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他的动作很小心,却并不局促。
  踮起脚尖又落下的动作,从容得就像是已经预知到了岩壁上有哪些可供支撑的脚点。
  【笑死,如果不是小鱼刚刚打滑了一下又换位置,我真要信了他的邪】
  有网友在直播间调侃道。
  这条弹幕如实得被翻译成了通用语,就变成了“i really fell for him.”
  意思是,“我真的爱上他了。”
  老迈尔斯当即就乐呵呵地拍了手,“我也很爱他们!”
  他望着酋长岩上,正在艰难地挪向摆荡开始之处的余曜,又望着一改暴躁,稳稳当当地循着同伴步伐前进的艾莫斯,只觉得再没有那一刻比现在,更为这两个孩子骄傲。
  不过讲解的看点还是在余身上。
  老迈尔斯不舍地将视线从儿子身上挪开,语气重新兴奋起来,“马上就要开始摆荡了,我们的余会选择从哪里开始呢?”
  当然是从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开始。
  余曜并不是无备而来。
  早在来酋长岩之前,他就已经把自己想要尝试的三条线路全部印刻进了脑海。
  路书、实地照片、过往前辈的攀爬视频,纪录片,攀爬笔记……凡是能找到的,少年都逐一反复观看过,也在脑海中一遍遍地推演过,自己该如何用怎样的姿势奔跑摆荡。
  虽然没有实地验证过,但是,少年眼里已经浮现出志在必得的光。
  必须一次成功。
  余曜已经下攀到和崖壁上第二个挂片等高的位置,这是他从许多条线索中,归纳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只有一次机会。
  少年微微抿紧了唇,抓握住摆荡位置边缘的手指也蜷缩用力起来。
  就是现在!
  余曜深吸一口气,纵身就跳向了下一个摆荡点。
  他在半空中尽可能控制住自己摆荡的姿态,将幅度降低至压力最小的频次。
  几乎没有多少摇摆,就将自己成功挂在了下一个位置。
  一切发生在电光石火间。
  观众们只觉得上一秒才看见少年松开了手,下一秒,他就像最优雅矫健的猎豹般抓住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
  没有一丁点儿多余的动作。
  甚至都让人没来得及完成吐纳出一次呼吸。
  “漂亮!”
  老迈尔斯很潇洒地吹了一声牛仔味十足的口哨。
  但更漂亮的还在后面。
  摆荡之王之所以叫摆荡之王,就是因为这段线路上有一连数次对位置、距离、力度要求苛刻无比的奔跑摆荡。
  哪怕抓握的位置只错了不到五厘米,下一次的摆荡都可能会失手脱离。
  这对挑战者的动态跳跃能力要求到了堪称变态的地步。
  可偏偏,因为早期身高的桎梏,余曜最擅长的就是动态跳跃。
  长年累月的运动员生涯,虚拟空间动辄一月的封闭式训练,常人费尽心思才能维持的平衡和精准,在他眼里,不过是心随意动,身随心动而已。
  他只需要确定好自己的落脚点。
  从肩膀到指尖,从腰肢到膝盖,每一寸肌肉骨骼就会自发调整成最佳完成目标的发力力度。
  就像现在这样。
  余曜抓住了倒数第二次摆荡的位置。
  少年心知肚明,自己必须在下一次摆荡时,抓住摆荡之王路线上最末端,那个狭小的裂缝,并将自己稳定在崖壁上。
  毫无疑问,这是个听上去就很让人头秃的方案。
  摆荡之所以能成行,就在于运动员全身悬空的同时,双手能够抓握住岩点,悬挂起全身的重力。
  简而言之,摆荡在于抓。
  而裂缝则是插入手脚并固定。
  “我听说这样的差别,在华国,被叫做风马牛不相及,”老迈尔斯显然也很热爱华国文化。
  他耸了耸肩,“很显然,余要克服的难点,集中在了摆荡之王的最后一跃。”
  成则击败王者,败则一败涂地。
  这是能够决定关键生死的最后一跃。
  很多把视频挂住,就开始做其他事情的观众们一下回到了屏幕之前。
  他们的目光隔着显示屏,隔着千山万水,河湖山海,聚集在了悬空挂在494.63米高空的少年身上。
  余曜的最后一跳,能成功吗?
  很多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喉咙里也像是被什么东西重重卡住。
  这个问题的答案,余曜自己也很想知道。
  那就只能前进,不许后退!
  少年再次深吸一口气,屏气凝神,用视线紧紧抓住那条只容一只手探进的裂缝边缘,随即松开十指,猛然迸发出巨大的力道,纵身一跳。
  时间在此刻仿佛被施予了魔法,短暂的一刻也变得漫长无比。
  观众们眼睁睁看着,屏幕里的少年飞身上崖。
  在他身上,挺括的冲锋衣衣角,都被高空中冷冽的风和少年的动作,扇动起蝴蝶的形状。
  不到零点五秒的过程。
  来不及眨一次眼。
  余曜沾满白霜的受伤手指就已经牢牢地扒住了裂缝边缘。
  他成功战胜了摆荡之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
  长短不一的无声尖叫如璀璨烟花般轰然爆发在直播间的屏幕上。
  好半天,才有人拍着胸口,哆嗦着手指打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