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沈知澜没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想弥补他们也简单,你亲力亲为,帮他们重建家园好了,不用护卫不用家里。砖瓦,你去找铺子谈,人力,你去找天桥的泥瓦匠,看着他们一点点的重新把屋子修好,再布置好家里,给他们够用半年的粮食,就行了。”
  “就这么简单么?”
  “这可不简单,任何事都要你自己去做,不能假手于人,等你能拉来砖瓦再说吧。”沈知澜拍拍他,“虽然我也不懂,但是你可以找我商量。”
  “找你还是算了吧,总感觉你会把人带坑里。”
  沈知澜故作生气,刚才还开导你呢,这会儿就开始涮我了?
  *
  不管如何,沈与华找到了新的目标,打算先从重建青葵巷做起。
  他还是没回王府,但跟王府的关系缓和起来,王府的管家能够找到他,替他做些小事。
  真的是小事,就是签账单,付银子,其余的事沈与华坚持要亲力亲为。
  经过被人哄骗,涨价,给了定金不按时交付等等一系列问题后,沈与华订购的砖瓦终于到货了,就堆在外头的空地上。
  沈与华正要把砖瓦发下去,被不忍直视的管家拦住,“不能这么干,当心有人浑水摸鱼,还是让他们先统计一下需要多少砖瓦,再按照户籍发下去,免得被糊弄。”
  沈与华虽没做过这些,倒是明白道理,于是让管家找人来,按个登记这些人家需要多少砖瓦和木材。
  他自己也没躲懒,拿了一本册子就开始模仿文书的样子,笨拙的记录着。
  有个老奶奶颤巍巍站到沈与华面前,絮絮叨叨诉说着自家需要多少砖瓦,可她的算术不灵光,算来算去都算不明白。
  沈与华满心不耐,还是强压着脾气等着,直到有个声音插入其中,“他们家一共需要五千片砖,一千片瓦,还有五六根大梁木料。”
  沈与华先登记了再抬头,意外发现来人居然是宁安。
  兄弟相见,亦如仇寇。
  宁安也才发现是他,嘴唇蠕动本来想说点什么,硬生生憋了回去。
  先帮着这些人拿到砖瓦木料再说,宁安想。
  他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要一直留在乡下么?沈与华想。
  两人都没做声,是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两人并无情感还有仇怨,装做亲热还是敌视,都像是不对劲。
  没想到反而是老奶奶认出了宁安,握住宁安的手:“哎呀,你不是原先住在小六家的那孩子么?是不是没找到新住处哇?”
  “奶奶您认识我?”
  “老婆子记性好着呢!怎么会不认识你?”老奶奶絮絮叨叨说着,把之前跟宁安的几次碰面都记得一清二楚,还说如果宁安没找到地方住,可以帮忙介绍到亲戚家。
  宁安婉拒了,还要送老奶奶回家。
  老奶奶继续说着,她碰上好人哩,不光宁安好,这位记账的公子也好。
  沈与华指着自己,我?
  老奶奶笑眯眯的说,当然啦,她还记得,当初沈与华是不是来过这边?还承诺过要帮忙重建,发过生活费?好多人都不信哩,觉得大家公子怎么可能跑来吃苦受罪?没想到最后沈与华真的来了。
  老奶奶说的特别得意,“我跟老姐妹打赌,她们都输了,输了我半袋小米哩,嘿嘿!”
  这可是老奶奶难得的得意事。
  宁安看不下去,直接反驳,“老奶奶,他干这些就是为了赎罪,为了让自己心安而已,别把人想的太好了!”
  甚至这场灾难都是他引来的,现在来充什么救世主?
  沈与华面皮火辣,有种被人揭脸皮的感觉,他顿了又顿,才忍住羞恼和气愤说,“是,我没做什么好事,本来就是我该做的。”
  宁安没有一个字是假的。
  老奶奶又是一笑,“论起见识,我肯定不如年轻人,但要说起阅历,你们两加一块都不如老婆子一个。老婆子能活这么大岁数,就明白一个道理,难得糊涂。还有一句大俗话讲给你们听听。”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上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出钱办事,帮着我们重建屋子就是好的,至于原因,管那么多呢!”
  老奶奶的善意让沈与华无地自容,只能埋着头掩饰,瓮声瓮气的喊,下一个。
  宁安被老奶奶的话触动,但并不相信沈与华一下子转变这么大,他想,老奶奶说的有一定道理,拿出来的总是真金白银,也实实在在用在老百姓身上,要是尊贵的公子哥突然变主意,连这点补偿都没了。
  还是需要自己监督才行,就算装模作样也要装到最后呐。
  宁安本来只是打算过来看一看,这下打定主意不走了,至少要等到房子重建好再说,他也不提什么,就此在青葵巷住下了。
  第206章
  等沈知澜利用闲暇时间来帮忙是,就看到这样奇怪的现象。
  宁安先点算好今天泥瓦匠需要的原材料,就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提高嗓门,把需要的数据说一遍,也不指明说给谁听。
  沈与华呢,就这么打开册子,在上面登记好,传达下去。如果沈与华想要传达什么消息,同样站的不远不近,故意跟美玉或者管家说话。
  宁安听到了,再吩咐下来。
  两边各有默契,好像演一出观众看不懂的默剧,但剧中人自有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