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所以,田康率先提及的便是这件事情。
  尤其是那位神秘的女将军,外界对她有着诸多传言。
  其中有小道消息说,因为女将军的叔叔曾经救过张氏家族的儿子一命,所以这个女将军曾经被张氏家族看重并培养。
  不仅如此,张氏家族还曾经将女将军的一位兄长带走培养,而那人后来再也没有回到马邑县。
  于是,又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是张家害死了这位女将军的兄长。
  所以这位女将军在占据马邑县之后,直接将张家的家产给占据了,这是故意报复!
  但不管是哪种传言,都能证明张氏家族和这位女将军曾经有过渊源。
  有人同情张家,财产就这样被这位女将军占领了;有人则愤愤不平地说,张家和这位女将军有勾结。
  当然,这个愤愤不平的人就是赵满了!
  毕竟,他直接失去了一大半家产,原本以为太守王柔能够讨伐这个女反贼,结果没想到太守死了,这导致他现在寄人篱下。
  所以,赵满在雁门郡简直怨气冲天,随时随地都在发泄着对杨秋这个女反贼的恨意。
  这些外界传言纷纷扬扬,没人能够搞清楚真相。
  然而,田英却对自己的舅舅甚为了解。
  从这些蛛丝马迹里面,她敏锐地发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在自己弟弟失踪的那段时间里面,舅舅莫名其妙地和一个乡下农户交好,理由还是因为这农户救了自己儿子。
  显然,这个故事有问题。
  田英对张辽并不陌生,她深知这个弟弟自幼便勇武有力,身边时刻都有十几个亲卫严密保护。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辽怎么可能会意外受伤并被一个普通的农户所救呢?这听起来完全不可能。
  所以,真相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段经历其实跟田冲有关系。
  但当时不能明说救了的人是田冲,否则会被田氏家族要求将子孙带回族里面。
  于是,就拐弯抹角地编造了这样一个谎言。
  不然,以舅舅的性格,他绝无可能无缘无故地帮助一个农户。
  但事情还需要求证,所以田英亲自写了一封信,拜托田康一定要交给杨秋。
  在这封信中,田英并未过多赘述,只是简洁明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杨家军是否有食盐和茶叶可以与黑狼羌进行交易?这笔交易或许将直接关系到杨家军的未来命运。
  从理论上来说,这封信看起来平淡无奇。
  羌人部落、匈奴部落以及鲜卑部落,都与汉人有着贸易往来。
  即便是深居山林的土匪,也并非每次都能抢劫到足够的食物,他们有时也会与固定的商人进行物品交换。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这是不变的道理。
  然而,事情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写这封信的人是田英。
  她的身份根本不能负责黑狼羌与外界的交易往来。
  而且,杨家军才刚刚创立,尚未与这些部落建立稳定的交易关系。
  因此,这些部落也不可能突然找她进行交易。
  所以这封信显得莫名其妙。
  如果杨秋不认识田冲,也不了解田英的身份,那么她看完这封信后,只会觉得对方是在威胁杨家军给黑狼羌上供,或者是在逼迫杨家军支付保护费。
  至少从最普通的角度来看,这封信给人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否则它简直莫名其妙。
  但事情妙就妙在,杨秋知道田英的身份,而田英把自己的名字还特地署名在了信件上。
  那这封信的含义就很明显了。
  只要杨秋知道田英的名字,那就一定会意识到这是一封特殊的信件。
  看得出来,对方在暗示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跟杨家军性命攸关。
  当然,如果杨秋看不出来这封信有何异常,但只要杨秋知道田英这个名字,并且联系张家或者田冲。
  一旦田英被救出来,那么杨秋依然能在最后知晓其意。
  田英显然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文远,你是不是也窥见了此信的玄机?此乃暗示于我,黑狼羌或其余羌胡部落,恐怕会举兵向杨家军来袭,这是预警之辞!
  至于信中所述的食盐与茶叶,若我未料错,此乃羌胡应允袭击的缘由,这是利益交换。”
  张辽自然也看出了信件的暗示,面色也开始凝重起来。
  其实,此信并无太多玄妙之处。
  田英修书一封,意在试探杨秋是否知其底细。
  若杨秋知其来历,则表明田英已窥破当年的秘密,故此举实为报恩之举。
  若田英所料非是,则无论杨秋是否洞悉真相,对其皆无大碍。
  毕竟,一封信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光和二年,时任护匈奴中郎将张修擅杀单于呼徵,而另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
  此举震惊南匈奴各部,致其内部动荡不安,当时朝廷为了安抚匈奴,遂逮捕张修,以囚车押送至洛阳,后终遭处死。
  这之后,护匈奴中郎将之位暂悬空缺,似欲以此安抚匈奴各部,令并州刺史暂行监督之责。
  若我未料错,自天子下旨令并州刺史张懿平叛以来,张刺史必已秘密集结并州的匈奴部落及部分羌族部落。”
  也就是说,不一定等到春天,对方便可能发兵前来讨伐。
  毕竟并州的匈奴人和羌人比较耐寒,冬日作战也不是做不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