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这话说的在理,徐祖父无话反驳,最后索性在孙辈中选了个年纪最小的,想着幼子不用顶门立户,娶个什么样的媳妇回来都好说。
  而方家这边收到消息后也暗自琢磨。
  方家当时有四个孙女,年纪相当的主要是大房的方慈,与二房的方媛。
  若徐家提出结亲的是长子,方夫人自然乐意给女儿方慈定下这门亲,偏偏对方结亲的是幼子,自古幼子多娇惯,在分配家产的时候更比长子差着许多,这对比下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即使徐家家世不错,方夫人心中也有些不愿。
  与她的想法不同,方二夫人倒觉得这门亲事不错,她没考虑长幼性格差距,只觉得徐家家世好,以她丈夫的本事,女儿怕是再找不到比徐家更好的夫家了。
  两个儿媳一个不情不愿,一个上赶着讨好,方老夫人也不做那讨人嫌的,直接就定下了二房方媛。
  方媛在幼时就被母亲告知,她有一个家世不凡的夫婿,若无意外,她会是姐妹中嫁的最好的,对此她极为自傲,哪知随着年纪见长,她才发现不对。
  就像方夫人想的那样,徐家着重培养的是长子,至于幼子,喜欢学习自然好,不喜欢也不强求,反正少不了他的吃喝,所以她经常听到徐家长孙如何如何,提起徐家幼孙,只道那孩子模样好。
  作为未出嫁的闺阁女,方媛自然希望自己的未来夫婿模样好,可当这未来夫婿只有模样好的时候,那就让人糟心了。
  更让她糟心的是,那个在家里处处压着她一头的堂姐,竟然嫁了一位品貌绝佳的状元郎!那个贯会装腔作势的方慈她凭什么?
  方媛又气又妒,总想找机会扳回一城,不曾想她的种种设想还没有实现,就收到徐家少爷被害身亡的消息。
  未婚夫婿死了本就晴天霹雳,更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对方的死不是因为病痛,也不是因为意外,而是因为欺男霸女抢了个好看的小和尚,结果不知被谁给替天行道了!
  方媛听到这消息直接就懵了,脑子里就剩下一个念头——她这辈子完了!
  这世道对女子太过苛刻,如方媛,她只是听从长辈的话,与那徐家幼子定了亲,认真说起来,两人连面都没见过几次,可从今往后人们提起她,定会带着那死去徐公子一半的罪过。
  这是谁的错呢?是她的错吗?
  “娘,我该怎么办?今后我该怎么办?”方媛扑在母亲怀里,哭的不能自抑。
  方二夫人怀抱着女儿,心疼的直哆嗦,抖着声道:“我儿不哭,我儿不哭,不怕不怕,娘找你祖母替你做主……”
  别看她嘴上总说婆婆偏心大房,可真有什么事,心中想的还是找婆婆做主,因为她知道方老夫人的性格,只要不是自家孩子的过错,受了委屈婆婆总会护上几分,如今女儿碰到这种事,今后的亲事怕是要多上许多波折,若是婆婆心疼,多给添些嫁妆,女儿就是嫁的差些,日子也会好过许多。
  不得不说方二夫人脑子转的快,抓的也是重点,就目前来看,方媛今后想找个家世好的夫婿是不可能了,她毕竟不像方慈,若是方慈碰上这种事,起码还有方旭那个亲哥哥,自家儿子虽好,却没有方旭那本事。
  想到方慈,方二夫人忍不住脱口悔道:“早知道那徐家七郎是这么个混账,当初这门亲事,娘何必与那大房争……”
  正在埋头痛哭的方媛听到这话猛地抬起头来:亲事?大房?她的亲事,与大房何干?
  方慈来的时候已经是当天下午。
  虞之润没上早朝就收到这个消息,等他在朝堂上看到被皇上骂的跟鹌鹑一样的徐大人,确认死者是徐家七郎,散朝就让人通知妻子。
  他深知妻子堂妹与方家七郎的关系,所以派人叮嘱妻子别着急,等他中午回去与她同去,结果没等到中午,他就被景孝帝差人召了去。
  方慈在家等不着丈夫,心中焦急,就与祖母虞老夫人请示了一声,带着丫鬟坐着马车自己回了方家。
  其实方慈与方媛的感情并不怎么好,方慈是方家嫡长女,头一个女孩总是受长辈偏疼,方媛心中不平,总想与堂姐争上一争,所以姐妹俩时有口角,不过这些闺阁之事在方慈看来都是小事,如今关系着方媛的终身幸福,方慈心中自是惦记。
  到方家一看,果然如她所料,方二夫人搂着要死要活的方媛还在哭哭啼啼,她祖母面色铁青,满嘴都是燎泡。
  此时的方老夫人心里堵得都快没缝了,她不知道自家孙女都是怎么了,当初慈儿的亲事,就被她那不着调的混账祖父随意许了出去,虞家那边又反反复复没个消停,好在之润那孩子争气,事情才算圆满。
  如今到媛儿这,竟是连个圆满都求不到。
  徐家那个小畜生,花天酒地欺男霸女不说,他竟然丧心病狂到连和尚都抢,他、他……方老夫人气的不行,竟不知该不该赞同对方死的挺好。
  第四百一十八章 【小住】
  方老夫人经过小半天的又气又怒,此时的情绪已经缓和了下来,因为她知道,当初两家定亲他们方家算是高攀,徐家是好意,若要怪,只能怪徐家没有把孩子教好。
  如今事已至此,说的再多也已是枉然,再说徐家那头人都没了,她们心里再气还能过去埋怨?只可怜她的孙女,今后的姻缘怕是要艰难。好在这孙女的年龄还不算大,在家里养上两年,过过这个风头,等大家把这事忘了,再与她说亲,只是这人选,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