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山河无恙> 第75章

第75章

  而不是继续提心吊胆,还受一些莫名的指责与窝囊气!
  可这就是官场,身处权力漩涡,很多事情都会变得腌臜。
  “不说这个了。”杜晚枫率先转移了话题。
  “说起兵役制度,本官可是早就想跟侯爷讨教一二了。”
  “杜大人乃天下第一大才子,我哪里有资格指教你?”
  “术业有专攻,萧家在带兵练兵这一块,那可是闻名于诸国,就连镇北大将军万俟龙飞,不止一次夸赞你们萧家的治军之能。尤其是你们的小部队武器协同作战,他都为之效仿。”
  提到万俟龙飞,萧宁面色和缓了一些。
  对于这位万俟家的传人,他也是相当推崇的。
  当年北境之战,大闽王朝险些倾覆,就是这位万俟龙飞挽救了危局。
  “万俟先生,一直是萧宁心目中的榜样。能得到他的认同,也是我们萧家的荣幸。”
  “哦?”自见面这么久,杜晚枫还是头一次见萧宁态度这般恭谨。
  可见这年轻人虽然轻狂了一些,却是敬服真正有能耐的人。
  “在萧某心中,天下间有两人最让人崇敬。”
  “不知是哪两位?”杜晚枫问。
  “这第一位么,就是万俟将军。他用六十二名武林高手,在醉云谷布下了威力最强的阴阳大阵,斩杀万名敌军,迄今还是军中神话。他的排兵布阵之能,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萧家和万俟家族各有所长。
  万俟家族是大闽王朝一大传奇家族,精通兵法只是其次,那些威力无穷的阵法,才是最叫人头疼的。
  由他驻守北境,抵御夫仓和北安两大强敌,多年来他们都不敢妄动。
  萧家擅长的是治军练兵。
  哪怕只是一群平平无奇、单拉出来战斗能力低下的一帮人,经过萧家的训练后,都能发挥出远超于他们实力的战斗力。
  “那这第二位呢?”
  “第二位,不在朝中,但天下人都知道他。”
  “?”
  “折柳先生!”
  “……”杜晚枫错愕。
  “折柳先生虽然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但他手中的笔,就能抵挡敌人十万雄狮!这样的文人,才是读书人真正应该奉为的楷模!”
  说这句话时,他还颇具内涵意味地看了一眼杜晚枫。
  好像在说:什么天下第一大才子,及得上人家折柳先生半分吗?
  “咳!”杜晚枫轻轻咳嗽了一声。
  萧宁不知道的是,他最崇敬的两个人,那位万俟先生,当初就是杜晚枫请出山的。
  他也不知道,那位凭一出《梦山河》,激起了一场全民保卫山河的巨大浪潮的折柳先生,便是杜晚枫。
  有一天,他要是知道了今日被他噎个半死、还动不动就呛上两句的杜晚枫,便是他心中推崇至极的折柳先生,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第072章 【这一点,你做到了吗?】
  “折柳先生也是晚枫应该学习的榜样。”杜晚枫只好脸不红心不跳也跟着来上一句。
  话题扯远了,他主动又把话题带到了兵役制度上来。
  “在大闽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在全国上下都实行世兵制。这些军士编制在卫所中,且世代世袭。他们不只是要负责守卫地方,还要屯田生产。军队自给自足,用他们屯田生产的粮食来养军。”
  “这样便不需要国库来负担,也不需要通过民间赋税来供给军队。是以太祖皇帝当年还自豪地说:‘大闽朝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萧宁冷笑,“听大人的意思,对这世兵制还挺推崇?”
  “对当时的环境而言,世兵制确实有它独到的地方。不过,再完美的制度,也有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时候。更何况,世兵制本身的弊端就很明显。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利远远大于弊,那这制度的存在就会阻碍王朝的运行了。”
  听杜晚枫这么说,萧宁才来了点跟他探讨的兴致。
  “那大人看来,世兵制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在本官看来,最大的弊端主要有两个。其一,自然就是战斗力!世兵制是世袭的,军官一般是60岁退役,15岁袭职。老的老、少的少,要么年迈体弱、要么经验过于欠缺,混杂在一起,战斗力大大折损。”
  “还有,他们日常任务除了守卫地方,还要负责屯田生产,能够用来训练的时间很少。长期下来,很难满足战时需要。”
  “你说的第二个弊端,又是什么?”如果只是这些,那随便拉出一个文官都能说出来。
  而真正的问题,就看这杜晚枫敢不敢说了。
  杜晚枫笑了笑,眼中则锋芒毕露。
  “这第二个弊端,来源于他们内部。军官之间也存在着一层又一层的盘剥,尤其是屯田生产这一块,当收获不足以负担他们的需求时,上层军官就会压榨下面的人。而那些军卒不但要肩负着守卫王朝安全的职责,且他们的生活水准还低于普通百姓。”
  “他们成了最廉价的劳力,屯军得忍受重重剥削、守军也被不断降低待遇。久而久之,越来越多军卒都想逃离。”
  “军卒逃离时,军官还因为收取贿赂或贪图他们的月粮故意纵容或隐瞒,长此以往,军中空缺已经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而且留下来的也多是老弱之流,当战事来临,这帮人战不能战,守也不能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