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因而,见小姐这儿暂时没什么需要伺候的,燕云便识趣地退了出去。
  怕云舒待会找不见人,燕云又退回去半步,歪着头朝里间,道:“小姐,奴婢就在隔壁厢房,小姐等会儿若有需要,在窗边唤奴婢一声就行。”
  两屋挨着,她能听得见。
  “好,我晓得了。”宋云舒颔首,眼睛稍稍从书上抬起,偏头,复又看了眼外头的天色,轻声叮嘱道:“天儿冷,你们也别在外头待着了,快些去厢房里头烤火吧。”
  “不着急的活儿都先放放,若王嬷嬷问起,便说是我吩咐的......”
  这冷的天儿,连她都受不住,更别提这些穿得远不如她厚,身子也单薄的小丫头们了。
  寒冬腊月难捱,宋云舒真怕人病了。
  古代一场风寒都很难愈,若再发热不退烧成肺炎,那可真是能要了人命。
  前头,外院做杂事的一位年轻小厮,在初冬染了风寒,结果硬拖了一月,也未见好,后头病情加重,药石无灵英年早逝了。
  宋云舒知道后唏嘘不已,这儿的医疗条件还是太落后了,遇到有些急症只能眼睁睁看着人死。
  索性,做个好主子,让她院儿里的下人,跟着她一块儿躲懒。
  “奴婢省得了,小姐放心吧。”
  说完,燕云不再赘言,将厚厚的挡风门帘给放下掩实。
  燕云离去好一会儿,宋云舒仍是一动不动地窝在暖榻上,腰腹靠着引枕,细细读着游记上那些趣味横生的见闻。
  连杏雨什么时候进来的都没发觉。
  “小姐,仔细伤眼睛,歇会儿,晚些再看吧。”杏雨将一整匣子的首饰放在暖榻中间的小茶桌上。
  然后,她朝云舒伸手,云舒撇撇嘴,不情不愿地将书递给她。
  杏雨将云舒看过的书页折起一角,走到床榻前,将其放到云舒平时放书的格子里。
  宋云舒从暖榻上盘腿坐起,她随意扒了扒杏雨拿回来的那一匣子里头的金银首饰、玉石珍宝,显得兴致缺缺。
  她以手托腮,看着眼前这些精美绝伦的钗环步摇、玉镯和玛瑙串儿。
  怔怔出神。
  后日宫宴,章氏打算替云舒议亲的那家公子也会出席,昨夜生辰宴后,章氏将云舒单独留下一小会儿,特意跟她提了这事儿。
  那公子是太子少傅裴大人家的嫡长孙,姓裴名陵川,随父去雍州赴任已有七载,近日因其父升任御史中丞,阖家上下才从雍州回到上京城来。
  是以,宋云舒以往都未听过他的名号。
  裴陵川今年秋才满十七,比云舒还要小上一岁。
  这裴家同宋家可谓是真正的门当户对,且两家都是太子这边的人。
  又听章氏介绍,这裴家长孙不但生得一表人才、后院干净,还有举人的功名在身。
  他是雍州去年秋闱的解元,才学出众,春闱一举中第也不是什么难事。
  如此洁身自好,又努力上进的儿郎,自然让章氏满意万分。
  “杏雨,你听过裴陵川这个人吗?”
  “听外院的丫鬟们提过,她们跟着刘娘子出去采买时见过一回,说是生得很是俊逸。”,杏雨语气稍顿,小心看向云舒的眼睛:“不过......”
  宋云舒问:“不过什么?”
  杏雨敛眸,不敢再看云舒,她知道这位裴公子是夫人替小姐择选的议亲对象,以后极有可能成为小姐的夫婿。
  “不过什么?你倒是说啊!”云舒有些急切地追问。
  “奴婢认识的一个姐妹,恰好是裴家大夫人房里的二等丫鬟,听她说,大夫人有意想帮扶日渐落魄的娘家,欲让娘家的侄女嫁到裴家来。”
  “裴公子的正妻,她们是不敢指望,但许一个贵妾之位还是不成问题的。如今这李家表妹都被大夫人接到自己院子里住下了。”
  “不过,对外裴大夫人的说辞是自己多年未回京,想念娘家人,表小姐只是暂住府上,陪姑母聊天解闷儿。”
  宋云舒心里不舒服极了,两家还没正式开始议亲呢,裴家就给她整出这些事儿。
  裴大夫人的吃相也太难看了些。
  也不知,她娘知不知道此事?
  宋云舒蹙眉不语,好一会儿后,才又问起最关键的那个人来:“那裴陵川对他表妹是什么态度?”
  杏雨露出笑意,“听说,裴大公子十分避嫌,连他母亲的院子都不去了,他自己的住处也不许李家小姐进。”
  闻言,宋云舒的眉目才舒展些许,还好对方是个拧的清的,不然这种男人,她宋云舒绝对是连一眼都不屑看的。
  至于裴陵川其人如何?
  后日宫宴,朝中五品以上的官眷都会出席,自然能见到,她并不着急。
  “杏雨,后日宫宴别忘了将顾衍送的簪子带上,咱们寻个合适的机会,把那簪子还给他。”
  “嗯,奴婢记下了。”
  第34章 34
  此次宫宴, 仍是设宴在景晖殿内。
  纵观景晖殿内,整个宫宴的场面极其盛大,满室更是流光溢彩。
  四周的丝竹声弥漫悦耳, 大殿中央是正在闻歌起舞的舞姬, 她们蒙着面纱看不清脸,却个个身姿曼妙婀娜。
  那支最负盛名的宫廷舞蹈——《春江揽月》甫一结束, 毫无意外的,又再次赢得满堂喝彩。
  连圣上都忍不住鼓掌称赞, 连连夸了好几个“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