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小孩玩饿了才回太后处,不料胤禛也在这边。
云安一见阿玛来了,立刻跟个小炮弹一样冲进阿玛怀里。
胤禛抱起女儿,一摸她后背都是汗,有点无奈地点点她额头,“到哪儿疯玩去了?看你热的。”
已有人端上温水,胤禛接过,云安就着阿玛的手咕嘟咕嘟喝了大半杯。喝完水她又跑去太后身边,原本坐在太后身边的胤祜非常自觉地给小侄女让出位置。
胤禛见此,不由失笑,看来胤祜也很喜欢自家云安。
康熙一直没叫胤禛去澹宁居,胤禛逛完无逸斋就顺便来给太后请了个安,顺便看看女儿。
结果听太后说,小家伙一早就跟着俩叔叔出去玩儿了,畅春园这么大,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回来。敢跟着叔叔们出去玩儿,证明云安很信任胤祜和胤祁,在畅春园这个环境里也觉得挺安全,才会这么自在。
云安还不忘问阿玛,“额娘好吗?有没有想安安呀?”
胤禛笑道:“你都不想你额娘,你额娘也不想你。”
云安立刻道:“安安可想额娘啦。”
太后眯了眯眼,她怎么没看出来,听乳母说小家伙这几天晚上都是乖乖听了故事就睡,一点也不像想阿玛额娘的样子。
胤禛哼了声,“你若是想额娘,阿玛带你回家可好?”
女儿想不想家里人不知道,但家里人都很想念这小家伙啊!不仅年氏这个当额娘的惦念女儿,连福晋和郡主都经常提起云安。福晋还打算明日进园来看孩子们呢。
胤禛自然也是想女儿的,他似乎习惯了去年氏院里抱抱香喷喷软乎乎的小女儿,听她叽叽喳喳说一阵话。这几日小家伙不在,生活都变冷清了。
云安犹豫起来,阿玛和额娘肯定是想自己了。但自己给乌库玛嬷加的生命值还不够多,虽然每天都要各种吃的玩的,但因为太后完成这些没难度,几天也只加了不到十点。
没完成任务,小家伙不太想回去。谁让她是个身但重任的宝宝呢。
她下意识看向太后,太后却已经皱起眉,搂着云安,如临大敌地看向胤禛,“你汗阿玛同意你接云安回去了吗?”
胤禛:“……没有,但孙儿担心云安在这边住太久扰您休息。”太后这个年纪已经没多少精力操心孩子了。
太后哼道:“这么多人伺候,哪儿用哀家操心。”
胤禛见这一老一小的态度,不由叹气,只好不再提接云安回去的事儿。
太后没让云安回圆明园,系统给太后加了三十点生命值。
三十点就是一个月诶,加上之前攒的,太后至少可以活过今年了。
正说话,康熙来了。
康熙一见胤禛在这边,就笑道:“朕就知道你会到这儿来。”
胤禛见汗阿玛还笑得出来,心情没受什么影响,便猜测三哥应该没多大事儿。
康熙的确没把胤祉怎么样,这小子跟老八一样,就是爱在没用的事儿上瞎琢磨。但老三比老八好的一点在于,这人胆小,干不出太出格的事儿,从小到大做的最出格的事儿大概就是在敏妃的丧期剃头了。
康熙每每想起那件事,都一肚子气。至于老三为何要膈应老十三,他也没认真追究过,只猜测是和废太子有关。
但为了膈应别人,把自己搭进去这种事,但凡有点手段有点脑子的都干不出来。
刚才在澹宁居,康熙见老三吓得脸都白了,也不忍心再说他,言简意赅地解释说,上回去圆明园,并非老四邀请,而是他自个儿想去。
胤祉听完,自责不已,还说要给四弟道歉。
康熙一阵无语,“这事儿人家老四都不知情,过了就是过了,你越是这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此地无银三百两呢。”这么简单的道理,竟然还要给个快四十岁的儿子掰开了揉碎了讲,老父亲十分心累。
胤祉这下才终于明白过来,懊恼的脸色白一阵红一阵。
康熙便说这事儿翻篇儿了,打发他回去,以后多把心思用在修书上。
这要换作聪明的,大概就明白自己和大位无缘了,但老三大概是没这个自觉的,康熙就希望他身边的人能早些点醒他。
康熙心情并不算太差,毕竟早就见识过老三在某些方面的不灵光。他来镜峰这边,只是想试探下老四对此事的反应。
胤禛心里万分好奇汗阿玛和三哥说自己什么了,但他却一个字都没问。只道:“儿臣担心孩子们在畅春园不听话,就留下看看他们。”
云安好奇地看看皇玛法,又看看阿玛,好像发生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但听到阿玛说孩子们不听话,立刻嚷嚷起来,“安安最听话啦!”
“就是,你就会瞎操心。”康熙笑道:“我们小云安最听话,弘历、弘昼也很不错,只是俩孩子骑射学得稍微慢了些,你二……”他本想拿胤礽举例,话到嘴边又不想提那倒霉孩子,改成了“你三哥六七岁已经能跟着朕去行围了,弘历、弘昼现在还不会骑马,弘昼更是连固定的靶子都射不中。”
胤禛忙道:“是儿臣失职,没有教导好两个孩子。”
“朕已安排了胤禧教弘历、弘昼。”康熙说着笑起来,“你家那俩小子,比你小时候会来事,俩人对着胤禧一口一个‘师父’,人家胤禧自然是要倾囊相授了。”胤禧生在康熙五十年正月,比弘历大八个月,弘历却知道要对师父恭敬,捧得小胤禧得意的不行,对俩徒弟格外有耐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