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这也是整个记者会现场,各国记者们此时最最关心的问题。
  余曜才一落座,第一位记者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余,你现在伤怎么样了?接下来的比赛呢,还会继续吗?”
  第一位记者的话音还没落下,亮如白昼的闪光灯就已经冲着最中央座位上的少年去了。
  咔嚓咔嚓的快门声连环夺命。
  余曜却在这样的催促里,不紧不慢地把金牌从队服口袋里取了出来。
  少年平心静气地把三枚金牌都挂到自己的脖子上,免得以后有人会混淆三场不同的记者会照片后,才有条不紊地答道。
  “只是一些正常的软组织损伤,并没有什么大事,我还是会继续参加接下来的坡面障碍追逐和平行大回转项目。”
  下一个记者的问题紧跟而来。
  “余,之前的三个项目都是你擅长的技巧类,接下来两场比赛却都是竞速比赛,你还受了伤,你现在依然能保持着自己的自信吗?”
  这也是记者们都很关注的问题。
  闪光灯比之刚才只增不减。
  “这是当然。”
  余曜不假思索,回答得就像是记者们追问得一样快。
  他甚至还很奇怪地疑惑反问,“有哪位参加比赛的选手会对自己的比赛不自信的吗?”
  少年过于理所当然的态度让记者们的眼里忍不住多了些笑意。
  没错!
  即使受了伤,余还是他们熟悉的那个余!
  记者们跃跃欲试,第三位记者很快举手站了起来。
  ……
  媒体们揪心半天,好不容易逮住余曜出现,一个接一个,连珠炮似的发问,生怕自己慢上哪怕一点点就要被抢走提问机会,个个都急得满头大汗。
  被提问的余曜却始终维持着微微笑起的温和神情。
  从容自若的态度和依旧自信的回答让很多记者们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余曜压根就没受伤。
  可少年结束离席时,只用左手摘取金牌的动作,疼到微微皱眉的细微表情,也都明明晃晃。
  余曜该不会是硬撑来参加记者会,强忍伤痛对大家展现微笑的吧!
  一个十六岁的小运动员能做到这种地步?
  再想到余曜一人就包揽了单板项目的三块金牌。
  记者们大为震撼。
  触动之余,他们在文档里打出了诸如【余曜受伤,风采依旧】,【余·轻伤不下火线】,【余曜对比赛充满信心】之类的标题,写正文时也不由自主地把少年塑造成了献祭自我也要继续奔赴赛场的孤胆英雄形象。
  为了更契合华国运动员的形象,他们还很努力地找来了有华国音乐歌词的配图。
  看到报道的观众们感动不已。
  看到报道的h国选手们却都不太高兴。
  h国教练对余曜没有退赛大失所望,但想到对方是技巧类选手,就又捡回了信心,对着队员们耳提面命。
  “速滑丢了金牌,这次坡面障碍追逐的金牌绝对不能再让华国人夺走!”
  华国的参赛选手只有两名,他们却有三个人。
  他们的祖先说了,双拳难敌四手!
  h国教练看着队里五大三粗和灵巧身形的组合就信心满满。
  同样刷到报道的余曜却只有一个想法。
  虽然但是,怎么感觉记者们对自己的伤可能有什么误解?
  而且这些配图是怎么回事?
  为你孤身走暗巷?
  他的笑只是他的保护色?
  余曜:???
  第45章
  赛后记者会之后,余曜就回了医院养伤。
  离比赛还有几天。
  余曜打算自己一个人安静度过。
  一方面是养伤,一方面也是整理心绪。
  但教练们放心不下,乌泱泱的一大群人愣是都跟了过去。
  都是搞体育的,个个体格健硕,五个人挨着挤着,往病床边团团一站,很有些唬人。
  也得亏是私人医院的vip病房够大,跟普通的两室一厅套间一样,门口玄关甚至还有做饭的地方,才不至于显得太过拥挤。
  余曜随手翻着护士专门拿来给自己解闷的闲书,一一回应教练们的嘘寒问暖,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大家的神色有些微妙。
  是有什么事要说吗?
  余曜搁下书,正打算问,外面突然响起了敲门声,是过来上药的护士。
  余曜冲对方点点头,很自觉地拉开拉链。
  教练们相互对视几眼,只好掩门先出去等。
  五位教练齐刷刷地在客厅沙发上坐成一排,原本只是微妙的气氛倏地多了股火药味。
  赵正飞对其中原因心知肚明,看了看蓄势待发的同事们,就清咳两声。
  “我简单说几句,事呢,主要就是余曜这几天住院,需要有人陪护,咱们几个人得商量商量排班的事情。”
  这句话仿佛是宣告争夺战开始的号角。
  简书杰第一个开口,“我晚上打呼噜会吵到余曜,把白班多多派给我就行。”
  这话正合了韩启光的心意。
  韩教练拍着胸脯,“我白天还要看着延波训练,就晚上时间多些,你们尽可能排白天,晚上都留给我。”
  晚班比白班辛苦。
  尤其是奥运村离医院有足足一个半个小时的车程。
  但韩启光也顾不得了。
  下一项比赛就是坡面障碍追逐,他还有不少话要跟余曜交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