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历史军事>满唐华彩> 满唐华彩 第646节

满唐华彩 第646节

  但难得的是,重要关头,他敢于承担起重任,坚毅冷峻地应了一声。
  “喏!”
  王忠嗣将帅旗交在他手里,不紧不慢地踱步与薛白走到一旁。
  “消息可靠?”
  “我有七成把握是真的。”
  “击败他们不难。”王忠嗣道,“难处在于,我们拖不起。不可耽误了行军,使消息先我们出了泸水至南诏。”
  薛白问道:“依王将军之意?”
  王忠嗣想了想,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
  “分兵渡河。”
  ***
  大草甸上立起了一顶又一顶的帐篷。
  伦若赞安排好了士卒宿营,虽感到十分疲倦,却还是先去娜兰贞的帐篷外问询了几句。
  “公主一路辛苦,再过一两日就能抵达孟获城了,到时就有青稞酒……”
  “谁告诉你我要喝酒的?”帐篷内传来娜兰贞冷淡的声音。
  “公主小时候喜欢喝。”
  “现在不喜欢了。”娜兰贞道,“你若把这些心思都花在正事上,如今也许已有望宰相了。”
  伦若赞道:“如果公主希望我成为宰相,我……”
  “宰相倚祥叶乐一定已经到南诏了。”娜兰贞再次打断了他的话。
  “那是因为阿坝草原更好走一些。”伦若赞道,“我为了获取长安的消息,绕到了东边……”
  说着,有士卒来禀报说桐氏部与牦牛部的将领吵起来了。
  伦若赞不愿管这些小事,道:“依军法处置,两边都禁食一日。”
  娜兰贞则问道:“何事争吵?”
  “小人还不知,是首领让小人请将军去处置。”
  “去打听打听原因。”
  过了一会儿,那士卒派来回报,道:“珠杰贡布派来了信使,称有大股的唐军在大渡河附近,桐氏将军不相信,于此争吵了起来。”
  伦若赞思忖道:“唐军又想攻千碉城吗?”
  他本心里并不认为在南诏叛唐的情况下,唐军会放着南诏不管,而攻打吐蕃。这绝对不是大唐那位喜欢万邦来朝的皇帝会做出的决断。
  今日也就是当着娜兰贞公主的面,他才表现得重视此事。
  这其实也是他故意放权,让娜兰贞可以干涉军情,方便与她有更多的相处……他知道的,这位公主一直有着不小的野心。
  为此,他招过珠杰贡布派来的信使,仔细听了其禀报之后,心中摇头不已,认为珠杰贡布是想给儿子报仇,因此征集了部落男丁去围剿一支唐人商队。
  “牦牛部的这个首领,只想着他的私仇,不必理会他。”
  “他有这么大胆?又是如何想出的这说辞?”娜兰贞有些好奇,嘴里喃喃道:“若有一支唐军沿着大渡河谷下来了,他们要去哪里?”
  伦若赞笑道:“他们难道想攻打孟获城?”
  “若是……更远呢?”
  “更远?”
  伦若赞一愣,捕捉到了娜兰贞的意思,仔细沉思起来,最后摇了摇头,道:“不会,这计划太冒险了,唐军没必要这么做。”
  娜兰贞蹙着眉,亦不确定。
  她虽有设想,其实还是更相信是珠杰贡布为报私仇,而假传了军情。
  可万一呢?
  “是真是假,不到一百里路,过去看看也就知道了……”
  第346章 渡河
  日渐西移,暮色渐起,大渡河两岸喧嚣不已,交战双方都希望在入夜前占据更多有利地形。
  “轮到谁渡河了?!”
  严武初次指挥,其实还很不熟练。但他天生有一种凌厉的气势,有不知道的情况就大声叱问,仿佛下一个要渡河的将领不主动告知他,才是犯了错的那个。
  “轮到末将!三团二队,队正田神玉!”田神玉梗着脖子应道。
  唐军之中,卫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队正。对于出身低微的田神玉而言,队正已经是不小的武职了。
  不过,这趟行军至此,他麾下已只剩三十六人了,士卒们有高反严重的,路途中受伤的,皆被留在了路上,集中养伤之后自行返回益州。
  严武看了一眼,只见三十六人已列好队,遂点点头,安排两艘船,喝道:“渡河!”
  “渡河!”
  田神玉立即把士卒分为两队,往上游去登船,十八人一船,将小船挤得满满当当。
  而就在不久前已经有船翻了,当时船上的二十人直接便被湍急的激流冲走。
  “下一个轮到谁了?!”
  “三团三队,队正侯仲庄!”
  “……”
  田神功正率部在后方,转头看着田神玉那队人离开,想着很快便可过去支援。
  此时,却有一名传令兵过来,道:“田校尉,节帅命你过去。”
  “喏。”
  田神功十分沉稳,走路时步伐跨得很大,却不显匆忙。
  王忠嗣看着他到了面前,径直下令道:“你带上向导,往下游再寻一处渡河点,天亮前渡河,不可被蕃军察觉。渡河之后,迅速来报,本帅会立即派人支援你。”
  田神功这一团已经有三队人在渡河了,他担心是王忠嗣方才交给严武指挥,没注意到这一点,于此,难得没有马上领命,而是问道:“节帅,三团已渡河了一半人。”
  “我知道,蕃军也看到伱们的旗号了。”
  王忠嗣伸出手,拍了拍田神功的肩,道:“夜渡危险,我得用信得过的人。”
  他麾下厉害的将领很多,是因为王天运、管崇嗣、李晟、曲环等人皆已率先渡河作战,这才轮到了田神功,但田神功还是极受鼓舞,用力抱拳领了军令。
  “末将领命。”
  “具体的,你听薛郎分派。”
  “喏。”
  田神功听得最后一句,下意识地心中就安定了许多。
  ***
  薛白还在与罗追交谈。
  他问话获取情报,判断消息真伪的能力显然比田神功要强得多,此时已打听到下游也许还真有一个可以渡河的地方。
  罗追是吐蕃的老兵了,以前攻打六诏时渡过大渡河一次,此时一边回忆着一边道:“我们不是在紫打地渡河,我记得南岸有个嶲的城寨,寨前有棵很大的树,名叫‘大树寨’。”
  “在下游?”
  “肯定在下游。”
  薛白确定这一点是对的,因他此前已用千里镜观察过,嶲部的兵马都是从下游来的。很可能大树寨便是嶲部所在,现在嶲人正把兵力派到紫打地来设防。
  换成旁的武夫,问到这些便可能急着出发了,薛白不同,先是将询问出的内容大概画了下来,之后拿着地图又问了罗追许多问题。
  “大树寨周边是怎样的地势?”
  “它是夹在两个峡谷中间。”
  “这里呢?是什么地势?”
  “江对岸是一座山,嶲语里的意思是羊脑山。”
  “城寨与河距离多远?”
  “三五里吧。”
  薛白犹不罢休,问道:“三里还是五里?你走了多久?”
  “我从早上渡过河,走到大树寨还没到正午。”
  薛白于是修改了他画的地图,调整了大树寨的位置。
  如此一直问到田神功准备好出发了,他才停止了问话。
  “走吧,我随你们一起去。”
  “郎君。”田神功凑近了薛白,压低声音,道:“你万一有危险。”
  这句话,他不是以唐军将领的身份说的,而是把薛白视为恩主。
  “放心,我不过河。”薛白道:“过去给你做些参谋。”
  他语气不容置喙,说过话迈步便走,不给田神功再啰嗦的机会。他还不忘转头向他的私人护卫们吩咐了一句。
  “带上东西,走。”
  他身后,刁氏兄弟、赵余粮、乔二娃等人当即跟上。
  其实从离开长安到现在,薛白一直都是随在王忠嗣身后,这次与田神功一起执行军务,于他而言也是一场历练,不同于在朝常上与人勾心斗角的老辣,他有些紧张、兴奋,只是故意显得笃定而己。
  “出发!”
  田神功下了军令,当即派人要去拉船。
  罗追却是阻拦道:“不能走船,下游两边是峡谷,漩涡很多,一定会撞船的。”
  他说着还连连摆手,又道:“不能从河谷走,过不去,我们要绕路,从山上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