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张大轻笑着耸耸肩:“反正查不出凶手,一个时辰后我也就死了,死后拉一个垫背的,我不亏!”。
  他凑近了孙钧,一针见血的问道:“三舅,你现在这么厉害,刚才对那金廷传译时怎么不这样?你不是会用刀吗?刚才怎么怂了?”。
  孙钧闻言心中似有所动,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久久沉默不语。
  金廷传译身死不是一件小事,他们被带去面见秦桧,张大认为可以一口咬定从未见过金廷大使,也未见过金廷传译,这样一来,金国的问罪就落不到他们头上。
  张大如此言论,秦桧也为之一笑。
  虽然论无耻,张大不及他万分之一,但这话还是让他觉得是个不错的回答,这样一来,张大和孙钧也不必因为杀死金廷传译和放跑证人而死了。
  秦桧仍然指使两人继续寻找密信,只是下场却是一样的。
  找到密信,死。
  找不到密信,也死。
  此外,在张大孙钧离开之后,秦桧留下何立赐下了给他的新婚贺礼,是一对珍珠足金钗子,并无数金银。
  他的人查过了那个女子,与此事牵扯不算大,给何立一个面子也不妨事,就当是他这么多年忠心的回报了。
  这份礼不可谓不重视,特别是那两颗珍珠,色泽饱满,大小形状都一模一样,是寻常人家不可得之物。
  有了这份礼在,清歌便算是宰相府总管何立名正言顺的未婚妻子了。
  而这份贺礼,怕是比圣旨都好用,毕竟圣旨也有下达不了的地方,宰相府门前如今却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清歌用眼角扫了一眼那珍珠钗子,轻蔑之意尽显,什么背国狡诈之徒的腌臜东西,她是看一眼也嫌脏,遂放在一边不管便罢了。
  ………
  由于丁三旺一事超乎寻常的好运活命,让张大一行人都充满了干劲儿,对于接下来的任务,更有信心了。
  只是这份信心只能放在暗处,明面上还是得装作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寻找线索。
  张大一边引动着孙钧发现丁三旺与后厨的关系,一边借机与后厨的线人马车夫刘喜联络。
  密信正是被他藏匿在马车之中!
  正当张大想要拿走密信之时,却被刘喜拦住。
  刘喜:“等等,计划有变,咱们的人发现宰相府总管何立一手的诡刃功夫一流,之前咱们轻敌了,他本来是不得不除的,可我们又得到柳燕即将嫁与他为妻的消息,或许可以从中策反何立,又或许可以……”。
  剩下的话刘喜并未说出口,可张大明白,他的意思是让清歌趁机动手杀了何立。
  张大眉头紧锁,下意识的拒绝:“不可!这太危险了!”。
  瑶琴三人的进入,本就不在他的计划之内,现在又让她们插手进入……
  一旦动手了,这可就是必死的结局了,而且柳燕如果败露,瑶琴作为她的姐妹,活下来的几率也不大,是以张大不得不谨慎一些。
  ————
  ————
  云西:求会员求打赏求花花评论~
  满江红9(会员加更)】
  第646章 满江红9(会员加更)
  密信最终还是被张大拿了出来,而刘喜也被他说服带着柳娘和桃丫头拿着通行令离开了相府。
  他们虽然不解,但还是选择了相信张大的判断。
  张大送走了他们,心底莫名狠狠地松了一口气,仿佛一块儿压在心上的巨石移开了一般。
  张大故意在里面多磨蹭了一会儿,等到孙钧耐心即将耗尽了之前,才拿着密信从厨房出来。
  孙钧全部心神都被密信所吸引,压根就忘记了要将厨房的人带走问话这件事,等他反应过来之后,刘喜等人早就跑路了。
  张大想起了刘喜的提议,决定去见清歌一面,只是现在的她是名正言顺的宰相府总管未婚妻,早已不与瑶琴青梅一同关押了,想见她是怎么也越不过何立去的。
  这就让他犯了难,不见清歌策反不了何立,见清歌就容易打草惊蛇。
  只是张大他们不知道的是,清歌已经在着手策反何立了,他是宰相府门人,手染献血已是寻常事,但此刻大宋之危机迫在眉睫,何立戴罪立功未尝不可。
  乱世所犯的罪,是很容易被战争所覆盖的,前提是只要他真的能够做出一番事业的话,后人评说中,也只会对他的一些错误一笔带过。
  在清歌有意无意的暴露下,何立对于清歌的身份已经有所猜测,而正因为这个,让他无法再对秦桧忠诚。
  他做不到处置清歌,也做不到看着她被别人杀死,所以只能如此两难。
  只是他心里并不认为清歌能有与秦桧对抗的心计和能力,是以想要劝阻清歌不要再做那些与秦桧对立的事。
  对于何立隐晦的劝阻,清歌不是听不明白,只是她心中不愿明白,她清楚张大他们的执着。
  岳飞虽身死五年有余,可其余威仍在,张大昔年在岳家军中不过就是个小兵卒而已,可就是这样的他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吾等不过蜉蝣,然精忠报国之志不灭,岳家军永存!”。
  精忠报国,这轻飘飘的四个字,这沉重无比的四个字,饶是她这般不算心软的人听了也为之心颤,这或许就是岳飞的影响,也是文字的威力。
  在何立皱着眉头劝说她时,她动作轻柔的从怀中捻起了那封密信,这是她从张大那里复印而来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