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说起来虞之润不是不懂国家大义的人,上辈子楚煜死后,赤国越加壮大,也有朝臣想用和亲来讨好赤国,当时就是他独身站在朝堂之上,凭着一双不烂之舌将那些朝臣说的面红耳赤,再不敢言半句和亲。
而今天他之所以丢弃了自己的原则,一是北胡战败,大祁是胜利者,更主要的是,景孝帝若想嫁公主,前五位公主皆已婚嫁,七公主体弱,八公主太小,唯一适合的只有六公主。
这位睚眦必报的虞二少可是从来没忘虞姣险些丧命之仇,不说不提不等于抛在脑后,每次想到自家姣姣昏迷不醒的憔悴模样,他都恨的牙痒痒,若不是姣姣聪慧,若不是姣姣命不该绝,他家姣姣早已成了红颜枯骨。
再次压下心底因回忆而升起的怒火,虞之润脸上仍旧是一片云淡风轻之色,好似他刚刚所说真就是寻常的奉承之语。
景孝帝并未发现虞之润的小心思,类似这等小事他早已忘到脑后,因此他寻思的片刻,便让虞之润先行离去。
远远听到摆驾玉淑妃宫里,虞之润眼中尽是淡漠,唯有薄唇微微勾起,玉淑妃是六公主之母,由此可见,六公主之事成了。
“王爷!”收到消息的姜云霆匆匆来找楚煜,“王爷,据宫里传出的消息说,陛下似乎有意将六公主许给北胡太子!”
他如此着急自然不是替六公主忧心,而是他也打着北胡太子的主意,嫁太子者得北胡,换了谁能不心急?姜云霆心里清楚,别看六公主是自家王爷的亲妹妹,可人家的兄弟姐妹是相亲相爱,他们王爷的兄弟姐妹就是相爱相杀,当不得助力,反而是阻力。
听到自家下属的话语,楚煜也是微微一愣,心思微转,他问了句不相干的:“今日虞之润可是进宫了?”
姜云霆被问的一懵,而后恍然大悟:“王爷您的意思是,这是虞之润的主意?”把皇上最宠爱的公主嫁给一个亡国奴?这也太损了点,其阴损程度都快赶上他们王爷的集体药物阉割了,“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显然,他也忘了虞姣被害那茬了。
他能忘,楚煜却不能忘,想到那次小丫头被狗撵的狼狈跳河,大难不死后又险些命丧自己手中,同样是做人家兄长的寿王殿下觉得六公主一点都不冤,她害的是姣姣的性命,虞之润只害了她一个终身,两相比较,虞之润要委婉仁慈的多,若没有她在前面狠毒放狗,自己能差点铸成大错吗?
越想越觉得是这个理,楚煜瞪了眼姜云霆没好气的道:“本王的意思是,不管为臣为子本王都管不了父皇如何定夺,之所以问虞之润是让你给本王看住了他,他要真将妹妹嫁与旁人,你这辈子都别想脱了这身道袍!”
此时的寿王殿下还没有发现,尽管他对上辈子冷眼旁观的虞之润还是恨的牙痒痒,可某些时候却下意识的护着对方,或许潜意识里他知道,虞之润将虞姣这个妹妹看的极重,只要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以他对姣姣的在乎,这人将会是自己最大的助力,只不过要想让对方心平气和的同意嫁妹,暂时还有些难度。
楚煜只知道有难度,却不知难度已经找上门,最起码姜云霆听完就赶紧跑了,楚煜不知道他可知道,虞之润不知从哪掏弄来一个家道中落却自强不息的寒门学子,这寒门学子的家中除了穷点算毛病,剩下是母慈子孝,以至仅仅见了一面就把虞之润满意的不得了。
此时的虞之润已经想好了,这小子虽然穷点,但人穷志不短,家中老母也是明事理的人,等姣姣出嫁之时给她带上十盒八盒的银票,以后的日子绝对差不了。
为了尽快定亲别让寿王府的人发现,虞之润从宫中出来就去了那寒门学子的寒宅。
之所以称之为寒宅,不仅是因为此人姓寒,更是因为那住所真的很寒凉,家徒四壁不说,连个生火的火盆都没有,一家老小在炕上坐着都能冻出个红鼻头。
见虞之润来了,寒粱忙下地招呼。
虞之润寒暄了几句就想抓紧时间切入正题,谁知这正题还没等切入呢,就听外面有人高声道:“三姨的寒大学子,快来给三姨开门呦,三姨告诉你个好消息,你看中的那两家小姐三姨都给你说成功了,什么大家闺秀富家千金,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好侄子你就看看你想娶哪一个吧?总之不管娶哪个,咱们都能让女方倒贴搭钱。”
也想着倒贴搭钱的虞之润脸色霎时变得铁青,他现在不想嫁妹了,他现在就特么想杀人。
第二百二十二章 【心狠与心软】
虞之润想杀人,皇宫里的六公主更想杀人,想她堂堂一国公主,金枝玉叶,父皇竟然想把她下嫁给那种人?太子二字说得好听,但你要知道,只要上面的皇帝不死,活到80岁的也叫太子,那北胡太子虽然年纪不是太老也已然30多岁,让她一个十五六的青葱少女,嫁给一个足以当她父亲的人,而这个人还是一个边陲小国的战败太子,父皇如何忍心?
其实以六公主的年纪早可以定亲,去年玉淑妃就想在科举的才子中给她找个如意夫婿,哪知科考的成绩刚出来,头名的虞之润就定了亲,紧接着又传出第二名的方旭要给死去的未婚妻守孝,本来没了第一第二还有第三第四,可以六公主的心气又哪能同意?
玉淑妃无奈,只能着眼看向朝中大臣,最后看来看去就看上了太子背后的陈家,毕竟她身下只有一女,本身与皇后也没什么冲突,陈家既是太子的舅家也是皇上的舅家,可以说满大祁再也找不到这么硬的关系户了,女儿若嫁过去怎么不能保她一世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