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第158章
  五年后,长安城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
  八月一到来,整个长安城的市民都很兴奋。
  因为昭王在年中通知,八月十五将会举行一场盛大的中秋赏月节。
  届时,全城的人都可以自由活动整晚,因为八月十五那一天没有宵禁。
  目前已知的是,东市和西市会准备许多猜灯谜活动,据说很多酒楼摩拳擦掌,想要在此次灯会当中独占鳌头。
  毕竟京兆尹那边下达了通知,今年的灯会以酒楼的方式参加报名,评选前三名的酒楼将会得到蔡邕亲自提字,并且还有惊喜奖励。
  蔡邕,那可是闻名天下的大学者、大书法家,他的字价值千金。
  若以后能得到此人的题字,酒楼未来的生意必定源源不断。
  所以各大酒楼从年中开始就招揽能工巧匠,制作各种精美灯笼,以求在中秋节那一天一鸣惊人。
  因此过去这几个月,除了工匠们获得了一大笔酬劳,就连很多寒门出生的读书人也在这次灯会当中挣了一笔小钱。
  毕竟,既然要猜灯谜,那总是需要读书人准备谜题,再加上还要题字,这总算给一些寒门出生的读书人给了一笔挣外快的机会。
  各大酒楼都非常豪爽大方,尤其是有创意能制作出精美灯笼的人,那更是给钱给得爽快。
  当然,除了举办灯会比赛,猜灯谜这种活动,当天晚上还有盛大的放烟花庆祝仪式。
  这种事情自然就不需要普通老百姓参与了,会有专人去放烟花。
  除此之外,还有从七月初就开始举办的蹴鞠运动,各个郡都派出了一个队伍来进行比赛,八月十五那天就会决出冠军。
  这项运动从三年前开始形成惯例,到现在每个郡都希望在这个比赛当中获得名次。
  除此之外,还有民间举行的打马球运动。
  这项活动参与人数要少一些,毕竟能够进行这项活动的人,平时要有马匹练习。
  那至少是属于有钱人了,算是贵族的活动。
  当然,打马球比赛男女是分开的,长安许多贵族子弟组成了不同的队伍,平日里面约在一起了就会比赛玩一玩。
  而外地来的人若是想要尽快的融入长安士族子弟阶层,那么参加这种运动是最快的方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法能尽快融入长安的士族子弟阶层。
  新修的长安城里面,在东市这里,由昭王亲自吩咐,王烈亲自提字的凌霄楼在去年年底已经彻底修建完成了。
  这座凌霄楼占地面积一公顷,相当于有一万平方米。
  当然,最中央的凌霄楼占地面积没这么大,它周边有一些附属建筑群,包括一些马厩、车舆库、仓库、厨房与膳房,以及茅房等。
  而最中央的凌霄楼是主体建筑,这座楼占地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高度有十丈左右,相当于有三十多米,共有五层楼。
  它是长安城一座相当宏伟的建筑。
  至于为什么此处聚集了长安士族子弟,因为凌霄楼一楼专门为读书人敞开大门。
  有才华的读书人可以通过写诗作赋做题猜谜等方式,进入凌霄楼一楼。
  而在这里,一群读书人可以谈天说地,可以写诗作画,可以舞文弄墨。
  又或者讨论时政大事,又或者进行辩论,再或者直接去一楼大堂中央演讲,对自我言论宣传推广。
  当然,这种事情人人都有欲望。
  所以想要上前去,要么交钱,要么抄写完好一百本书。
  至于贫寒的读书人,若是连写诗作赋的才华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凌霄阁外面进行抄书活动。
  每次抄写 一百本书,就能够获得一个月去凌霄楼的资格。
  所以一楼就是一个供读书人交流谈论的地方,在这里的人可以高谈阔论,结交朋友。
  当然不能进行人身攻击、言语辱骂,只能在学识上进行辩论。
  至于二楼和三楼,那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面放了许许多多的书籍。
  众人可以在这里免费看书,但不能带走,当天看完当天放回,第二天可以继续来看,所以二楼和三楼要保持安静。
  而到了第四楼,这里是长安月报的寮房,王粲带着自己的下属在此地办公。
  因为地处东市,再加上一楼又常年有各种辩论,所以可以收集到很多最新消息作为新闻。
  长安月报的内容偏向于市民百姓,它不是官方的公文邸报,更偏向于对昭国各个地方情况的介绍。
  报纸会经常刊登一些诗词歌赋,偶尔也会介绍一些市井传闻,更多的时候是负责向民众科普一些医学农学美食类的小知识。
  当然,很多时候还会刊登长安要举行的各种活动,比如蹴鞠、打马球又或者灯会之类的活动。
  至于国家大事,这个一般在得到官方授意之后会进行宣传。
  所以平日里面,长安月报主要是做一些市井生活之类的宣传。
  目前月报还有专门的栏目刊登故事小说,可以说内容渐渐变得丰富多彩。
  因此,凌霄楼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聚集地,表现优秀的甚至能够直接得到王粲赏识,然后刊登其作品在报纸上。
  若是作品足够优秀动人,甚至有可能一举成为长安名人。
  当然,若是才华足够突出,还有可能被举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