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所以刘宏打算断尾求生。
  倘若他放弃了西北,到那时,战场上便又只剩下杨秋和董卓两人开始争斗。
  让他们内斗起来,这才是他期望看到的局面。
  当然,这种放弃肯定不会是明面上的,表面上董卓依旧是大汉官吏。
  所以未来会形成何种局面,确实得看董卓和杨秋二人将会如何抉择。
  刘宏所做的不过是赌上一把。
  就算这两人未能如他所愿地打起来,但他若往南边成功转移,至少可以减少朝廷往西边战场上运送粮草的负担。
  从而让朝廷恢复一些实力。
  所以刘宏的这一举动,自然会有人猜测出来。
  至于袁术这一边,他与自己的幕僚们在讨论另一件事情,即关于昭国建国举行仪式的事情。
  此时,汉朝这边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袁术这边则是听自己的心腹在现场观看到的情况。
  那一批出行的官吏,身份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方势力都派了自己的人去探查昭国,袁术的心腹自然也在其中。
  因此,袁术也了解到了现场的整个流程仪式,相当正式宏大。
  此时此刻,袁术直接冷笑了起来。
  “天无二日,军无二帅,竟被一个女子逼到了这种程度,这天子当得可真是丢人至极!”
  第110章
  暮春三月,柳絮纷飞。
  新建立的昭国,全然没有汉廷那般诸多烦恼,反倒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此时,各行各业的考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终的角逐。
  自三月伊始,各项考试便持续推进,甚至许多考试已然提前决出了最终结果。
  在文试方面,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等,因为只需一张试卷,再加上一个修建好的考试场所,所以文试的进程堪称最快。
  杨秋依照事先放出的风声,对各个科目前十名给予了荣誉奖励与金钱奖励,并且将能力出众之人纷纷安排在了各级官吏岗位上。
  毕竟当下最为缺乏的是底层官吏,这样的考试能够瞬间提拔众多人才。
  而这些底层官吏,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惊世之才,只需做事踏实、懂得基本算法识字即可,其他方面都可以慢慢学习。
  所以,这场考试与后世的科举并不一致,也并未进行状元、探花、榜眼之类的分类。
  反正在众人眼中,昭国的考试对各行各业都极为重视。
  即便在儒家经典上考得不佳,但只要算数能力强,同样也能被任命为官吏。
  而在算术这个科目上,虽未出现惊世天才,但杨秋深知数学的重要性。
  于是,她直接在明算科这个科目上大幅增加了奖励力度,尤其是对前三名的奖励,简直令人眼红不已。
  不仅赠送马邑县的房子,还送上牛车骏马,最后又给予大笔金钱与丝绸。
  并且,她还放出风声,说明年明算科的奖励还会进一步增加。
  这无疑暗示了昭国明年还会继续举行考试,而算科在昭国极为重视。
  于是,所有来到马邑县参加考试的人,都对这批获得奖励的人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纷纷感叹他们的运气怎会如此之好。
  而接下来,又传出一些工厂里,一些织布速度快的工匠也会获得些许奖励的消息。
  于是整个三月,各项考试都在给名列前茅的人颁奖,马邑县简直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氛围。
  而这一整月,从月初开始比试,到月底,就只剩下武举尚未结束。
  主要是武举这件事情颇为耗费时间。
  参加武举的人一般要进行单独的骑射、步射,以及臂力、拉硬弓、举大石等比试。
  等这几个项目比试结束之后,各个项目分数将加上总和,最后按照综合成绩进行总排名。
  毕竟,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所以武举的比试科目繁多。
  在这种情况下,报名何种科目完全看个人自由,毕竟是最后直接计算总分。
  因此,武举的比试时间就变得极为漫长,一直持续到三月底,所有的分类才比试结束。
  而这个时候,自然要进行总比分排名了。
  而昭国之前传出过风声,说昭王非常重视这次武举比赛,名次排前的人会受到重用。
  如今天下还未彻底统一,所有人都知道武将大有可为。
  因此,参加这次比赛的人激动不已,都梦想着自己能有一个好前程。
  而今日,负责宣传的官吏直接在全城通知了所有武举考生。
  明日就会公布这次武举的前一百名,具体名次届时会张贴在城墙那里公布,而前十名还会被引荐到昭王面前。
  这个消息一经传达,整个马邑县都沸腾了起来。
  如果他们没猜错的话,按照昭王之前的作风。
  凡是她亲自接见的人,都会给予重金奖励,送房送车那都不在话下。
  如今一场考试就能变得有名又有钱,这种好事谁能不激动?
  所以,一群参加武举的考生聚集在各大酒楼里,纷纷猜测着明天的结果。
  尤其是在比试上表现出色的人,此刻都满心期待着自己明天是否会出现在排名榜上。
  而在这些人的讨论之中,徐晃这个名字被一群参加武举的人反复提及,都觉得此人恐怕未来前途无量。
  因为这人报的考试科目极多,几乎每一个科目都考得非常优秀,简直就是个全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