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迎难而上!
  余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
  短暂休整过的充沛体力,让他几乎没有丝毫停留,就抵达到了第十四段终点的酋长塔顶端。
  少年在崖壁突起的天然平台上站直身,等待艾莫斯跟上的同时,认真打量着自己即将要穿过的无保护烟囱。
  此时的诺斯线已经过半。
  正常的大岩壁攀登者,如果选择拖包在岩壁上过夜的话,大多都会在酋长塔,也就是余曜现在所在的平台附近停驻。
  毕竟酋长塔平整,面积大,是非常理想的露营地。
  就连酋长岩下正在解说全程的老迈尔斯都忍不住感慨道,“这可是六星级的露营地,比五星都多一星,平时抢都抢不到呢!”
  可正常连抢都抢不到的露营地,此时并没有什么人。
  原因也简单。
  想要过夜的人,一般会在下午日落前后到达这里。
  但现在却才上午十一点刚出头。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了这句没什么反应,但在论坛里,有人突然说了句。
  【也就是说……余抵达酋长塔,只用了其他人一半的时间?】
  这句话惊醒了很多人,也让他们懵了下。
  【等等,为什么我们才反应过来】
  有人弱弱道,【好像是因为大家都光顾着挑刺和惊讶去了】
  但也有人从头到尾都很清醒,【不对,是因为余的动作流畅优雅,我们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他的速度其实一直都是其他人的两倍!】
  有技术派大佬说干就干,不多时,就拉出了余曜和网上公开攀登者的同路段视频对比。
  对比gif图被分成了三格,中间那格的少年动作单独看上去不紧不慢,没什么特别的。
  可一旦跟左右两组攀登者放到一起,就显出他似乎快得格外惊人。
  伸手后,就紧跟着引身向上。
  一落脚,就紧跟着探臂侧身。
  少年的每一个动作都是连贯的,毫不迟疑的,如同一首旋律不断的乐曲。
  每一个动作更是完美得就像是已经解析完路段,被设定好固定程序的智能机器人。
  对比另外两组攀登者,每一步还要谨慎确定一下自己有没有抓握牢固,可不就被衬出了龟速。
  这张对比图一出,围观的论坛吃瓜群众就都在啧啧称奇。
  【余的动作很有节奏感】
  【他都没有尝试岩点有没有踩稳】
  【速度真的好快,像是在峭壁上飞,我都怀疑他可能真的能在天黑前登顶诺斯线】
  最后一个猜测被打到了直播间公屏上。
  但这一次,并没有很多攀岩爱好者跳出来反对,主要是对比太鲜明,优势太突出,甚至让人怀疑,艾莫斯才是拖了整支队伍后腿的那个。
  毕竟加上跟攀者的时长,整个攀岩的过程就被乘了二。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艾莫斯的缘故,余曜说不定在上午九点就已经抵达了酋长塔!
  他实际上比其他人快了足足四倍!
  这样的猜测一下席卷了观看直播的攀岩爱好者们的心神。
  但这样的震撼只是暂时的。
  大家很快就意识到,余曜快是快,可还有艾莫斯在。
  两个人一前一后,一领攀一跟攀的话,行程就会被乘以二。
  才十三段线路就已经花费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是二月,天黑的又早,撑死到下午六点就要天黑。
  而现在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也就是说太阳只给他们留下来了五个小时的时间。
  乍一看是很充足。
  但后半程的难度系数乘得可不止是二,光是大屋檐一关就可能耗费掉不止两个小时的时间!
  如果换做是带了拖包的攀登者,还有可能戴上照明头盔,摸着黑接着爬,但余曜他们两个戴得分明就是普通的头盔,根本就没有摸黑继续的条件。
  他们甚至还要饿着肚子!
  论坛里好半天才有人叹息了一声。
  【niad是很酷,但余和艾莫斯才第一次尝试,能够niap就很可以了】
  niad和niap,是酋长岩爱好者们私底下很喜欢的首字母缩写暗号。
  niad——nose in a day!
  意为:在一天之内爬完诺斯线。
  niap——nose in a push!
  意为:在痛苦的煎熬中攀爬诺斯线。
  咳咳,后者其实就是尝试一天之内失败了,给大家的一个自我安慰,安慰大家至少push过。
  前者才是真正炫酷的表达。
  攀岩爱好者们慕强,所以在余曜近乎不要命似的徒手攀登stoveleg crack大裂缝后,一边倒地对这个华国少年生出好感。
  攀岩爱好者们讲究实际,所以在短暂被少年攀爬的高速惊艳过后,很快又回归到了不相信余曜能够完成niad的意见质疑中。
  只是这一次,他们的态度柔和,语气委婉,真心实意地在为少年叹息和心疼。
  只可惜这样的心意,注定是余曜所不能领受的。
  niad,nose in a day,是他在上崖前就决定了的目标。
  目标之所以为目标。
  于余曜而言,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达成的最终目的!
  眼见艾莫斯也登上了酋长塔,少年不慌不忙地把自己的绳索从挂片里取出来,却没有立时继续。
  “怎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