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杨秋在这件事上带有一点私心,她想要靠近自己心中理想的旗帜,但显然目前的政治体制还不适合。
所以杨秋定下的旗帜是一面纯红色的旗帜,上面没有其他东西。
这足够简单,也无需让大家讨论添加什么东西合适。
因为即使大家讨论了结果,杨秋也不会满意,所以眼下这面纯红色的旗子是她认为最为合适的选择。
而祭坛之上,白石砌成的祭坛高大威严。
四周有多少块石头,周围的殿宇如何修建,这些全部都是荀谌令狐邵等人讨论出来的礼仪修建而成。
而此刻,眼前的祭坛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杨秋站在这高阶之上,完全可以俯视下面的所有人,带着一种天然的居高临下之感,仿佛正在俯视苍生。
但其实她才刚刚迈出这重要的第一步。
因此,杨秋的心情在这一刻也更加庄重虔诚了起来。
此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充当礼官的张角正在祭坛旁边主持今天的仪式。
这是杨秋为张角送上的最后一个礼物,也是她对太平道的改造,使其以后充当礼仪教化。
此时的张角已经非常瘦弱,他的身体已到了强弩之末。
之所以坚持到今天,就是因为张角也想要完成今天这场仪式,代表着太平道的归顺,代表着太平道的未来。
在张角的后面,自然还围绕着一群乐工在旁边等待着。
其中有一个巨大的建鼓,体积特别庞大,声音洪亮低沉,能够传到非常远的距离,发出来的声音更是有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
此外还有编钟、笙、箫、埙等乐器。
在这些乐器当中,鼓起到核心的引领作用,是祭祀音乐当中的核心。
而这祭祀的严肃气氛当中,礼乐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
随着时辰的正式到来,张角对着身后的人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开口道。
“起!”
钟鼓齐鸣,礼乐开始,庄严庞大的祭祀礼乐开始响彻在这祭祀的天地当中。
杨秋穿着冕服,以这辈子最严肃的走路礼仪一步步朝着祭坛前进。
而当杨秋到达祭拜位置之时。
这一刻,所有的礼乐被张角宣布暂停,而杨秋已经站在天坛面前。
张角这礼官再一次根据礼仪指挥了起来。
“祭!”
声音落下的那一刻,杨秋缓缓地以最庄重的礼仪跪拜了下去,后面的人也接着一同跪拜。
接着建鼓剧烈响动起来,整个天地仿佛都沉浸在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当中,在场所有的官员都跪拜在了地上。
这一刻的仪式并不是任何的臣服,而是对天地的敬畏。
等到礼乐结束,庄重的跪拜仪式结束后,张角宣布了第三个步骤。
“献!”
此话一说出来,作为祭祀礼仪的三牲,也就是牛羊马被献到了祭坛这里。
接着再就是五谷,之后还有酒、布帛等。
这个环节可以把一些新生的种子全部都献上来,算是对天的敬奉。
等到这个环节结束之后,杨秋看着下面已经重新站起来的众人,她拿出了自己准备好的祭文:
赫赫上苍,垂鉴吾邦。华夏大地,历经沧桑。往昔动乱,庶民罹殃。风雨如晦,苦难未央。
吾等怀仁,立昭国邦。欲护文明,使之恒昌。祈愿百姓,衣食丰穰。耕者有田,居者有房。
今立此誓,奋发图强,团结万众,不畏艰难,不惧风霜。
……
愿吾昭国,繁荣兴旺,风调雨顺,谷满粮仓。华夏子民,不断成长,引领时代,前路辉煌。
上苍明察,俯赐吉祥,佑我昭国,助我兴邦。此心拳拳,永志不忘,昭告天地,诚意满腔。
尚飨!
杨秋念完这一番祭文之后,张角在旁边高呼起来。
“再拜昭王,自此之后,昭国建立,愿天下太平!”
于是,原本已经站起来的百官这一刻全部都跪在地上对着杨秋行礼。
“臣等拜见昭王,愿吾王千秋万岁,长乐无极!”
至此,周围的礼乐再次奏响,庄严古朴的祭祀礼乐在这一刻响彻在了天地之中。
烈风吹动着周围的旗帜,那红色的旗子好像是这冬日天空当中最亮的颜色。
而这一天,除了昭国的官吏参加了今天的参拜行礼,汉朝的官吏也作为邀请之人在不远处观看。
当然,不愿意来也行,但实际上还是好奇之人居多。
蔡邕父女在不远处的牛车上面观看了整个仪式。
蔡文姬此刻的胸腔有一种激荡的感觉,仿佛整个心绪也在这一趟仪式当中激动了起来。
“阿父,这是开天辟地的事件,千百年之后,今天的事情也会留于史书之上,未来依然会被那些人津津乐道。
我想他们不会在言语当中嗤笑,只会敬佩于这样一位豪迈的女子登上了王位之上。
女子这一辈子为什么就要在后宅相夫教子呢?阿父,我觉得我没办法在答应明年嫁人了,这会不会很任性?”
蔡文姬的这番话让蔡邕在一旁沉默了许久。
有时候,有些事情没有见到还可以自欺欺人。
而今天昭国就这样正式建立了,而且还是在自己的眼前建立。
蔡邕怎么都没法说昭国未来前途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