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都市言情>滨江警事> 滨江警事 第1345节

滨江警事 第1345节

  “嗯。”
  “海警局管什么的,具体有哪些职责?”
  “管海的,”方局深吸口气,低声道:“上级要整合海上的执法资源,打算把海监、渔政、海关缉私、公安边防海警等单位整合进正在筹建的海警局,代表国家行使海上执法职能。”
  现在拥有海上行政执法权的部门有很多,海监、海事、海关、渔政、公安边防等等,以至于被戏称为“五龙闹海”。并且这些涉海机构分别隶属海洋、交通、海关、农业、公安、环境等系统,各自管辖的领域包括海洋的使用、海上船舶和建筑物安全、渔业、环境保护等。
  各个部门分工虽然大致明确,但职权上仍存在一定重复区域。多头管理的现状,给“管海”、“用海”的具体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从对外维护海洋权益的角度看,多个部门同时“管海”,反而分散了国家投放于海洋事业的资源——人力、财力、装备、基础设施甚至行政资源,从而导致不能形成拳头重击侵害我国海洋权益行为。
  韩渝这些年一直在海上执法,一直觉得这样的局面很被动,早就觉得应该像其他国家那样建立“海岸警卫队”一样类似的准警察组织。
  韩渝没想到上级也意识到了,并且付诸行动,好奇地问:“这个新单位成立之后,归哪个部委管?”
  方局说道:“最新的方案是将现在的国家海洋局及其中国海监、公安部边防海警、农业部中国渔政、海关总署海上缉私警察队伍和职责整合,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由国土资源部管理。”
  “这么说,没我们海事什么事?”
  “暂时没有,今后有没有谁也说不准。”方局想想又说道:“虽然没我们海事局什么事,但有你的事。人家点了你的名,要把你调过去参与筹建,并且理由非常之充分。”
  “什么理由?”韩渝问道。
  “你是海事公安局长,海上执法经验丰富。人家还说你在海关缉私系统干过,对缉私业务很熟悉。并且长期与渔政联合执法,跟渔政也很熟。”
  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韩渝顾不上问别的,而是好奇地问:“正在筹建的海警局有哪些职能?”
  方局不假思索地说:“拟订海洋发展规划,实施海上维权执法,监督管理海域使用和海洋环境保护等等。总之,以前海监、渔政、海关缉私和公安边防海警管的,今后都归海警局管。国家海洋局今后要以中国海警局名义开展海上维权执法,同时接受公安部业务指导。”
  “还是行业公安?”
  “这跟行业公安还不太一样,反正上级很重视。”
  “那海警局成立之后是人员是公安干警还是公安现役?”
  “公安干警,不是现役。”
  “可边防海警是现役。”
  “这不是你考虑的事,我现在想知道你是怎么打算的。”
  “我有什么打算?”
  “人家点了你的名,上级真打算把你抽调过去!”
  “方局,这也太突然了,能不能让我想想?”
  “最迟明天中午,必须给我回复。”
  “是,谢谢方局。”
  韩渝挂断电话,一连深吸了几口气,“千年参谋”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想到“千年参谋”现在的职务,韩渝猛然意识到怎么回事了,连忙摁下通话键问:“吴司长,什么指示?”
  “咸鱼,你们领导有没有联系你?”
  “刚给我打过电话,他说上级正在组建海警局,你是不是推荐了我?”
  “正在组建的不只是海警局。”千年参谋笑道。
  韩渝下意识问:“什么意思?”
  “海洋局也要重组,或者说要组建新的海洋局。”吴副司长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没人什么事都干不成,我现在忙得焦头烂额。给句准话,你愿不愿接受新的挑战,加入正在筹建的海警局?”
  “这也突然了,能不能让我考虑考虑?”
  “没那么多时间让你考虑,再说推荐你的不只是我,还有大领导。只要你愿意,我可以保证海事局肯定会同意。”
  “牛大了,你连这都敢保证!”
  “海上执法力量最多的既不是海监也不是渔政,更不是边防海警,而是你们海事局。上级最初的方案是把海事执法力量也整合进海警局的,只是考虑到种种原因最终没有。现在只是从他们那儿抽调个人,他们能不同意?”
  只要是单位,就会考虑单位利益。
  韩渝意识到“千年参谋”的底气从何而来,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手机里又传来“千年参谋”的声音:“咸鱼,我现在是真忙,我们长话短说,我们打算把你抽调过来,担任海警局上海分局筹备组副组长。”
  “筹备组副组长?”
  “等筹备好了正式挂牌就是上海分局副局长,上海分局是正局级单位,给你提副局,这是上级对你的信任,别不识好歹!”
  “我不是不识好歹,主要是太突然。而且就算调过去,我既不是来自海监,也不是来自渔政和海关缉私,我的身份是不是有点尴尬?”
  “谈身份是吧,这么说吧,上级就是考虑到你来自海事,才觉得让你担任这个副组长合适。毕竟相比另外几个要整合进海警局单位的负责人,你这个局外人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中立,接下来的工作相比别人也更好开展。”
  “我还是不太明白。”
  “这有什么不明白的,几个单位并入一个新单位,几个单位的负责人自然要为各自的部下考虑,甚至会尽最大可能给各自部下争取最大利益。你跟他们不一样,你来自‘第三方’,没那么多利益纠葛,在一些问题上也就能够一碗水端平,甚至能发挥团结几个单位的作用。
  几个单位并入一个单位,筹备工作想想就不太好做。韩渝岂能不理解上级的良苦用心,同时意识到上级之所以征求自己的意见或许只是通个气。正在筹建的那个新单位,他就算不想去也得去。再想到只是换个单位,并不会因此离开上海,只能笑道:“我服从组织安排,上级如果认为我能胜任,我愿意调过去参与筹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