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简书杰在其他冷门项目教练们的羡慕注视下挺胸抬头地坐了回去,心想遇见余曜一定是自己和单板队今年走了大运。
  他在遥远的首都心心念念自家的大宝贝蛋。
  于是余曜就在小刀子般凛冽的冷风里猝不及防地打了个喷嚏。
  “怎么了怎么了?”
  “感冒还没好?我回去给你煮点姜汤喝?”
  赵正飞连同秋聆歌赶紧围着少年团团转,态度之殷切,让不少人远远看着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双板队的教练们,也即是本次比赛的裁判们心里都酸溜溜的,至于么,不就是打了个喷嚏么。
  要是余曜来他们双板队……
  不是,就冲那两个1800,那他们也得这么供着!
  来参加比赛的专业和业余选手们想的则是,好家伙,余曜还不如不来呢,比赛的热度是起来了,风头也都快被他一个人抢完了。
  看看这漫山遍野的观众,有几个是真来看他们比赛的。
  很多双板队员都在心里叹了口气。
  偶尔也有两三个心性狭隘的,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28.91秒总时长就冷哼一声。
  余曜秀滑行秀跳跃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时间超标了吗?
  国际大赛上的选手们,哪个不是在25秒以内,他超时这么多,就算是真的参加比赛也拿不上成绩。
  第一轮比赛的选手们陆陆续续滑了出去。
  得益于赛方对比赛的业余定位,过于流畅的雪道让不少人都拿到了25秒以内的不错成绩。
  最好的那个,甚至拿到了23.13的超短时长,放在国际大赛里都是排得上号的。
  不少双板观众们的注意力重新被吸引了回来,时不时为充满热情和力量的滑行节奏欢呼鼓掌。
  赛场的比赛氛围渐渐浓厚。
  后台里。
  那个滑了23.13的小选手年少气傲,看到自己86.21的好成绩后,就故意合着同伴一起打余曜面前过,意有所指地议论着,“雪上技巧比赛还是要拼速度,光是跳跃谁不会,但也要综合考虑最后的总成绩!”
  “就是就是,比赛还是要综合考虑!”
  其他人也都隐晦地投来了余光。
  单板双板之争由来已久,就算表面上再和气,心里都憋着一口气想干翻对方。
  再加上今天要素齐全,不少人心里有了疙瘩,都等着看余曜听了这话会怎么反应。
  他们等啊等,然后就看见,少年连眼皮子都没掀一下,乖巧地接过教练仔细兑好的温水,一小口一小口地认真喝着。
  反倒是旁边的秋聆歌冷冰冰地把视线一扫,那双圆溜溜的眼里跟结了冰碴子一样,好像下一秒就要打人。
  单板队都这么护犊子吗?
  惹不起惹不起。
  最先挑衅的小选手对视半晌儿,第一个泄了气,怂怂地走了出去。
  其他人没了热闹可看,也都陆陆续续地忙自己的事去了。
  秋聆歌这才收回目光,笑吟吟地对自家师弟道,“别听那些人瞎说,都是嫉妒我们家小鱼的!”
  余曜又喝下一口水,茫然抬头,“嗯?”
  合着刚刚压根就没听?
  自己真是吃咸鱼蘸酱油——多此一举。
  秋聆歌好气又好笑,忍不住在少年银黑色头盔上轻轻一敲,“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余曜不着痕迹地躲了下,倒也没藏着掖着。
  “我在想能不能跟雪场老板说一声,让他把桥型道具区挪到第三个街区,没有速度,弧形桥会很难上。”
  “你还能上弧形桥?!”
  赵正飞和秋聆歌齐齐高声。
  余曜被震了下耳朵,奇怪道,“如果不用技巧上下桥的话,弧形桥比彩虹桥难不了太多吧。”
  至少,他觉得主要卡的就是速度。
  速度能到位,滑行时对身体的控制平衡能力再好点,就能稳稳上下。
  速度,缺的就是速度。
  少年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完全不知道自己这句话让赵正飞一整天都饱受折磨的一颗心脏又开始突突突直跳。
  他紧张又谨慎,“等回去队里,你去试试复刻去年世锦赛的那条坡障路线吧!”
  余曜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一直到第二轮开始,轮到他去再次开板,都还在想速度的事。
  那双在阳光下淡到几乎透明的琥珀色眸子定定看着第二轮的红色标识,心里想的却是,反正自己上一轮已经偏重于技巧了,不如这次也试试双板正式比赛的滑法?拼一把速度?
  余曜被自己这个念头取悦了。
  反应在行动上。
  就是他从起步区一跃而下后,没有再琢磨什么花样,直接用腰和上半身对着滚落线,全神贯注地用板刃迂回穿过每一个蘑菇雪包。
  那张宽比双板两倍的单板奇迹般地像双板一样在雪包之间穿行蜿蜒。
  几乎看不清前路的剧烈颠簸里,少年快得像是在飞。
  观众们在雪坡边看着,只觉得少年的滑速比之上一轮的双板滑手也不差什么。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直播间弹幕有技术大佬实时科普。
  【国际上单板的最快滑速记录是203.3公里每小时,双板则是八年后更新的255.5公里每小时】
  【一般喷射式客机的时速在240-285公里每小时之间】
  【单板和双板之间差了一架飞机的等级标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