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而此时,被蓝盼晓念叨着的明宝清正在长安城长安县道德坊开元观以东二里西巷第五户的小小窄门前站定。
“就这了,她们若是在万年县赁住处,我能查得更快。”严观随手将缰绳甩在临近的一棵树上,缰绳自己打了个捆,系上了。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四周泛着一种幽蓝的光芒,小院门口的灯笼并没有点燃,像是漂浮在无边苦海中的两个泡沫。
明宝清走上前几步,伸手却又顿住。
据严观找到的那中人所言,这只是个一进的小院,很小,所以只要明宝清略留神一听,就能听见里头传出来的阵阵歌声——朱姨在教明宝珊唱曲。
明宝清僵在那里,听明宝珊掐着一把娇柔的嗓子,唱那‘寂寞厌厌地,一夜长如岁’。
她唱得还不是很好,听得出生涩,但也唱得很认真。
越是听出她有多么竭力去咬每一个字眼,去绕每一个转折,明宝清越是悲伤。
妾室出身,总是伺候人的,可即便是朱姨,也不愿在女儿跟前卖弄愉人的技艺。
偶一次家宴,明侯吃醉了酒,要朱姨当众唱曲。
明宝清眼见她脸上露出了罕见的局促,望向明宝清的目光流露出哀求的意味。
明宝清的生母那时候已经去世了,蓝氏刚进门,对一切都生涩拘谨,她坐在明侯身边时,明宝清都能感觉到她在战栗。
于是明宝清让众人一道祝酒,把这件事含糊了过去。
一众子女众星捧月,明侯却似笑非笑地看着明宝清,只不过是在回忆中与明侯对视了一眼,明宝清却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适。
那是以往被她刻意忽视且美化成宠爱纵容的一种感觉,而明宝清直到现在才明白,这是轻蔑。
严观见她不进去,以为是怕里头守了家丁,抑或干脆就是某个相好的,于是走上前伸臂就要推门。
“诶!”明宝清双手抓住他的胳膊,眼底的水光一晃而过,很快消失不见,“罢了,我不计较了,当是赔她的荔枝儿吧。”
严观搞不懂为什么,要是陪别人这样没个交代的走了一趟,费了人情面子不说,到头来只说‘罢了’,他定然要觉得别人是在耍他。
他也觉得自己该怒一下的,于是在心里鼓了一下气,看着她很快松开的双手,刺道:“那鸟可是你自己扔的。”
明宝清本要说‘难道不是你不肯放过在先吗’,但又觉得这话太长真累人,只叹了口气,道:“对,是我。”
她转身从晦暗处走进月光下,好离那可怜的唱曲声远些。
宵禁示警的鼓声很急促,明宝清脑中杂念被鼓声推到角落,她忙望向严观,道:“今日多劳烦严帅,眼下快宵禁了,严帅还是早些归家吧。”
严观将要说的话被她阻塞,他顿了一顿,问:“那你呢?定然是不能出城了。”
明宝清早有预备,道:“这附近的开元观是坤道道观,我去问一问,能否收容女娘居住。”
宵禁鼓声起时只是关闭坊门,之后一个时辰内,坊中还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严观看似干脆地点点头,招来绝影离去,明宝清则朝道观走去。
眼下,坊市还是很热闹,熟悉的香气像是从记忆的传出来的,但又过分的浓烈真实,明宝清循着味抬起头,看见是匾额上写的是洪氏缹锅铺,明真瑄曾带她来吃过。
缹锅与冬日里常吃的暖锅不同,暖锅是热汤煨煮生食,而缹锅则是用少水缓火油焖。
想吃缹锅得耐得住性子,于铜铛中先铺一层盐、豉、姜、椒,再铺上肥润一点的羊肉或猪肉,再布上一层葱,葱上则需再布香料调味,再布肉与葱,循环两至三层。
因在道观附近,这间缹锅铺子取素食蔬果也很便利,所以缹锅还可以素煮,多用春日用瓠瓜,秋冬用菌蕈。
明真瑄带明宝清来吃的时间挑的很妙,刚下了一场凉凉秋雨,羊肉肥美,瓠瓜未落,菌蕈冒得飞快。
将葱与香料铺在一处,一层瓠瓜一层肉,一层菌蕈一层肉,小火在铜铛下将羊肉中肥油都煸出来,滴落在瓠瓜、菌蕈上,又反煎出其滋味香气来,交缠杂糅,至铜铛掀开时,房顶都要被那阵香气顶翻了。
羊油煎羊肉,又有蔬菌汁水浸润,丰腴柔细,瓠瓜菌蕈则沁满肉香,滑嫩清甜。
明宝清仰脸望到二楼临窗的雅间,似与那时拈着筷子懒懒看窗外的自己对了一眼。
她那时可不忙着吃,筷尖避过羊肉只夹起一朵菌子,笑道:“我今儿给哥哥做参谋,功劳苦劳都占足了,一顿缹锅可打发不了我。”
“你要什么?只说得出来,哥哥哪有不替你弄来的?”明真瑄道。
明宝清那时想了又想,她什么都不缺,就摇摇头道:“我只盼你早日娶了嫂嫂回来,好宽慰阿娘在天之灵。”
‘还好尚未来得及娶范姐姐。’
明宝清心想着收回视线,忽得往身后扫了一眼,人群熙熙攘攘,皆是陌生又模糊的脸孔。
她走了一日的路,腰腿又酸又涨,心头也郁郁的,很不愿去想许多事,转回首从缹锅铺子前头干脆地离开了。
明宝清在开元观住了一夜,虽算得不一夜好梦,但起码令她安然无虞。
可蓝盼晓并不知道,这一夜忧心忡忡,始终睡不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