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万幸的是,虞姣的运气一如既往的好,楚煜看着她脸上的僵笑,再对比外面越加阴郁的天气,终是不忍见她强颜欢笑,因此不多时便出了空间。
见楚煜前脚走了,她快步上前将自己写的诗全都毁尸灭迹,再留下去,被毁尸灭迹的该是她了。
对于大军的回归,真是应了那句几家欢喜几家忧,以景孝帝为首、虞之润为副手的一小波敌视寿王份子,暗搓搓的扎着小人,恨不得今晚上楚煜恶疾突发,明日归西。
而以瑶妃娘娘为首的一大波从军家属,却是满怀欣喜的盼着一家团圆,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方老夫人。
自打孙子离京,方老夫人就不住的后悔,即使后来方旭的家信连番报喜,她心底的担心也没有少上半分,直到她得到了确切消息,知道大祁的军队打赢了北胡往回赶了,孙子安然无恙的就在队伍里,她提着的心才算放了一半。
想到明日旭儿就要回京,躺在床上的方老夫人忍不住琢磨,旭儿此番置气离家也不知收了多少苦楚,旁人眼中看到的是孙子的提升,她只看到孙子的辛苦,再想到孙子书信中的小心翼翼,当祖母的更心疼了,心疼之下就想对孙子好点,因此第二日她便早早起身去了虞家,约她姐姐虞老夫人出去吃茶。
方旭回京的日子,妹妹来邀请她出去吃茶?
虞老夫人诧异了一下倒也没有多想,她以为方老夫人这是兴奋的,毕竟方旭出去半年多,便从原先的六品升到如今的正五品,当真算得上是栋梁之才,不过再栋梁也没有她孙子厉害,她孙子如今可是皇上面前的红人。
第二百一十四章 【论诗词的负作用】
如今的虞之润在众人的眼底确实是景孝帝眼前的大红人,因为他不只在吏部任职,前去豫州时的监察之职竟然还没撤,或许有人觉得这不符合规矩,但只要皇上恩准了,哪怕他蠢笨如牛,众人也得称他一声大人。
不得不说,方老夫人之所以在孙子的婚事上变的这么痛快,和此事也有很大的关系,如今她不知虞老夫人心底的得意,见姐姐应下了,便笑着道:“听说我要与姐姐出去喝茶,慈儿这丫头不放心,非要跟着伺候,你们家姣丫头呢?左右闲来无事不如让她一起陪着,也好与慈儿做个伴。”
方慈既是方老夫人的孙女,也是虞老夫人未过门的孙媳妇,她跟着伺候再名正言顺不过,可听到妹妹口中的姣丫头,虞老夫人不由有些生疑,不过再看向一旁温婉含笑的方慈,她觉得自己懂了,之润最疼的就是虞姣那个妹妹,方老夫人此举定是想让孙女与未来小姑处好关系。
这么一想,她再无怀疑,直接让人通知虞姣收拾妥当,好与她们一同出去吃茶。
若是平日里,虞夫人听到此事定是不悦的,可昨日虞瑶成亲,心中惦着女儿的她倒也顾不得虞姣如何了。
为了尽早看到方旭,方老夫人早早就在必经之路上订了茶楼,如今不过是一家变作两家。
细说起来,方老夫人并未见过虞姣几次,而那时候虞姣怕惹怒嫡母,通常是唯唯诺诺一副小家子气,尽管后来方旭说虞姣聪慧可人,方慈姐妹也说了诸多的好话,可在方老夫人心里,还是觉得不尽人意,可看到今日的虞姣,她却发现自己或许真是看差眼了。
因没有虞夫人在,虞姣行事大方了许多,这么一来,柳妈妈对她的教导就体现了出来,举止优雅,礼仪到位,更别说她整日在寿王身边熏陶,两位老夫人的威严于她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言行更是少了几分拘谨之色。
看到这样的虞姣,方老夫人眼中透出一丝满意,转头对虞老夫人道:“没想到半年不见,姣丫头出落的这般大方得体?我记得这丫头今年已经十四了,又是这般出众的容貌,也不知今后谁家儿郎能有幸娶了去?”
虞姣听到此话抿着红唇粉颈半垂,羞涩的恰到好处。
倒是虞老夫人,听到妹妹的话,再看到孙女此举顿时觉得有点心塞,她算是看出来了,那没脑子的冯姨娘生出的都是小狐狸,那个孙子是,这个孙女更是,平日里在她嫡母面前唯唯诺诺,怎么看都上不了台面,如今离了嫡母的身边,竟比她家瑶儿还有嫡女的气质,真是不知让她该说什么好了。
若是以前,这样暗藏心机的庶女她还要合计合计,现在风水轮流转,虞之润成了虞家的顶梁柱,虞姣如何她自是不会多管。
想到这,她打趣的笑道:“谁有幸不知道,我就知道不管是谁想要娶我们姣丫头,都得先过之润那一关,那孩子对下面的几个妹妹疼着呢。”
方夫人微微一笑,刚想就着这话题再说点什么,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大军进城了,寿王殿下要过来了!”
屋内的几人听到此话不由一愣:这么快?不是说皇上要在城外犒赏三军吗?怎么这么快就进城了?
尽管心中怀疑,可见孙心切的方老夫人也顾不得许多,匆忙起身朝着窗口走去,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反手拽过虞姣与她同行。
看着被妹妹拉走的孙女,虞老夫人有些莫名其妙,再看向跟在自己身边的方慈,不免怀疑妹妹是不是心急之下拽错人了?
倒是方慈,看到祖母此举忍不住低头暗笑,大哥第一次愤然离家她这当妹妹的哪会不知是为何?不过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她对这二人之事都是赞许的,如今看来,这俩人之事在祖母那是真的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