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徐明推门而入来到寿王的近前,单膝跪倒低声道:“禀王爷,卑职一直守在通政司附近,刚刚看到通政使严大人已经坐着马车进宫了。”
“进宫了?”楚煜慵懒的眼神变得神秘莫测,就在徐明以为自家王爷要有下一步动作时,却听上面传来清朗一笑,“把你的人撤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用理会他们,下去吧。”
徐明被这命令弄的一愣,迟疑了下才称是退了出去。
将他的迟疑看在眼底,楚煜无奈一叹:他的铁血亲兵啊,他的虎狼卫队啊,什么时候才能重新招募呢?比起上辈子军令如山的虎狼队,这徐明简直差得远了。
其实他这虎头蛇尾的命令吩咐下去,除了他那些‘我家寿王天下第一’的铁血亲兵,恐怕没人会不疑惑不怀疑的,前脚让人盯梢后脚没事的,这不是逗人玩呢吗?他们绝对想不到,楚煜之所以这么做,只是在印证自己的记忆,顺便再盯梢。
通证使深夜入宫必有要事,而这和自己上辈子的经历是否相同,看的就是明天了。
第二天的早朝如每日一样,景孝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听着下面的臣子一一上奏,神态之悠闲,让人一点也看不出他此时的心焦,直到该吵的都吵完,该争论的也一一定案了,他才笑着看向儿子堆里的寿王道:“老六近两日身体如何,可完全康复了?”
寿王心中骤缩,说不上是失落还是兴奋,身子已然迈出一步上前躬身施礼道:“劳父皇挂念,孩儿的身子已经无碍。”
景孝帝似是安心的一叹,指着俊朗的儿子道:“你啊,朕看就是锻炼的太少,这么多群臣随朕前去祭祀都没事,你还心焦的晕倒了?这样吧,给你个锻炼的机会。”说罢,他从龙书案上抽出一份奏折道,“抚州的由区、定安、曲阳三县遇天灾颗粒无收,你近日闲来无事,索性代替父皇前去赈灾,到那要好好安抚灾民,不要失了我皇家的风范。”
把奏折递给一旁的宦官,让对方送与殿下的寿王,那表情完全就是一个好父亲在告诉儿子,别一天老在家里闷着了,对身体不好,父亲我给你找了个得名得利的美差让你借机溜达溜达,顺便瞅瞅我大祁的风土人情,你可给我好好干。
寿王手捧奏折满脸感激的领旨谢恩,众人羡慕嫉妒恨的望着他,谁都没有发现殿上景孝帝眼里的那抹深沉,更未见龙书案上剩下的那份奏折。
昨日通证使严舒连夜觐见,为的就是被他扣押下的那份奏折。
抚州地区九月份连天大雨,致使庄稼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犹记得最初皇帝得到这消息的时候,还曾下令取消今年抚州省地的税收,并准许当地官员视情况而定开仓放粮,关键时期可以先斩后奏。谁知那由区县县令胆大包天,不但未放官粮还私收税银,致使其治下的百姓卖儿卖女惨不忍睹,而他之所以这么大的胆子,全是因为那抚州刺史乃是他的表亲,若真有那不开眼的上告,也被抚州刺史看在亲戚的情面上压了下来,哪成想这世上总有压不住的东西,比如说——瘟疫。
第十四章 【朽木】
最开始饿死了个把人,那县令还全然不在乎,等他得知某个小村庄的上百口全都染上相同的病症,并持续低热不退的时候,才警觉大事不妙,急匆匆找到自己的刺史表舅,那抚州刺史听到此话也是大惊失色,慌忙派人将那村庄封锁,想在朝廷得到消息前控制住局面。
毕竟天气渐凉,一般的病症不会在冬季发作,而且今年本就是灾荒之年,偌大的抚州平摊一下,死个百八十人还是可以蒙混过关的。
谁知他们想的挺好,但此时再封锁已经晚了,不只是有区县大面积染上了瘟疫,连它附近的安定、曲阳两县也先后有人出现此等病症。
当抚州刺史得到两县县令递来的急信时,人顿时瘫坐一团,他知道,如今不只是头上乌纱保不住,自己的项上人头也是难保,但现在自己死已经是不足为惜,再不抓紧上报,这抚州城恐怕将要变成一座空城。
想到那满城枯骨的场景,抚州刺史阵阵发寒,这才忙写了封800里加急奏折送到京城。
交给寿王楚煜的奏折,乃是早几天抚州刺史有心隐瞒时写的奏折,那里确实说抚州的由区三县遇天灾颗粒无收,望陛下能批下些粮食草药以备赈灾,这两封奏折一个是300里不急,一个是800里加急,正巧在昨日傍晚同时到达了京城的通政司。
通政使一看面色大变,不敢延迟,当即拿着两封奏折深夜晋见。
这内里的细情,景孝帝自认除了他和通证使严舒并无二人知情,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此时大殿之下,手捧奏折满口感恩的儿子楚煜会知道详情。
楚煜怎么会不知道?纵使上辈子不懂,这辈子却是全想明白了。
上辈子也是在这个时候,他被父皇派去抚州赈灾,当初他是什么心情?感恩?激动?自觉受到父亲的重视?结果呢,到了抚州才知道,哪是什么赈灾?大面积瘟疫爆发,他这堂堂皇子被困进围城,在那种情况之下,别说是他,就是当今太子也不敢冒传播瘟疫的危险带人离开灾区。
他那时抱着必死之心坐镇抚州,纵然心系百姓,可每日面对那些痛苦的疫民,听着那随时随地的哀嚎啼哭,他又岂能真的不怕?但为了父皇的那句‘不要失了皇家之风’,他每日带领亲随上街安抚百姓,整整在抚州住了一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