眼高于顶,历代诸朝中世家与宗室都可以分庭抗礼,如今他们是越发猖狂了。”沈泽安说完话音一转道:“不过,世家‘贵’,应该不缺这些,元明兄未及冠就为副将,他们就算是为难也不该直接动手得罪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