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李氏:“人家只是表面不在乎。”
  “那又如何,生不生是姐姐说了算,让他们着急去。”弘时道。
  “你姐姐生不出来,人家可以找别的女人生。”李氏被头脑简单的儿子整的有点暴躁。
  “姐夫不是那样的人。”弘时道。
  李氏懒得和他说了,“行了行了,管好你自己吧,今天欠下的功课晚上一定要补回来,不许趁机偷懒。”
  弘时:“……”
  二人回到王府,先去正院见福晋。
  福晋道:“王爷下午回来了一会儿,又去十四爷府上了。”
  弘时:“十四叔?不应该是十三叔吗?”
  李氏心说你这小子真是想什么就说什么,这能直接问吗?
  福晋也恨不得翻个白眼,“都是亲兄弟,互相来往再正常不过。”但其实连她都觉得奇怪,自家王爷和老十四这段时间的关系怎么突然就缓和下来了,十四福晋还下了拜帖说过几日要带儿子来玩呢。
  弘时见过福晋,便会前院去了。
  李氏这才和福晋说起郡主的事情。
  福晋听她说把郡主的陪嫁丫鬟如意带回来了,便想起云安的梦。
  “我刚和王爷讲了这事儿,王爷也说小格格这梦有几分神奇,不可大意。没想到你们去一趟还真查出古怪来了。”福晋道:“既然是郡主的事儿,便由你这个当额娘的去审吧。若是如意那奴才做了背主的事情,绝不可轻饶。但她若是被迫的,就也别太为难她了,到底是伺候了郡主十多年的人。”
  李氏颔首,“妾身明白。”
  “对了,之前的事情也问问她。那些嚼舌根的话是怎么传到郡主院子里的。”福晋又道。
  李氏点头,她有些不好意思,“让您费心了。”按说郡主是出嫁的女儿了,娘家不该插手这么多。
  福晋笑道:“何必说这些见外的话,家里孩子本就不多,若是还照顾不好,我这个当嫡母的也太不称职了。”她摆摆手打发李氏回去。
  李氏走后,刘嬷嬷进来说:“年氏那边要派人往四川送封信。”
  福晋皱眉,送往四川的,那就是年氏送给二哥年羹尧的信。“王爷知道吗?”
  “那边没说。”刘嬷嬷道。
  福晋想了想,“那先把信留下,王爷看过后再送。”
  第26章
  胤禛去胤祯府上,是为商议筹备粮草的事情。策妄阿拉布坦是朝廷的心头大患,两三年内,必有一战,已康熙的想法,这次最好是彻底解决了准噶尔的问题。因此要做足准备。
  胤祯对此事一直表现的很积极,如果需要派遣一位皇族宗室作为主帅。他定会全力争取。
  他想试探试探胤禛的态度,就算不支持他,也别跟他唱反调。
  胤禛倒是想唱反调,但如今皇子中除了胤祯,还真没更合适的人能率兵出征了。
  当然,以个人能力来说。胤禛觉得十三弟胤祥更合适,但一来胤祥有腿疾,不宜长时间骑马奔波,二来汗阿玛也不会派他去。
  但老十四这傻大个表现的太积极了,谁都能看出来他想挂帅出征。
  胤禛最看不惯他这张扬的性子,“何时动兵还没定,你先别忙着上蹿下跳,老老实实做好汗阿玛派给你的差事最要紧。”
  胤祯见四哥又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教训他,脸也垮了下来。“汗阿玛交代的事情我哪一件没干好?”
  兄弟俩没聊几句,又开始拌嘴。胤禛想告辞,十四福晋那边却让人送来了几盒点心,说是厨子新学的玉带糕,让胤禛拿回去给府里人尝尝。
  这本是胤祯和十四福晋商议好的,但胤祯这会儿正生胤禛的气,就道:“这是给侄子侄女的。”
  胤禛:“什么意思?我不能吃?”
  胤祯翻了个白眼,“四哥你非要跟孩子们抢吃的,我也不好拦着。”
  胤禛:“……”
  直到回了雍王府,胤禛还气呼呼的,他先去见福晋,让正院的人把点心分一分,给各院送去。
  他和福晋一人尝了一块。福晋笑道:“十四弟妹真是有心了,这玉带糕听说是从南方传来的做法,满京城也没几个人会呢。”
  胤禛哼道:“没什么好吃的。”
  福晋:“……”看来自家王爷和十四爷又闹别扭了。
  她于是转移话题,说起年氏让人给四川送信的事情。
  胤禛闻言“哦”了声,“让人抓紧时间去送吧,年氏已经让我看过了。”
  福晋一愣,年氏当真谨慎。连给娘家人的信都会让王爷过目。
  府里其他侍妾给娘家送信,可从来不需要让王爷看。
  当然,李氏当初给在外任职的父亲写信,福晋会打开看看。
  这么一想,年氏出身高也有出身高的坏处。许多心里话都不好在信里说。
  年氏早料到自己给二哥写的信,王爷会看,就算不看,心里也会猜测信中的内容。与其让他疑神疑鬼的,不如主动拿给他看。反正信的内容他那日都说了,自己只是按照王爷的意思,以自己的口吻写下来而已。
  正院那边送糕点过来时,云安正准备睡觉,听到有点心吃,小家伙又从乳母怀里下来,好奇地跑到年氏这边,探头看食盒里的玉带糕,玉带糕是用米粉做的,里面还放了核桃仁、桂花、莲子等,看起来像是玉带上镶嵌着宝石。
  年氏见她扒着桌子,踮着脚尖,有些好笑,“小馋猫,别看了,这个你不能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