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所以,这边冬日生活的特色之物,各式各样的火炉,以及各种各样的保暖工具,那都是必须要提前准备的。
  这一日的上午,在杨秋招待华佗的时候,荀攸正带着自己的长子在昭国逛街。
  大的物件基本已经添置完了,家里花草摆件厨房等细节东西,荀攸现在都交给了自己妻子去挑选,而他今日得带着长子荀缉在马邑县城池游览。
  几年过去,荀攸只觉得这座城池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整座城池扩大了好几倍,马邑县的繁荣兴盛,虽然比不上过去洛阳的繁华之景。
  但是荀攸觉得,在如今动乱的天下之中,马邑县已经是当今天下最为繁华安宁的地方了。
  如果让那些老百姓有得选,恐怕他们都愿意生活在这样和平安宁的环境之中。
  这个选择大约没有错,当初荀攸在监狱里面想的就是,若是还能活下来,那他就去益州。
  因为那时候的荀攸认为,益州隔着天险,未来天下四处战乱,益州必定会是天下最和平的地方。
  如今虽然阴差阳错来到了昭国,但自己所求的和平安定,倒是和最开始的愿望符合了。
  “阿父,我这两日观察了许久,实在没看懂那个长长的马车是作何用的。
  好像在固定的地方会停下来,然后会有人从马车上下来,又有人上去,就好似固定了路线一般。
  这应该不是私人车马吧?”
  荀缉今年十岁,已经是个小郎君了,他是荀攸的长子,非常聪明,性子也颇为类似荀攸。
  荀攸也非常重视这个儿子,所以出门做事儿也常把儿子带在身边,教儿子为人处事。
  听到自家儿子这个问题,荀攸也看一下了书坊不远处停下的马车,其实他也注意到这种固定路线马车许久了。
  如果没估计错的话,这应该是昭国官署下面的马车,专门用来给普通人通行。
  “黄侍卫,吾儿好奇之事,其实我也很好奇,这种马车在昭国叫什么?”
  黄侍卫名叫黄泽,这是昭国这边给荀攸安排的亲卫。
  除了负责保护荀攸一家人的安全,这几天也帮助荀攸了解昭国的各项情况,帮助荀攸尽快融入昭国。
  “荀君,此乃公共马车,专为无车之人方便出行而设。
  这几年城池扩建,从东市到西市需耗费许久时间,常常耽搁出行。所以这种固定路线的马车,能够方便人们尽快到达出行地点。
  其实这种公共马车也才实行不到一年之久。最开始主要是在乡里之间实行。
  荀君也知晓,乡里之间的人距离城池甚远,所以每个乡都会有这种公共马车定时出发。”
  这年头,出门一趟是相当不容易的,哪怕是豪门大户,出门也得坐在马车或者牛车里面,风尘仆仆折腾许久。
  而对于乡里之间的人来说,出门就更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了,走路基本可能一天之内到达不到城池,坐私人车马的话又需要出昂贵的钱。
  但不出钱的话,有时候缺了布匹食盐又或者一些杂货物品,那生活又过不下去。
  所以民间私人车马出租很是流行,但价格也挺昂贵,所以对于乡里之间的人来说,不到必要时刻,他们其实并不愿意去城池一趟。
  杨秋让这种公共马车开始运行,主要是这几年财政越来越好,马匹越来越多,再加上周边的官道都已经修得宽敞平整。
  所以这种公共马车就开始运行了起来,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在昭国通行,但是在雁门郡基本都已经开始运行开了。
  若是运行好的话,明年在太原郡也会开始施行。
  毕竟,要想富,先修路。
  路已经修好了,就得让普通百姓开始喜欢出行,若没有出行哪来的消费?哪来的商业繁荣,所以这种马车通行是必定要流行起来的。
  当然,乡里之间还有骡子拉车,又或者老牛拉车。
  这种民间的交通工具自然也在允许通行,公共马车只是多提供一种便宜且方便的出行方式而已。
  “原来如此,不知此公共马车收费如何?吾观此马车乃是四轮,着实令人有些诧异。”
  “一钱即可。当然,汉廷那边的五铢钱如今已不能使用了,我说的是大昭通宝。
  至于四轮车,其实主要在城池还有一些宽敞平坦的地方上使用,大多数地方依然用的是二轮车。”
  黄泽此言一出,一旁的荀缉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因为在汉廷那边若是要坐牛车出行,至少得要十文钱以上。
  如果还有非常重的货物跟着出行,那甚至要准备几十文钱。
  大昭通宝虽然比一枚五株钱的价值要贵重一些,但是仅需要一枚就能坐车通行了,这未免也太便宜了。
  之前荀攸和荀缉这对父子俩还以为昭国施行这种公共马车,其实是为了挣钱,如今看来倒像是亏本在运行。
  “黄叔,我观四轮车相较而言更为宽敞大气,然为何仅能在少数地方得以使用?莫非是因四轮车造价太过昂贵?”
  充满求知欲的荀缉好奇地问了起来,他在汉廷那边没有见过四轮车,导致他现在忍不住好奇。
  既然能造出四轮车,四轮车能装的人和东西也多一些,怎么不大面积使用呢?
  这个问题让黄泽瞬间笑了起来。
  “小郎君,你这个问题我当初也甚为好奇,那时我与我的同僚亦都曾讨论过,皆不明白其中缘由。后来接触到几个工匠之后,我们方才明白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