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从宫里出来,元徳直发牢骚。
“咱们这些人努力这么长时间,搜集罪证、审讯案情,以为这次真能将岳卿侯给办了。哪里知道宫里那位意思意思哭一哭,退一退,这事就轻松了结了。”
“元兄,圣人也没说不处理岳卿侯,削了他的爵位,这个处罚也够重了。”刑部尚书苏知则道。
“苏兄啊苏兄,你到底是真傻还是在跟我装傻?那萧贵妃今日轻轻松松就能让圣人免了她叔父的死罪,过阵子就没办法重新让她叔父回朝?左右不过是她几句话的事情,反正我们的圣人对他的萧姐姐……”
“元兄,慎言。”
“不说了不说了,反正我们这些人说什么都没用了。”
元徳背着手离开了,看那模样颇有些消沉。
很快的,岳卿侯和常州知府等人霸占民女一案便结案了。
常州知府被判斩立决,大快人心。
而岳卿侯最后只是被削去了爵位,仍然住在他的侯府,便屁事没有。
张明净不甘于这个结果,可他也无法再做什么了。
朝中言官又骂了几日,也便没了动静。
岳卿侯逍遥法外,没了侯位,他照样还是萧贵妃的叔父,萧家的家主,敬天府谁都不敢轻易得罪的存在。
“所以那些被他残害的女孩子们的公道,又找谁讨?”
第七十章 我辈之楷模
有人说,这就是世道,还是认命吧。
也有人说,那不过是一群民女,想用她们来扳倒堂堂岳卿侯、萧贵妃的叔父?不可能,能削去他的爵位,常州知府也被处理了,那些民女也该知足了。
似乎已经没多少人再为那些民女说话,就连处在最底层的老百姓们,对于这些事仿佛也司空见惯。
更多的人是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那些受到伤害的姑娘,这样的压力下,就连她们自己的家人都没法接受,觉得她们丢人。
有一些姑娘扛不住这样的目光和流言蜚语,选择了断了生命。
还有一些受到当地人欺压,被逼着嫁给老鳏夫,或者是给害死原配、名声恶臭的家伙做填房。
受尽苦楚侥幸活下来的姑娘们,不但没有得到该有的抚慰,反而一个个无路可走。而那些加害者照样纸醉金迷、夜夜笙歌。
张明净得知了这些事情后沮丧不已。
“我原本想帮她们的,现在看来却像是害了她们!”
“张兄,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了。”万九洲出言安慰。
安琥重重砸碎了手中的酒杯,一肚子气憋得无处出。
醉酒后的安琥,即兴而诗,写了一首讽刺岳卿侯的七言。
诗中,将岳卿侯描述成了两脚禽兽,兴风作浪、恶贯满盈。
但这首诗并没能传播开来,安琥还被人下黑手痛揍了一顿。
大闽朝是个文风开放的时代,文人也十分活跃。
而安琥被揍一事,是个很不好的信号。因为已经有人打算用暴力来堵住别人的嘴,尤其是这些文人之口。
普通小老百姓,说得再狠那些上位者也不在意,更没看在眼里。
但如果是这些挺具有影响力和煽动性的学士才子,那就很容易让事情进一步发酵,从而动摇他们的地位。
一方面上位者想让这些人为他们歌功颂德,另一方面也很讨厌这些人。
因为他们的嘴和手中的笔,实在是太麻烦了!
张明净也积极为这些事情奔走,但所过之处,所有人都劝他算了。
毕竟圣人都下令要对岳卿侯网开一面了,他再穷追猛打,那就是跟圣人过不去。这要是有心人在圣人耳边说他几句不是,就够张明净受的了。
而张慎来也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再乱来,将他关在府里,让他暂时哪里都别去。
就在这个时候,戏曲大师折柳先生新作《梨花泪》问世了。
梨花泪,说的是一个名叫梨花的美貌女子,原本在家乡过着虽不富裕却温馨的小日子。
但好景不长,梨花被当地一名狗官看上了,将她绑去送给了一名贵族。
从此美丽爱笑的女子受尽凌辱,日日以泪洗面,在狭小阴暗的地方想念着她的爹娘。
那名贵族狂妄无耻、变态狡诈。
对无辜女子稍有不如意便脚踹毒打,甚至是毫不在意地杀害。
面对别人的指控,傲慢不可一世。即便身在牢狱中,也对审讯他的官员颐指气使,宛如教训自己的奴才。
梨花一朝得救,本以为能脱离苦海、与家人重聚。但被贵族收买的官吏处处逼迫她的家人,欺压她的父兄。
周围人都对她指指点点,小孩子们朝她丢石子,老头老太朝她吐唾沫。
梨花的父亲恳求他们别再指责辱骂他的女儿了。然而,爱女再深,也挡不住这么多的恶意。
父亲决心将梨花嫁给一位六十多岁的瘸腿之人——
兄长不堪恶吏骚扰,再加上这个家因为妹妹的事成了是非之地,便将所有怨气都发泄在梨花身上。
一个没做错任何事的姑娘,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就连她最珍视的家人后来都站到了她的对立面。
为了反抗世道不公,也为了能结束这悲惨的人生。
寒冬腊月里,梨花跳到了冰冷的江水中。
临死之前,她站在桥上,指天发誓:我,梨花,即便化成恶鬼,也要向那些狗官恶吏索命!所有辱骂我、朝我吐唾沫之人,苍天都会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