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虽然有点遗憾没把曹老板拉下水,不过可以以后再想办法。
因此,杨秋让眼前几个人对董卓名字作解。
三人立即就给出了一个解读,那倒是同一个模板了。
“卓者,高也,越也。卓于涂,乃在道之高处,当涂高之象。”
很好,这个解读非常完美,杨秋都忍不住笑了。
还是他们这些士族会玩儿,黑的都能说成白的,白的也能说成彩的。
不过,虽然定好了计划,但想要宣传出去,那还是需要一点人力物力的。
杨秋本来还在纠结收买什么商队去宣传,又或者贿赂一些朝廷的官员,尤其是宦官,毕竟给钱就能让他们颠倒黑白。
当然不可能用杨家军的名义去贿赂,但总能找到路径的。
结果有一个上好的机会送到了杨秋的面前,就在开完会议之后不久,羌人那边来人了。
自从上次和那几个羌族首领交易完毕之后,两边都各自默契地干着造反的事情,互不干扰。
目前,羌人几个部落进展还不错,没有在汉军那里吃大亏,也还没有被挑拨得自相残杀。
所以看着还挺团结,但估计也持续不了多久。
不过这不关杨秋的事儿,羌人内斗挺好,不然她有一天具有实力收复凉州的时候,收拾这些人还挺麻烦。
最好让他们内斗消耗彼此。
但这种事情当然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对于这一次先零羌首领唐枸的到来,杨秋表示了热烈欢迎。
她还让人准备了美酒佳肴,务必要将对方招待得心满意足。
“将军,我远在凉州就听说了杨家军和黄巾军合作把汉军打得落花流水的事情。
这次来到将军治下的雁门郡,果然看着繁华,不管是守城的兵卒,还是路上的普通庶民,看着似乎都精神气饱满。
不像我们羌人那一边,这冬日一过,好多人都因为严寒过世,还有好多人因为吃不饱而死,将军这里的日子可真让人羡慕!”
有句话说得好,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这种暂时性的盟友对你大加夸赞,绝对不要相信那是什么真心话,看来是有所图了。
原本以为对方是过来购买粮□□盐等物品,杨秋也做好了准备,给对方一些低廉的价格,只要不亏本就行。
毕竟有羌人在西边牵扯着汉军一部分主力,对她来说是有利的,有时候生意也不能只图利润。
但是对方一开口就说出这段话,显然所图的不是杨秋所猜测的东西,于是杨秋笑着打起了机锋。
“不知道羌王可否听说过一句话,面子工程?”
唐枸这个壮汉瞬间露出了困惑,两个人都是用汉朝的官方普通话在交流。
而对于唐枸而言,他的语音自然不标准,也只能听懂对方最浅显的语言。
如果汉人要开始咬文嚼字,那他是绝对听不懂的。
但眼前人好像也不是在咬文嚼字,就是这几个字组合起来,听不懂。
不过身为一方首领,也不能表现自己的愚蠢,那就太丢面子了,于是唐枸换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的疑问。
“将军很重视面子这种事情吧?”
杨秋差点笑出声,看看,还不是踏入了她的陷阱,于是她用一种忧愁的语气开口了。
“人要脸,树要皮,这世上谁人不重视自己的面子呢?谁希望有人在背地里说自己是个穷酸之人。
杨家军发展到今日这个地步,步步艰辛,去年几场大战更是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实际上杨家军治下的庶民和羌王你们的子民一样,都在面临吃不饱饭的困扰。
只是我这个人太爱面子了,加上杨家军也需要维持一点形象,所以羌王来的路上见到的都是精神气饱满的人。
因为这些人都有专门的饱饭可以吃,也是为了展示给来来往往的商队看,我私下里称之为面子工程,总不能让人误会我杨家军揭不开锅了。”
杨秋的语气一片诚恳,唐枸瞬间被噎住了,这真的不是忽悠他吗?
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爱面子,结果又把杨家军的虚假全部告诉他,这番话是不是有哪里不对?
唐枸自然不知道人要皮树要脸后面接的那句话。
人要脸树要皮,树要没皮必死无疑,人要没脸天下无敌。
所以此刻的唐枸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当中。
他过来是要借粮的,来的路上看到杨家军治下的县城百姓没有面黄肌瘦,看着精神气那样好,他还以为杨家军富裕得很呢。
结果对方一开口就先给他哭穷,是不是搞错剧本了?
哭穷这事儿不应该是他先开始吗?搞得他现在都不好把自己准备的剧本演出来。
“将军这里的情况竟如此严重吗?”
尴尬沉默了许久,唐枸憋出了这样一句话询问。
因为眼下他实在不知道该用哪句话开口了,总不能在对方说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还说借我一点粮吧。
这话当然也可以说出来,但对方肯定是直接拒绝呀。
“唉,大家都在用力的活着呀,想让子民们都吃一口饱饭,太难太难了。
羌王,我愧对于我的子民啊,到现在竟然还让他们忍受饥饿严寒的困苦。”
唐枸:“……”
这让人怎么接话,难道要让他跟着一起哭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