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他们家虽然没有她说的那样惨,全赖当家的肯付苦,不惜力地伺候庄稼,还有儿子左宝树会做木匠活,但村里很多只靠种地过活的人家,就如她所说,绝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只盼着龙王爷在夏天多打几个喷嚏,不然村里有些人家恐怕连今年冬天都熬不过去。
  听见自家婆娘还敢哭,左庄头急得攥拳捶她,口中骂道:“混账娘儿们,谁让你给侍卫老爷还嘴了,还不快跪下给侍卫老爷赔罪!”
  然而想象中的危机没有到来,侍卫老爷并不看他们,只朝收割到一半的麦地看了一眼,淡声对东家说:“走吧。”
  大约是粮食减产的缘故,雾隐山靠近田庄这一边的蘑菇啊木耳啊,全被洗劫一空,只能看见一些被采摘过的痕迹。
  “能吃的野菜都被拔光了,看来村民们已经做好了今冬、明春挨饿的准备。”姜舒月在一截枯树桩下找了一窝被村民们遗漏的蘑菇,只是拍了拍蘑菇们的头,并没摘下。
  “你不摘它们,为什么还要拍它们的头?”上个月签契约的时候,听小丫头口出狂言,动不动就亩产千斤,四阿哥还以为她在吹牛,跟着一路走来,才发现她也许真有这个本事。
  而且她总有一些很古怪的想法,比如蔬菜间作、粮食套种,还有刚刚传授给左宝树的深施肥,很多术语他听都没听说过。
  “蘑菇是靠孢子繁殖,拍两下头,可以帮助孢子传播。”早知道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是基操,可当真正要面对的时候,姜舒月还是心情沉重。
  “孢子是什么?”四阿哥实在好奇。
  不过更让他好奇的是,她怎么什么都知道。
  姜舒月站起身,背着空荡荡的小背篓往外走,还不忘给他答疑解惑:“孢子是蘑菇的种子,你可以这么理解。把蘑菇摘走的时候,打两下蘑菇头,等同于替蘑菇传播了种子,等下回再来也许还能采到蘑菇的后代。”
  四阿哥跟在她身后,若有所思。采蘑菇的小姑娘都知道采完蘑菇,要给蘑菇留下后代,等到下次来还能采到,朝廷怎么就不知道竭泽而渔的道理呢?
  很多人都以为前明亡于大清,可若没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大清的铁骑再厉害,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地踏进山海关。
  在四阿哥看来,前明并非亡于大清,而是亡于疯狂的土地兼并。
  真正有地有钱的贵族豪绅,不用交税不用服役,而像雾隐山田庄里这些无地的贫苦佃农却要交丁税和火耗。
  国库收入因此大打折扣,同时将贫苦百姓逼上绝路,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时候,就是王朝丧钟敲响的那一天。
  前明的矛盾,在大清同样存在。
  他都能看到的矛盾,皇上不可能看不到,但皇上只是口头约束,私下敲打那些出头鸟,从没想过用重典。
  他问过太子为什么,太子非常认真地告诉他:“因为大清的根基不是百姓,而是八旗。”
  皇上天天把《贞观政要》拿在手边把玩,想要比肩唐太宗,成为一代圣主明君。独独忘了,《贞观政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如果太子也这样认为,大清或许很快便能追上前明的脚步。
  “你最近好像瘦了一些,回去炖个鸡汤喝吧。”姜舒月不知道印四是谁,也不知道这一趟民生之旅,让印四想到了这么多。她只想在婚前给他交个底,顺便显示一下实力,为下一步的谈判做准备。
  他垂眼看她,只能看见一个毛绒绒的发顶,忍不住抬手揉了揉:“不是想吃蘑菇和木耳吗?”
  姜舒月偏头,躲开对方的魔爪:“山里的蘑菇和木耳都被采光了。”
  左家有晾晒蘑菇干和木耳干的习惯,夏天采摘,晒干了冬天吃,也是一道好菜。
  想来村里其他人家也会。
  说话间已经走到小院门口,四阿哥看了一眼萎靡不振的小姑娘,吩咐长命备马。
  第43章 想吃
  “公子,快吃饭了,要去哪儿啊?”长命边准备边问。
  他吃惯了宫里糟糕的侍卫饭,很珍惜在小院里吃的每一餐饭食。
  舒月姑娘大方,给东屋端什么菜,都有底下人一份。
  量不算很大,胜在一模一样。
  别说在宫里,便是在普通的大户人家都不可能。
  有资格吃到主子剩下的饭菜,那都算是体面的奴才了。
  宫里下人伙食最好的地方,非毓庆宫莫属。倒不是太子有多体恤下人,而是太子的膳食丰盛,有时候竟然比皇上吃的花样还多。
  相比毓庆宫的奢靡,阿哥所就要简单许多。
  大阿哥搬进阿哥所,先是有惠妃娘娘的照顾。成亲之后,又添了一个福晋和几个侍妾,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三阿哥端午之后也搬进了阿哥所,荣妃娘娘总派人去送吃食。虽然三阿哥还没有成亲,日子也过得相当滋润。
  同样是有亲额娘的阿哥,四阿哥在佟佳皇后薨逝之后就搬进了阿哥所,也不见德妃娘娘上过心。
  别问,问就是忙不过来。
  德妃娘娘养着十三和十四两个小阿哥,可惠妃娘娘和荣妃娘娘也没闲着,人家怎么就有时间管儿子。
  再加上四阿哥平时不重口腹之欲,基本上大膳房做什么就吃什么。主子都吃不好,奴才们的饭食可想而知。
  只有在雾隐山这个小院,长命才能吃上一顿好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海棠书屋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osq.html" title="蒹葭是草"target="_blank">蒹葭是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