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弘眖还看不懂姐姐们在干什么,只是觉得好玩,就扒拉着桌案,试图爬上去。
  云安眼疾手快,从后面抱住他,俩小孩摔成一团。
  郡主忙放下笔,去扶这两个小的。
  过了片刻,胤祥就带着明枝和弘晈过来了,弘暾也跟在后面。
  胤祥笑道:“听说你们还给识字教材配了插图,能给十三叔看看吗?”
  云安立刻把郡主画的图拿出来,郡主有些不好意思,“侄女画技不精,贻笑大方了。”
  胤祥一看便知她这是专门画了小孩们喜欢的风格,注重形似。“你这个当姐姐的真是有心了,为了云安能识字,费了这么多功夫。”
  郡主笑道:“这主意是云安出的。”
  云安便道:“有图画的书好看,小朋友们都喜欢看!”
  胤祥想了想,当真如此。自己小时候也是,看见满纸的字就觉得枯燥,看见图画就能多翻几页。
  不仅识字书可以带上插画,《千字文》甚至《孝经》都可以配上图。还有他给小皇孙们启蒙算学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讲解?
  正好第二天就要给小皇孙们上课了,胤祥便用画图的方式给小皇孙们出应用题。一个盘子里有三个苹果,三个盘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
  小皇孙们第一天接触乘法,本来还有点懵。但看了十三叔画的图,很快就明白了乘法的意思。
  弘旷更是坚持要以画图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
  胤祥只好顺便教他们画苹果。
  这堂课上的比以往的课都有意思,小少年们也比平时更有积极性。
  晚上,胤祥便琢磨起出一套图文并茂的算学启蒙教材。
  与此同时,明枝、英华和郡主也各自在房中为识字教材画起插画,内容郡主已经分工好了,如果每天画一张,不到一个月就能画完。
  然而,三人空余时间都很多,每天画两三张,不到十天,明枝和英华就把画稿送到圆明园来了。
  明枝过来时还带了几个弟弟妹妹,“他们都惦记着要来看小狗,阿玛额娘被磨的没办法,只好让我带着他们过来。就怕这几个费头子打扰四婶。”
  福晋笑道,“哪里的话?一下子来这么多小宝贝儿,我高兴还来不及。如今弘时要去尚书房读书,弘历弘昼又随驾去塞外。家里就郡主和云安两个孩子,怪冷清的。这下可热闹了。”
  福晋早已让人备下了点心茶果,招呼孩子们吃。
  大家吃了一阵点心,云安这个小主人就带着他们去看造化。
  孩子们聚到一起,玩的高兴就不想走,到了傍晚,明枝才连哄带劝把几个小祖宗带回家。
  回去的路上,弘晈和明舒就讨论起来,“四伯家的园子真大,花木也多。”
  “云安妹妹的玩具也好多啊!”明舒的语气里不由带了几分羡慕。
  弘暾已经稍微懂点事儿了,他们家的情况特殊,不能和四伯家比,就对弟弟妹妹道:“回去可别和阿玛额娘说这些,等你们长大了,也会有这么多玩具的。”
  “长大了我就不需要玩具了呀。”明舒道。
  弘暾被噎了下,求助的看向姐姐。
  明枝道:“你们的玩具已经很多了,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吃饱饭就已经是幸运。”
  几个小孩听的半懂不懂,却也没有反驳姐姐。
  与此同时,跟随康熙住在热河行宫的弘历和弘昼,也正听皇玛法讲民间疾苦。
  最近直隶下暴雨,道路都被阻断了。许多要从京城送到热河的新鲜蔬果送的就没平时那么及时。
  弘历、弘昼和弘明几天没吃上桃子,都有点嘴馋。康熙就跟他们讲,要体谅那些果农,以及运输食物的奴才们。
  康熙关注农桑之事,自然知道百姓们是靠天吃饭,旱灾要发愁,水涝也要发愁。
  弘历、弘昼也是跟着皇玛法出来一趟才知道,出行在外,条件比家里差了许多。而且康熙崇尚节俭,下面的人也都不敢逾越,有时候饭菜还不如家里。
  胤禛对孩子们也约束的很严,不让他们要这要那。因为老十四这次没有随驾。康熙便让胤禛管儿子的时候,顺便照顾一下弘明这个小侄子。
  胤禛一点不带含糊的,对弘明要求一样严格,连胤禩、胤禟都有些看不下去。
  胤禟忍不住和胤禩嘀咕:“四哥爱教育人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我听着都烦。”
  胤禩哼道:“那是人家亲侄子,教育几句十四弟也不会说什么的。”
  前几日,胤禛得知星德的事儿,便来见胤禩,说了些感谢的话。还说他早就知道星德登了胤禩的门,却不担心胤禩会真的用他。相信八弟不是分不清亲疏远近,是非曲直的人。果然,八弟没有让他失望。
  一番话说的很是好听,胤禩却意识到不对。试探着问了下胤禛得知此事的时间,正是十四弟知道这件事的时候。
  虽然他没提从哪儿听的这消息,但胤禩推算一下就可以肯定是十四弟告诉他的。
  当时胤禩心里就不怎么舒服,老十四平日处处看不惯四哥,口口声声说着最尊重自己这个八哥。谁料关键时候才真正看清谁是亲哥,从这儿得到点消息就急急忙忙的去告诉四哥,生怕自己害四哥一样。
  按理说这事无可厚非,人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互相帮忙,互相扶持是应该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