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这位清楚的明白,自己送的东西再好,那丫头也不会往心里去,表弟送的东西再不好,那丫头都会当作宝,你说当人哥哥的他能不替妹妹着想吗?
  同坐在马车里的楚煜听到此言,语带深意的笑道:“表妹的大喜之事,我这做兄长的自当奉上重礼。”
  这大喜真的可谓是大喜,身着大衫霞帔的沐婉莹在丫鬟的伺候下,戴上了明珠镶嵌的双凤翊龙冠,金丝金鳞的凤冠衬得那青白的脸上更无血色。
  见母亲进来,她犹如见到救命稻草般上前抓住母亲:“娘,女儿不要嫁给康王,姑母当初说好的,她希望我嫁给寿王做她的儿媳,您去帮女儿求求姑母,让我等表哥回来好不好?”
  怜惜的摸了摸女儿的粉颈,沐夫人含泪道:“婉莹,你姑母是希望你做她的儿媳,与她亲上加亲,可康王也是你的表哥啊,如今你不就是姑母的儿媳了吗?听话,康王性子宽厚和善,上面还有你姑母照看着,你嫁过去会好的。”
  说到最后怕自己当场哭出来,沐夫人匆忙的走了出去,待来到大堂,看到堂上等候的丈夫,她心酸的上前道:“不能嫁寿王咱们不嫁罢了,为什么非要逼着婉莹嫁给康王?”康王那个身体,哪个当娘的能放心?
  沐国公无奈的一叹:“天意啊!”
  圣上即是天子,可不就是天意?别看武将出身的沐国公正值壮年,却也早就归还了兵权,当初知道女儿喜欢寿王,他并没考虑那么多,在他眼里寿王本就文武双全,是难得的夫君人选,更何况上面的婆母还是亲姑母,孩子若嫁过去岂不是再好不过?
  显然他就忘了,寿王是个皇子,是个有可能继承大位的皇子!皇帝最怕的就是外戚夺权。
  本来他是没有往那方面想的,毕竟寿王之上有好几位皇子,排排坐也轮不到寿王这个六子,但前几天皇帝明确的表示了,他希望沐家唯一的嫡女,嫁给他的康王,以全瑶妃娘娘想亲上加亲的心愿。想全了瑶妃娘娘的心愿,又不想嫁给寿王,这目的岂不是太明显?
  此时的沐国公是痛并快乐着,痛的是女儿要嫁给他外甥,随时有当寡妇的可能,快乐的是他另一个外甥,有可能是皇权的下一代继承人,想到留着他们沐家血脉的寿王,若登上那至高无上之位,他们沐家也能随之一步登天,沐国公挥了挥手道:“吉时已到,让婉莹上轿吧。”
  都说龙生九子各有不相同,到了沐国公兄妹俩这,区别之处绝对不只是外貌与性别,他们更大的差距在于脑容量,不同于兄长那‘乐观向上’的想法,瑶妃从听到这门婚事就直觉危险,按理说都是儿子,侄女嫁给哪一个对她是没差的,可就是景孝帝这个态度,离过年不到月余,离着煜儿回来也没有几天,为何刻不容缓的要立刻成亲?
  若是怕引起煜儿不满,如今把婉莹嫁给康儿,岂不是更会引起他们兄弟间的不和?陛下他到底是要做什么?
  从最近发生的事一点点往前回忆,想到某种可能,瑶妃猛然站起脸色随之大变:会吗?会是她猜想的那样吗?难道陛下真的厌弃了她的煜儿?天!若真是如此,她该如何是好?
  “娘娘,娘娘。”素蓉失去了往日的沉稳,惊喜的挑帘而入,“娘娘大喜,殿下回来了。”
  随着话语未落,身材挺拔的楚煜含笑而入:“母妃,孩儿回来了!”
  “煜儿?”紧拉着儿子的手,瑶妃红着眼似有千言万语,可话到嘴边又被她咽了回去,不管陛下是不是厌弃了煜儿,她都不能说,绝对不能说,儿子若是不知道,面对他崇拜的父皇他还能表现出孺慕之色,这事至少还有挽回的余地,若是说了,他们母子必定万劫不复。
  眨眼间做出了决定,瑶妃笑拉着楚煜坐下,细细打量儿子的脸色道:“又瘦了,你这孩子非得让母妃为你操心,玉璧是怎么伺候你的?带去那些参没给你炖汤服用?”
  楚煜脸上的表情一顿,嘴角的笑容缓缓收敛,深望着母亲道:“母妃,玉姑姑或许是旅途过于劳顿,到了抚州一不小心染上了瘟疫。”
  瑶妃大惊,手上一紧:“什么?那她现在如何了?”多年的主仆,这担心是一点都不做假的。
  “玉姑姑不想给儿子添麻烦,在搬离院子的时候,撞墙自尽了!”楚煜刚刚说完,就感觉紧握着自己的手一松,再见瑶妃,眼中满是惊骇之色。
  不得不说,这辈子玉璧找的借口非常不成功,但在知道沐世子在吃了参汤也染上瘟疫之后,她不得不尽快死,否则真被查出点什么,到时候她连死都死不起。
  即使只是寥寥数语,已然怀疑的瑶妃也想到了什么,她悲伤的重新握紧了儿子的手,直到最后才咬牙道:“安葬了吗?”
  “安葬了。”
  “那就好,那就好。”瑶妃含痛的点着头,只是不知这痛,是悲痛,还是痛恨?
  第五十二章 【楚煜回京】
  出了瑶光殿的楚煜健步如飞,只觉得脑海里悲愤莫名:母妃知道,母妃竟然知道?都说皇家无父子,但她是自己的母妃啊?上辈子她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死?
  这他倒是真冤枉了瑶妃,对于宫里的女人来说,最幸福的不是做皇后,而是做皇太后,只有做了皇太后才是真正的无所畏惧,你说瑶妃这么聪明,在亲生儿子和公用的丈夫之间,她能不选择儿子吗?
  可就像她想的那样,别看现在景孝帝在背后动手失败了,但若真是把这层窗纸给捅破了,到那时候景孝帝撕去伪装的面具不惜鱼死网破,楚煜绝对得不到好处,所以她一直忍着,等着,想找个最好的时机再告诉儿子,谁知她终于觉得时机成熟,就想等在外领兵的儿子回来,好道出全部经过,她儿子却被皇帝的一纸调令直接调到了龙床前,被一杯毒酒毒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