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的征兵制、募兵制。
征兵制存在时间较短,如今最为主要的还是募兵制。
“募兵制可以招到想招的兵,让军队保持战斗力。但能训练到什么程度,就得看将领们的了。就譬如侯爷这里,那可是众多兵士向往之地。”
“方才杜大人说了不少世兵制的弊端,这募兵制你怕是也想说出个一二三来吧?”
杜晚枫今日的来意萧宁还并没有完全摸清楚,但他也不着急。
他知道这些文官说话总喜欢弯弯绕,一个事情恨不得东拐西绕好半天、将人都绕晕了才进入正题。
所幸他今日也没别的事情,就拿出耐心来,听这人慢慢跟他绕。
“让侯爷见笑了。”
杜晚枫也清楚萧宁心里面是怎么想的,只是他并不在意。
“晚枫是文官,想的可能要多一些。世兵制,对于我大闽王朝如今的形势来说,确实是弊大于利。可募兵制,长久下来于我们也是一大负担。”
“大人这是在心疼银子?”
募兵制,不负责生产,每一位都是为了战时准备的。
他们的待遇要比世袭的军士们好很多。
就算不打仗,每日吃喝养着那么多人,还要发放军饷,那可是一笔庞大的开销。
“心疼是心疼,但军队的投入不能少。”杜晚枫斩钉截铁说。
这句话说着还算合萧宁的心意。
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朝廷要缩减军队开支,之前已经闹过几次了。
要么军饷不能足额发放,要么是粮草供应不及时。
将士们在前线作战,若不能得到及时补给,军饷未能按时发放,那都是很影响士兵们的士气的。
“本官也一直表示,朝廷再难不能难前线的将士们,再苦也要将边防守卫得固若金汤。只有这样,百姓们才能安然生产,我们才能不受外敌所扰。”
这话说得漂亮,可萧宁却很怀疑这里面的可信度。
“敢问大人,这一点你真的做到了吗?”
“侯爷此言何意?”
“南境战事吃紧时,朝廷不止一次在粮草供应上出现问题。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户部的事情,与你吏部无关。”
杜晚枫现在明白,萧宁为何对朝廷这么大怨言了。
应该就是这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
心中不满的情绪越来越多,再加上朝廷某些官员对他咄咄相逼,他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了。
“侯爷,有关于这件事,请允许杜某郑重跟你致歉。”
杜晚枫起身,对萧宁郑重施了一礼。
“?”萧宁不解其意。
“但杜某可以向你保证,户部的王大人,绝不是故意怠慢和延误粮草的。”
户部的王大人,跟杜寒秋交情匪浅。
在杜家出事时,不少人为杜家说话都被治罪了。而这位王大人不顾自身危险,仍然选择帮助杜家。
后来在杜晚枫的谋划下,王大人一点点赢得了圣心,还接掌了户部。
对于这位王大人的为人,杜晚枫那是很有把握的。
“不错,大闽王朝经过改革后,百姓生活好了,国库日渐充裕,也有更多银钱来养兵。”
“但侯爷也知道,大闽周围群狼环伺。东有夫仓,北有北安,西有西荣,南有燕离。今日南边募兵,明日北边要填补军缺。至于转运粮草,据晚枫所知,王大人最忙的时候,一个月多达二十多次。”
“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路上常有耽搁和意外。还经常碰到一些天灾,户部也吃紧,实在是周转不过来,王大人便综合考虑各地情况。譬如这次先紧着你,下次就先紧着对方……”
杜晚枫这么说,萧宁便理解了。
“这也是晚枫方才所要说的募兵制一大弊端。”
萧宁蹙眉。
“这好像是户部要头疼的问题。”
“是,也不是。”
第073章 【给你一个白眼,自行体会!】
“户部是朝廷的钱袋子,这些年朝廷是有钱了,同时支出也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大人身在前线,负责带兵打仗,你们面对的刀光剑影自是不少。可能心里还在想着我们这帮文官整日高枕无忧、锦衣华服,什么事都不干,就只会勾心斗角。”
萧宁非常想反问一句:难道不是吗?
可再傻,也不至于把这种话直接说出来。
但他的沉默,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杜晚枫无奈一笑。
“就说这户部吧。户部要负责丈量田亩、收取赋税,掌管着全国的财政大权。然后,又要综合各地情况将收上来的银两进行有效的再分配。”
“这当中所蕴含的学问,以及事务之繁杂琐碎,侯爷恐怕难以想象。”
“就说侯爷的霄虎军,大到每一次军饷发放、粮草转运。小到每一把武器配备、装备支出,都要户部点头。”
“若如侯爷所想,户部当真要存心与你为难。就算战时不敢刻意延误,平时要给你们使使绊子,那可谓是轻而易举,侯爷连苦都不知道上哪里去诉。”
这话萧宁听不进去也得听。
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财力去支撑。
说得直白一些,他萧宁确实是功勋卓著,打赢了仗那是大功臣!
可他的背后,也是有不少文官在日以继夜支援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