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丁大两口子对着丁大娘格外的殷勤,“娘,你以后多往猫儿那走走,都是一家人,哪里有和自家人置气的。”
两口子心里打着算盘呢,林家现在看起来日子过得好不说,现在他家又有这门亲戚,他们丁家攀附攀附以后少不了的好处。
丁大娘懒得搭理这两口子,今天这两玩意说得那是什么话。
但在回去,丁家两口子对丁大娘就殷勤了不少,饭也不让做了,都是丁大媳妇儿做好给端上了桌,别管真心假意,看起来倒是有几分孝顺的模样了。
不仅林家这边热闹,就连青牛村也热闹了起来,里正一行人先来的是青牛村,在村口问了路去了秦家,见没有人又去大柳子村去了。
赵秋霞和几个妇人夫郎在村口的石磨磨麦子呢,看见有衙门人问秦钊家在那,又见前面是四个带刀的衙役,她幸灾乐祸地说道:“不会是秦钊犯了什么事吧,衙门过来拿人的。”
赵秋霞这话说得有几分令人信服,这衙役来他们村里干什么呀。
大家下意识就认为这衙役找上门了没啥好事,但林清待大家又不错,也没有人接她的话,若是林清家有啥事了,那他们家的哥儿女娘还能有这么好的活计吗?
其他几个人听着反倒心里有些担心,可千万不要有什么不好的事呀,赵秋霞倒是心里得意,恨不得林清他家全家都被押牢里呢。
又听人家说衙役去了大柳子村了,赵秋霞更是笑出了声,好呀好呀,林清和秦二家的不是去那吃酒席了吗?这下好了,说不定直接给搅和了呢,她要是能亲眼看见那才更让她舒坦呢。
赵秋霞妒忌林清日子过得好妒忌得发狂,凭什么他家的日子就越过越好了,赵秋霞把她家日子过得不好归在林清的头上,都怪他们秦家当初娶了这么个扫把星,这才害得她家日子不好过。
没多久村口的官道又来了一辆骡车,赵秋霞眼睛都亮了,这不是她娘舅吗!
离得老远呢,赵秋霞就喊了起来,“舅爷,舅爷,啊不,书吏大人!书吏大人!”
村口的人呦了一声,这不是赵秋霞口中那个拐着弯的娘舅嘛,今儿怎么来他们村子里,又知道对方是个老秀才,在镇上的衙门当书吏呢,对他就恭敬了不少。
宋书吏一把年纪了,这骡车赶得又急,被颠得一头的汗。
这次看见赵秋霞脸上露出了几分笑意,“哎呀,秋霞呀,你们老秦家可算是出息了。”
赵秋霞忙背起她的布袋,“书吏大人,赶紧跟我回家去,这会儿日头大。”
赶骡车的是宋书吏的儿子,这骡车还是他们借的邻居的呢,只见骡车上还放着几封果子,就连赵秋霞都没想到,她娘舅不仅来了,还给她带礼了呢!
她这一乏过得不顺,因为她闺女秦芸的事没少被村里人指指点点,今天她娘舅过来了,她脸上也有光了。
走在骡车前面赵秋霞昂首挺胸的,也不管人家问不问,看见村里人就直接说道:“我娘舅过来了,就是在衙门当书吏那个,是个秀才呢。”
赵秋霞走一路说了一路,一条街都知道了赵秋霞家今天来了门贵客。
这乡下里头平日里哪里见过什么芝麻大的官呀,听说是衙门里的书吏纷纷过来看看,一个个伸着头往里看。
只见是个干瘦的老头,穿得料子也只是没有补丁的棉布料子,虽然比他们穿得好一些,但看着也就那样。
但宋书吏平日里就爱端着个当官的臭架子,又看不起乡下人家,一副两眼朝天的架势做足了威风。
走前前面的赵秋霞也很是得意,引着骡车朝她家走去。
宋书吏坐在骡车上问道:“秋霞呀,秦钊现在可是在家呢?”
赵秋霞不明所以但还是说道:“没呢,去林清那个小贱人娘家吃酒去了,舅爷,啊不,书吏大人,你问他干嘛呀,刚没多久,有四个衙役并一辆马车也是去寻他的,他呀,怕不是犯了什么事了。”
宋书吏没在说话了,他自然是知道那四个衙役是干啥的,那是镇上的里正大人过来道喜的。
昨天县里放了榜,谁知道今年的案首落在了他们镇上,这可把里正大人高兴坏了,今儿上午就过来了。
宋书吏原本在衙门的破屋子里整理文书呢,就听见他的同僚说今年的案首落在他们镇上了,里正大人已经过去道喜去了。
宋书吏就顺嘴问了一句,是镇上的那户人家,那人就说是个叫秦钊的,是青牛村人。
宋书吏总觉得这村名有点耳熟,他想了一会儿才拍着大腿道:“哎呦,这不是我那外甥女的村子吗!你刚说的可是姓秦?”
“是姓秦,叫秦钊,而且年纪不大,今年还不满十三呢,可真是少年英才呀。”
宋书吏一听高兴得直拍手,“哎呦,大喜,大喜呀!”
其他人看他一脸的莫名其妙,人家中了案首关他什么事呀,这穷秀才高兴成这样,“老宋,你高兴什么呀?”
“哎呀,你不知道,这今年的案首和我还有关系呢,这不是我外甥女家嘛!”
宋书吏虽然不知道秦钊是谁,但听说是青牛村秦家的,那八成就是秦大家本家的了,他过去攀攀亲戚,这可是案首呀,那不就是板上钉钉的举人嘛!
这若是有这么点关系,日后人家考中进士了,要是提拔他一二,他还用在这做什么破书吏呀,这镇上的里正大人他也是做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