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小孩们玩了一会儿小狗,又去云安屋里看她的玩具。
  云安大方地拿出玩具给哥哥姐姐们看,旁边还有个爱显摆的弘历,给大家介绍这些玩具的来历:“这个是乌库玛嬷送给妹妹的,这个是皇玛法送的,这个是我额娘做的、这个是云安舅舅送的……”
  英华、弘旺和铃兰忍不住露出羡慕神色。
  云安忍不住瞥一眼四哥,你这样爱显摆,很招人烦的诶。
  但小孩子大概都是不懂低调的,弘昼也在旁一脸骄傲。
  云安只好转移大家注意力,让哥哥姐姐们陪自己玩。铃兰和英华都是十来岁的年纪,俩人已经知道哄着妹妹玩,云安看到两个姐姐头顶的寿数都不算多,就朝她们撒娇,让姐姐们帮着姐鲁班锁,给她们加了点儿生命值。
  弘时和弘旺两个年纪大一些的小少年,跟他们玩不到一起,就在旁一边看着一边说话。
  弘时听弘旺说已经开始读《春秋》了,有点惭愧,自己比他大,都还没开始读呢。小少年有一瞬间打算从此奋发图强超过弟弟,但也只是想了一下,真学起来可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在圆明园热闹了一天,天快黑了,八福晋、九福晋才带着孩子们告辞。
  没过几日,远在热河的康熙就听说了这事儿,老四媳妇可不像好客的,怎么突然请了老八、老九两家?
  难道老八他们又要拉拢老四了?
  第36章
  康熙一开始是很喜欢胤禩这个儿子的,虽然母亲出身不算高,自己却很争气,很有眼色,待人谦和,办事也是挺靠谱的。
  但事情坏也坏在胤禩这八面玲珑的性子上,皇子中老九、老十都为他马首是瞻,甚至老大当年也来保举他,现在老十四也成了他八哥的拥护者。
  康熙希望皇子们兄友弟恭,却也不是这么个抱团法啊,他这个阿玛还在呢。
  更别说那些宗室勋贵,一个个都跟被灌了迷魂汤一样,支持老八。
  康熙每每想到群臣无视他的意愿,保举八阿哥,都气得胸口疼。
  而且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这些人被老八他们拉去,就死心塌地的,哪怕康熙再三当众表示老八不可能是储君,这些人还是不放弃。
  康熙现在已经放弃跟这些人商议储君人选了,谁接替他坐这把龙椅,还是他说了算吧。
  现在让康熙头疼的是,老五、老七那几个虽然跟老八保持距离,但自身能力有限,康熙用起来不顺手。老三倒是文武双全,却不会用人,就剩个老四,踏踏实实能干活,也没参与到储位之争中,康熙出去玩的时候,能放心地把朝政交给老四。
  如果连老四也被老八他们拉去了,康熙以后肯定不敢让他代管朝中事务,也不能给他安排重要的差事。
  这么多儿子,到头来一个能用的都没有。想到这儿康熙更生出一种惆怅来。
  胤禛还没察觉汗阿玛又开始疑神疑鬼,仍按部就班地处理汗阿玛安排下来的差事。
  他办得越稳妥,康熙心里就越不想胤禛跟胤禩他们搅和到一起。
  就在康熙打算找机会提醒胤禛时,京中传来消息,说胤禩得了伤寒。
  伤寒这病凶险起来可是要人命的,而且还容易把病气传给别人。
  康熙现在虽讨厌胤禩,但那终究是他儿子,不能不闻不问,于是下旨派十四阿哥胤祯负责请医问药。
  与此同时,康熙也在观察老四的反应,这小子若是真和老八他们搅和到一起去了,这时候肯定着急。
  观察了两日,没看出什么异常来。
  胤禛让人给京城送信,康熙还特地叫人把信要来,拆开看了看。
  胤禛分别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福晋的,一封是给年氏的。
  给福晋的信里主要是问家里的情况,儿女们的身体,还有三个小阿哥的功课。
  给年氏的信则有点肉麻,康熙都没眼看。老四看着挺正经一人,写得这都什么东西。
  两封信都没提老八,康熙这才松了口气。却仍不放心,毕竟老四看起来就不像老九、老十四那么没有城府,说不定只是这小子隐藏的深。
  这日胤禛来汇报完正事儿,康熙便问他,“老八病了,你让人去看望他了吗?”
  胤禩得个病都比别人动静大,用不着胤禛去看,热河这边的官员都已知道他的最新病情和太医开的方子了。胤禛又忙着安排康熙和太后回銮的事儿,就没顾上派人去问。
  他只能老实道:“回汗阿玛,儿臣未曾派人去探望八弟。”
  “伤寒这病凶险,你该让人去看看。”康熙道。
  胤禛应是,立刻派身边长随去探望胤禩。
  福晋也听说胤禩得了伤寒,连日高烧不退,胤祯都住在胤禩园里了。
  但伤寒这病容易传人,福晋担心去探病的人把病气带回来,就暂时没让人去。
  偏偏弘时和郡主听说八叔病了,都主动来找福晋,表示自己愿意去探望八叔。
  弘时自然是因为他和弘旺堂弟的交情,郡主则觉得八福晋对自己有恩,八叔生病,她不能不闻不问。
  福晋只好跟他们解释伤寒这病十分危险,越这么说,二人越是想去。
  弘时觉得嫡额娘实在是太冷漠了,语气就有点冲:“听说九叔、十叔他们都派人去了,十四叔更是住在了八叔家里。大家都替八叔担心,就咱们装不知道,外人知道了,该如何想咱们雍王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