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胤禛也这么想,冷静打了个千儿,“今日儿定会给皇阿玛和额娘一个交代,如果解决不了此事,朕自愿禅位于有才能之辈。”
  文武大臣们听得心惊肉跳,耿佳德金都快要晕过去了。
  这下子别说做后族,他耿氏过了今日,还能不能留下根儿都另说。
  所有人都有股子做梦一样的震惊和惊慌,看起来也不比被太后带进安佑宫的命妇和妃嫔好到哪儿去。
  除了耿舒宁。
  她垂着眉眼,比胤禛更冷静,比大臣们更沉默,完全看不出任何惊慌,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胤禛关心则乱,倒是康熙这会子回过点味儿来。
  他不会跟自家儿子一样心疼这丫头,如果遇到事儿,牺牲她的命可以解决,他会毫不犹豫杀了耿舒宁。
  所以他能冷静发觉耿舒宁的淡定,以他对这丫头的了解……应当是有应对之法了。
  所以康熙也不多训斥胤禛,敲了敲轮椅。
  “进去再说!”
  等到绕过影壁,靠近大殿,康熙和胤禛的脸色更加难看,大臣们都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没能进门的命妇和妃嫔,晕了好几个,在一旁叫宫人伺候着,都不敢走。
  在门口和门内站着的所有女眷,面色也都格外苍白,一脸魂不附体的模样,看着供奉菩萨和先祖牌位的正前端。
  太后就跪在那里,以匕首割开自己的手指,在摆开的长卷上,写了很长一段血经。
  康熙挥手止住众人的问安,叫人抬他进入了大殿,沉声问太后——
  “乌雅氏,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听到动静,太后顿了下,跪着转过身,平静对康熙行礼。
  因为失血和素服的缘故,这会子她的面色格外憔悴,看起来竟有些出尘的脆弱。
  她淡声道:“回陛下,臣妾今日之举已再三思量,着实是没了其他法子,却不能眼睁睁看着皇帝走错了路,只能如此。”
  康熙面色越来越冷,将冷笑憋回了嗓子眼。
  她可不是只能如此,她太能了!
  他从未想过,有女子敢以这种方式逼迫皇帝。
  可就情理而言,他和太皇太后确实也不能斥责太后行母责。
  太后并不在意康熙的冷脸,抬起头注视着胤禛,神色是前所未有的慈祥平和。
  “禛儿,额娘今日之举,无论有什么后果,都是额娘心甘情愿的。”
  “即便我死了,也与你无关,我只盼着你能清醒过来,不要再错下去了。”
  胤禛咬着牙跪地,“儿不懂额娘何意,必是有所误会,还请额娘明示!”
  太后也不看耿舒宁,只垂下眸子,“那我问你,以宫规而言,宫女出宫后是否不可再回宫?”
  “我再问你,以大清律例,女子是否可以上战场?”
  胤禛冷静回答:“皆不可,但耿氏是得先祖庇佑,并非寻常宫人。”
  太后笑了下,“好,那我再问你,身为皇帝,可否专宠一人,叫后宫成为摆设?”
  “就算耿氏有功,你也不必非将她纳入宫中,现在京城上下都知道,三阿哥四阿哥年幼,储位堪忧,你却视而不见,对得起爱新觉罗氏的列祖列宗吗?”
  胤禛在路上就算到太后会如此问了,依旧很冷静。
  “朕登基至今,先有天灾,后有边患,忙于朝堂,实无心力入后宫,待得天下稳定,朕自会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
  “至于耿氏,她为奉御女官,侍奉朕左右是她的本分,怎可与妃嫔相提并论。”
  太后冷笑,“说得好听,你当本宫没看过敬事房的彤史吗?她既不是妃嫔,怎配伺候床榻!”
  “更不要提,她受宠近三年,却依然无子,又有失贞之过,你将她留在身边,叫后宫妃嫔如何自处?又叫朝堂上下如何信你清名!”
  “本宫生你一场,上辈子约是欠了你功德,好不容易将你养这么大,于情于理也无法坐视不理。”
  “你却只当本宫的话是耳旁风,这就是你身为皇帝要为天下表率的孝道?”
  “当着祖宗和漫天神佛的面儿,你扪心自问,可堪为帝?”她侧了侧膝,指着菩萨金相和先祖牌位。
  “以你所为,实非本宫所期,哪怕我今儿个舍了自己这身骨血,也得替你赎罪!”
  耿舒宁一直在心里嗑着精神瓜子,虽看似恭顺沉默,实则吃瓜吃得格外起劲儿。
  听到太后这句跟正史相当的话,看一旁跟苏培盛比着脸儿发绿的康熙,她赶紧咬住了舌尖,生怕自己笑出来。
  看来不管老爷子嘎没嘎,都耽误不了太后留下名人语录哇!
  胤禛并没有慌,他说要护住耿舒宁,就绝不会后退。
  他定定看着高大的金像和一个个牌位,声音坚定沉着。
  “朕扪心自问过无数次,上对得起皇阿玛信赖,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朕登基至今,虽无皇阿玛之英明神武,却自认还算得上守成之君,功过皆有,却无愧于心。”
  他看向太后,眼神比太后更平静,甚至带上了几分悲凉。
  “额娘,在你眼里,我从来没能叫你满意过,不过一点子私情,于情于理都不该闹到今日这一步。”
  “今日你可以骨血逼朕杀了耿氏,明日你是不是要以自身安危,逼朕打破皇阿玛不立后的誓言立您为皇太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itle=""target="_blank">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