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更何况地盘一扩大,当然要多任命一些官职出来。
  这其中自然还有制衡的意思。
  邓容邓广邓勇三姐弟,邓容就掌握了大半的后勤,钱粮都要经过她的手,邓勇邓广又在军队里面负责一部分事务。
  要继续让他们膨胀下去,就算这三姐弟没有异心,他们下面的人也要推着他们三姐弟往上走,到时候很难收场。
  所以权利必定是要继续再分配出去的,而且新加入来的人也不能让他们坐冷板凳。
  那岂不是让他们心中嘀咕,这是不信任他们吗?
  所以让不同的体系的人加入进来,也是为了减小这个组织的危险。
  至于令狐邵,他当然还在负责太原郡的事务。
  在杨秋所有的地盘当中,就太原郡这个地方最复杂。
  因为这里的世家大族最多,而且他们反抗得也不够厉害,导致杨秋想赶尽杀绝,还不能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毕竟那天晚上攻占晋阳县的时候,想反抗的人当场就死了,留下来的人都有着灵活的政治立场。
  这些人转手就投降献上了钱粮兵器,并且还让杨家军顺利抵达了阳曲县。
  而当时令狐邵也承诺过,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所以杨秋现在也不好破坏这个规则。
  政治这种事情最忌讳胡乱杀人,一定得在规则里面玩。
  你把规则先推翻了,其他地方的人纷纷效仿
  所以当初答应了暂时不杀人,那就还得再等等。
  毕竟杨秋接下来要制定新的土地政策法律法规,到时候再有反抗,那就是师出有名,合理杀人了,所以杨秋很有耐心。
  既然暂时没办法打土豪分田地,那就做另一件事情,清丈太原郡的土地。
  新的政权总要搞清楚自己治下的丁口有多少,田地有多少,这些政策都合情合理,接下来就看这群世家大族怎么表演。
  如果是非常老实的家族,老实承认了自己的财富人口土地,那就把阶梯税率实行出来。
  土地越多,交的税越多,反正先行在太原郡实行。
  杨秋有很多方法对付这群人,田地多了要交税,仆人多了要交税,商铺多了也要交税。
  主打的就是挣得多交得多,不老实交税,那就屠刀下来。
  那群世家大族估计还不知道她的玩法,杨秋也不着急。
  更何况现在正是冬日,很多工作都没办法现在展开。
  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新年总是要有一些喜气的,杨秋决定对众人宽容一下,让大家过个好年。
  不在新年这个时候大开杀戒。
  所以,在内政有邓容荀谌令狐邵这些人在忙碌的时候,杨秋正在指挥一些工匠们修建一个大型工程。
  那就是英烈祠。
  第75章
  国家大事,在祀在戎。
  对于一个国家政权的而言,最大的事情就是战争和祭祀。
  当然,战争其实意味着这个国家的武力强否,这决定着这个国家是否能继续存在下去。
  至于祭祀,要按照原本的意思,那就是分祭肉之礼。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识形态的变化,祭祀这件事情,也意味着国家意识形态是否统一,这个政权是否具有合法性。
  所以不管怎么说,祭祀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上到天子王侯,下到平民,都有自己想要祭祀的神灵祖先。
  所以在意识形态上,首先就要确定在战争当中牺牲人的身份地位,他们不应该被视为战场上的蝼蚁炮灰,而应该视之为英烈。
  这个观念以前没有,但从杨秋开始之后,以后就会有专门的人给这些牺牲的人祭祀香火。
  在汉朝,很多人还有一种视死如生的观念。
  所以,他们非常注重身后事,认为死了之后就是进入另一个世界得到永生,轮回的这个观念还不是很流行。
  虽然佛教已经传进来了,但现在实在是不成气候。
  因此,厚葬在汉朝是一种习俗。
  若是把葬礼办得太简单,周围的人恐怕要对你口诛笔伐,这导致有许多真孝子因为给父母办葬礼最后变得一贫如洗。
  杨秋暂时没办法马上转变观念,但这不是有张角吗?
  太平经的经义已经修了许多了,根据杨秋的暗示。
  万物都有轮回,有生就有死亡,死亡之后就又是新生,提前加入一些轮回观念,不要再让人有太多追求永生的想法。
  当然,真正永生的人,按照太平道经义的故事,那就是对这个社会有大贡献的圣人。
  那些人最后会飞升成神得到永生,反正先这么忽悠着来。
  不过,思想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所以这些东西只能作为辅助暗戳戳地来,
  至于这种想法是否太过迷信?那当然算了。
  但若是想在这个时代开启扫盲教育,让他们建立科学观,那实在是白日做梦。
  与其未来被其他教派侵袭,还不如自我改革,给普通人一种心理慰藉。
  反正目前的经义已经改了许多,普通人只想追求一个心理慰藉的,看看那些奇幻的神仙故事就足够精彩。
  想要寻求真理的,那就慢慢看,到时候自然会发现很多故事当中的自然现象揭示。
  而杨秋让人赶修的英烈祠,终于在新年之前修好了。
  “将军,黄巾军的波才渠帅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