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解说员的语气从比赛刚一开始就激动了起来。
  大晚上的,四周都安安静静的,突然听到这么热情洋溢的嘶吼,网友们一开始都有点懵。
  多数人本来就只是来加油和看热闹,虽然也都觉得余曜跳上跳下的动作潇洒又写意,雪板撞上道具的清脆声更是悦耳动听,但还是不太懂主持人在激动什么。
  眼见弹幕里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动作有多可怕,还在疑惑讨论解说员有什么可激动。
  一贯潜水的技术宅都被炸了出来。
  【你们清醒一点!余曜上的这个桥是三个道具里非常难的那个!需要很强的平衡能力才能在桥上站稳!】
  【而且他在余曜下桥时还多转了一圈。正常运动员能够270°上桥,270°下桥就已经很不错了,余曜却用的是450°下!多了整整180°】
  【270上450下还不算什么,最最重要的是,他上桥用的是内转,下桥却用了外转!这样上下桥反方向的拧转,有一个专业名词叫pretzel,翻译过来就是椒盐卷饼】
  【椒盐卷饼大家可能不知道,但这种食物的形状真的很像我们华国的麻花,麻花你们懂不懂,不信就往回拉进度条,余曜刚刚的动作,他的腰拧得真的很像麻花!】
  技术宅疯狂地敲打着感叹号。
  主要是余曜的第一个道具区动作就把他看清醒了。
  在看比赛之前,他是真的没想到,余曜居然在第一个道具区的第一个道具就上了彩虹桥还用了pretzel的上下桥方式,转体角度也非常高。
  被惊艳到的人显然不止是计行和技术宅两个人。
  国外最热门的单板论坛沸雪上,比赛实时的直播帖里,也有人认出了这个麻花上下桥。
  【原来余不止是擅长大跳台,他的道具也玩得非常好!】
  【哦天呐,我真的有点期待余曜在决赛轮的表现了】
  就连第一道具区的裁判也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一个8.65分的高分。
  拧麻花是那么容易拧的吗?
  或许在自由式滑雪,也就是双板里好拧一点,只需要两个刃同时停止转动就能做到。
  但单板呢,单板可没有两个刃同时辅助。
  想要成功在桥上拧好这个上下麻花,非得有很强大的核心力量和爆发力不可。
  会这一招的运动员不多,加上半田遥步和费利克斯,连艾莫斯都很少会拧。
  以往都只有在决赛轮才会看见运动员们拿出这个看家动作,试图博得高分。
  可谁能想到,余曜居然在第一个街区就使了出来。
  简单利落的就好像这个动作不值钱一样。
  第一道具区的裁判打完了分,都还有点回不过来神。
  反正工作已经结束,他干脆趁职务之便,把各个角度的摄像视角都看了一遍,然后就开始后悔——
  自己的分还是给低了!
  刚刚只顾着看那个麻花动作和查扭转圈数去了,居然下意识地忽略掉了余曜站在桥上的姿态。
  不过,这也不能怪自己。
  余曜站在桥上时,动作太自然太流畅。
  他并不像其他人一样,因为紧绷而别扭丑态,反而是背脊挺直,双手自然下垂,不像是站在随时可能摔倒的彩虹桥上,倒像是在闲庭信步。
  哪怕是俯身加压的动作,背骨也是一整个弯下去的,如竹子般挺拔又好看。
  裁判暗暗在心里点了头,不知不觉间就对少年的印象又拔高几分。
  第一个道具区的动作展现非常成功。
  主要是余曜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按照平时练习来的动作居然会让大家如此震惊。
  在少年的印象里,单板滑雪还是自己在第一百七十七号世界,已经卷到了1800都已经大白菜的地步。
  坡面障碍技巧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普通的270°上下桥更是根本就不够看的。
  少年刚刚之所以还会用270°上彩虹桥,完全是因为心里还牢记着教练们的吩咐,做给教练们看的。
  可等雪板碰撞桥身的一声脆响传入鼓膜,余曜就把什么教练医生的嘱咐统统都抛在了脑后。
  腰身随随便便一拧,就轻松地来了个麻花式的反转450°下桥。
  也就是板身成功落地,才想起了自己好像又有点出格。
  不过脚踝并没有传来什么痛感。
  余曜干脆就放任自己稍稍任性些。
  他来到第二个道具区时,随着自己的心意,照样来了个外转上,内转下的麻花动作。
  只不过这一次,是一个360°上和一个360°。
  因为转上道具时是180°的整数倍,板身与前进方向垂直,很容易又加上了一个50-50的加分动作。
  这个动作或许没有刚刚的分数高,但余曜是有意在展现自己的不同转体。
  他没有刷过大赛的经验,牺牲一个道具区的一点分数换取裁判们的印象分很有必要。
  余曜落地后加速,从第二个道具区离开,并没有很在意自己的分数。
  但负责第二道具区的裁判却打出了一个比上个道具区还要高一点的8.75分数。
  并不是因为多了一个50-50的缘故。
  第二个道具区是特殊道具设计,原本小山脊的道具被赛方特意设计成原始奥运村的小木屋形状,与其他道具不同的diy风格,很容易就让第一次上道具的选手手足无措。
  但余曜几乎没有迟疑地就看破了道具的本质,直接高速冲上后,就着陆在屋脊之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