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等他说完,来送东西的太监才扶起他。
  “万岁爷说,让您放心,九格格和九阿哥在宫里都好。”
  章佳氏立刻上前,给这小太监塞了锭银子,想细问问九阿哥和九格格在宫里的情况。
  其实之前孩子们种痘,宫里也给大阿哥府和咸安宫说了声。两府并不是完全和外面隔绝。
  张佳氏只是想知道两个孩子在畅春园有没有受委屈,跟胤礽家的两个孩子相处如何。
  小太监道:“福晋放心,两位小主子在宫里被照顾的很好,平日跟云安小格格、胤祕小阿哥一起玩儿。”
  “云安?是老四家的那个孩子?”胤禔问,他之前听来送信的人提过一句,种痘的几个小孩里也有云安。
  “是啊,云安小格格是雍王府年侧福晋所生。”
  等小太监走后,胤禔和张佳氏道:“老四什么时候这么出风头了?”
  张佳氏不好说什么,只是道;“或许只是小格格讨喜。”
  胤禔哼了声,汗阿玛的孙子孙女可太多了,能接进宫住,还住这么长时间的可就只有老四家的。
  胤禔对老四的印象可不怎么好,一废太子时,老四非要帮胤礽陈情。
  算是明着拒绝了支持自己。
  而且那人脾气又臭又硬,小时候就不讨喜。汗阿玛不会看中了老四,要让他继承大统吧?
  但这些弟弟里,哪个继位他都不高兴。尤其老八,从小看着长大的弟弟,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帮手,关键时候却自立门户去了。
  至于支持老八的老十四,胤禔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那小子就是真继位了,也只有被老八摆布的份儿。
  真要让胤禔选,他宁愿老四继位,也不希望老八得意。
  而且如今自家的俩孩子和老四的女儿成了玩伴,若他继位后,看在女儿的面上,也会给自家的儿女安排个好前程。
  既然小九喜欢书法,康熙就让擅长此道的胤祐指点他。
  胤祐的长子弘曙如今在西北,是这次唯一上战场的弘字辈。胤祐对西北的战事也是最关心的,他最近时常进园,便顺道指点一下小九,有时候云安他们也来旁听。
  写字这事儿听一堆理论没用,还得靠自己练。
  云安有康熙这么好的老师,仍然写的歪七扭八。
  但云安听说十四叔他们已经把准军逐出卫藏,自己再不写信过去,十四叔都该回来了。
  她只好拿起笔,打算先写封短一些的。
  一是恭喜十四叔打了胜仗,二是表示安安很想念十四叔,三是让十四叔保重身体。
  云安其实很少遇到不会写的字,就是单纯写得丑,遇到笔画特别多的字,就会写得很大。
  一封信写下来,云安自己都没眼看。
  但她觉得十四叔一定不会笑话她的,她才五岁多,能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康熙看过云安写得信,倒是十分满意,丑是丑了点,但通篇没有错别字,这实在难得。可见这孩子记忆里有多好,认识的字就知道怎么写。
  “皇玛法,你告诉十四叔,他不许笑话安安。”云安道:“安安为了给他写信,手都写酸了。”
  康熙:“……哎呦,看你娇气的。皇玛法每天写那么多字都没喊手酸。”
  “安安手小嘛。”云安抱着皇玛法的胳膊撒娇。
  康熙无奈,在给胤祯的回信里特地说了小云安为了给他写信,练了好久。
  一个多月后,胤祯收到来自京城的信。
  他看过小侄女的信后笑得不行,四哥一直自诩字写的好看,他女儿的字怎么丑成这个样子?
  后来胤祯见到年羹尧,还拿小云安的信给他看,“你小外甥女给本王写的信。这字哈哈哈……”
  年羹尧看过后,也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小格格大概是初学写字,还掌握不好……”
  胤祯自己可以笑话小侄女,却不允许别人嫌云安的字丑,当即收起笑容道:“她才五岁多,能认识这么多字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还要写出来,而且一个错别字都没有,本王小时候都未必能做到。”
  年羹尧:“……”
  那您刚才笑什么?
  他只能也跟着夸起来。
  胤祯这才舒坦了,云安小侄女只知道有叔叔,不知道有舅舅,别说给年羹尧写信了,大概连舅舅名字都不知道。
  年羹尧多少也有些羡慕,毕竟那可是皇上放在心尖尖上的小格格。
  等明年小格格过生辰,自己一定要送更多礼物。
  西北大捷,康熙心中一颗大石落地,给胤祉、胤祺家的两个孩子册封世子的事儿也提上了日程。
  弘晟和弘升这回随驾表现的都还不错,没出什么风头,却也没犯错。
  他们的阿玛对他们也挺满意,康熙就把这二人的世子之位定下来了。
  德妃急得不行,难得来清溪书屋见康熙。
  她不敢提册封世子的事儿,只说弘历如何乖巧孝顺。
  康熙自然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只敷衍道:“弘历年纪太小了,心性未定,再等几年看看。”
  德妃心说这可等不得啊,您老人家也不看看自己的年纪,再等几年……
  再等几年老十四继位,给老四家的孩子册封世子还不轻轻松松。
  这样一来,德妃反倒担心起胤禛的身体了,别他走在皇上前面,毕竟这小子从小身体就算不得太好,瘦的皮包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